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长沙地震台763地仪的调试与使用,发现本台763地仪的干扰与摆的调试水平和接头的防潮处理有很大的相关性,提出了减少763干扰的方法和步骤。

  • 标签: 干扰 拾震器 行飘
  • 简介:本文针对我省“十五”要进行的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改造,通过对1990年以来我省及邻近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永安地磁变化的分析,初步总结了永安地磁手段在我省中强以上地震映效果

  • 标签: 台网改造 环境干扰 映震效能
  • 简介:研究了前大地电场的前兆及其机理,主要结果:1.测点周围290km范围内5级以上地震前都出现大地电场前兆;2.岩石变形、破裂和磨擦、介质极化生电可能是大地电场前兆机理之一。

  • 标签: 大地电场 前兆 机理
  • 简介:在陕西镇安ML3.6、临潼ML3.3、合阳ML3.1、千阳ML3.1级地震,四川汶川M8.0、青川M6.4、宁强M5.7级地震前后,陕鼓井的气氡观测数据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异常,表明陕鼓井的气氡异常不仅有较好的地震前兆效应而且还有震后效应,对出现的这种对应关系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 标签: 逸出气氡 气氡异常 映震效能
  • 简介:利用福建水氡台网1990年以来的水氡资料,针对6次福建及其东南沿海大于45级地震,7次台湾及其近海大于68级地震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地震前异常存在加速性、同步性,形态的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运用“九五”攻关软件,给出上述两区域地震异常特征的共性和个性,并对映效能进行R值评分

  • 标签: 水氡 闽台地震 异常特征
  • 简介:根据"郑州市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二期)"综合目标区断层最大潜在地震判定结果,郑州市近东西向断裂有老鸦陈断裂和上街断裂等。老鸦陈断裂第四纪不活动,上街断裂等可能具有发生5—5.5级地震的能力。为了得到最大地震的发概率,划分了统计区及潜在震源区,得到了地震活动性参数及空间分布函数。最终得出了郑州市断裂未来50年发生1次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6%,未来100年发生1次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11%。

  • 标签: 郑州市 断裂探测 地震危险性评价
  • 简介:对于发生在地壳内的地震,sPn具有与Pn相到时差与震中距无关以及振幅和周期都比Pn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利用数字台网观测技术的优势,将震中距不同的台的Pn相对齐后可同时测定多台的sPn相,进而测定该地震的震源深度。这种分析和测定方法简捷准确,可在台网的日常近分析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到时差 震中距 Pn震相对齐 震源深度
  • 简介:十几年的观测实践表明,虽然莆田六中的浅水井不能像深水井那样记录到固体潮和水震波,但是由于它位于地质构造的特殊部位,处在若干条大小断裂带的交汇处或其邻近地区,也必为地应力变化聚合的“敏感部位”。我们通过对该井水位变化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去伪存真,获取到了井水位前异常变化的兆信息,并成功地进行了闽台地区的地震预报的尝试,这说明该井水位的异常变化对闽台地区的地震具有一定的映能力,本文将对其进行浅析和探讨。

  • 标签: 浅水井 敏感部位 井水位 映震能力 异常变化
  • 简介:利用云南地磁台阵5个测点的秒采样观测数据,提取了发生在云南台阵附近宾川MsS.0级地震前的地磁异常信号.通过对地震前后2个月内各个测点极化值Sz/SH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极化值SZ/SH的幅度在前半个月有明显的增强,而且异常幅度和震中距成反比.同时,通过4个测点极化值SZ/SH时间序列与Dst指数的对比,确定了这种异常幅度的增强并不是由空间电流体系引起的.

  • 标签: 极化方法 地磁台阵 震例分析
  • 简介:文中利用福建水氡台网1990年以来的水氡资料,针对6次福建及其东南沿海大于4·5级地震,7次台湾及其近海大于6·8级地震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地震前异常存在加速性、同步性,形态的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经过分析,给出上述两区域地震异常特征的共性和特性。

  • 标签: 水氡 共性及特性 闽台区域 映震
  • 简介:我们控制着内华达州约卡山的一个微台网,有人提出在其附近贮藏着高量级原子核废料堆。台网由四个高增益(其值高达34000000)窄频带(25HZ)的遥测子台组成。在平静期内通过对台网的震级校正,我们期望能完全记录到15公里范围内M≥-1的地震事件。在1990年8月至10月期间,使这四个台站以每小时12小时为周期昼夜运行。在此之后,一直到1991年4月为止,工作断断续续地进行着。微活动性的图像证实,在贮藏核废料地方的附近,存在着地震平静带。我们仅记录到约10个地震事件,其走时差S—P<3秒(D<24公里)。大多数地震事件的走时差在3—3.8秒之间,这与Rogers等(1987)和Gomberg(1991)观测到的距离在24—52公里范围内的较高地震活动性一致。Oliver(1966)的发现与我们在约卡山观测的结果相反。他们认为,在地震活动区域内,多数地震的走时差为S—P<3秒。通过猛犸湖附近的四个徵台站观测的结果,我们证实了这个预想,在那儿,我们观测到的微发生率为每天100多次,其中大多数的走时差S—P<3秒。通过对南部大盆地地震台网的地震活动性资料的归纳证实,在约卡山邻近地区的微活动性很低。

  • 标签: 走时差 地震活动性 微震 地震事件 地震台网 地震活动区
  • 简介:本文利用GPS观测的1999-2007年汶川前3期地表变形数据和2008年汶川同地表变形数据,结合地震位错理论,通过高斯变换和坐标旋转建立断层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反演了龙门山断裂带断层前3期和同滑动参数。结果表明龙门山断层前3期平均走滑位移为-5.39mm,倾向位移为2.66mm,与同断层滑移相比较,发现前断层的滑移趋势与同断层滑移一致,均为逆冲兼右旋的挤压运动。比较前3期逆冲方向的滑移量,发现逆冲滑移有加速的现象。并根据前和同的断层滑动量估算了汶川地震复发周期。

  • 标签: GPS 断层滑移 震前 同震 汶川地震
  • 简介:对鄂尔多斯西南缘114个前兆测项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西南缘前兆观测在1985、1986,2003、2006年5月~2007年10月、2008年7月~2009年6月期间,前兆观测异常数目、异常比例数相对偏高,异常空间分布有所集中,且在异常数目、异常比例数增高之后,异常点分布周边区域相继发生中强地震。

  • 标签: 鄂尔多斯西南缘 异常数目 空间分布 映震关系
  • 简介:763长周期地震仪1997年起取代基式仪,承担我国一类合网对国内外地震的监测和对外观测资料交换任务。本文介绍了我台763长周期地震仪的相记录特征,有利于台站对相的分析,提高对外资料交换和大震速报水平。

  • 标签: 763长周期地震仪 震相记录特征 极远震
  • 简介:系统分析了KJ—1记录器对拾器输出电压灵敏度的要求,并对SK拾器与KJ—1记录器的连接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只需对SK拾器和KJ—1记录器进行改造,就能实现两者的完美配接,而其性能优于DK—1地仪和基式地震仪。

  • 标签: SK拾震器 KJ—1记录器 灵敏度DK—1地震仪
  • 简介:本文收集、整理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8.7级地震和2005年印尼的8.5级和巴基斯坦的7.8级地震,我省地下流体数字化监测台网观测到的时和震后效应。测点以永安-晋江断裂为界线,北边多数表现为水位上升,南边多数为下降。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有关。

  • 标签: 印尼87级地震 震后效应 构造应力场
  • 简介:按照中国大陆边界的划分方案,使用Mapsis软件选取了1900年以来Ms6.0级以上地震资料。使用数学中19阶多项式非线性函数建模,模型中的参数用最小二乘法求取。对地震资料进行最佳逼近拟合,并递推未来1~2年时间尺度预测。在此引用了一种数学方法来描述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趋势规律。

  • 标签: 中国大陆 地震区 地震趋势 数学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