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振动夹具附加约束的客观存在,使得在研究振动试验模拟的有效性时必须充分考虑夹具附加约束的动力学效应。通过边界的动力学设计,可以使得改变了边界的试验系统能够满足给定的动力学特性要求,但这种分析的工程应用需要依靠复杂的工程与工具。文中提出了利用二自由度模型评估夹具动力学效应的工程方法,并通过数字模拟进行了方法的验证。

  • 标签: 动力学效应 振动夹具 工程分析 动力学设计 动力学特性 试验模拟
  • 简介:动态力学分析法基于高分子材料链段运动的活化能可用来表征材料老化速率的快慢,是一种研究高分子材料内部分子链段运动的有效方法,其参数能有效表征高分子材料分子链段的运动。研究表明: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随着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时的频率w的增加而升高,满足lnw=lnw0-(E/RTg),即测试频率w自然对数和玻璃化温度Tg的倒数成线性关系。

  • 标签: 聚砜 加速老化效应 高分子材料 链段运动 性能测试
  • 简介:光电效应实验及理论解释,为量子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光电效应伏安特性实验中,如何有效减少实验影响因素,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成为光电效应伏安特性实验改进的一个关键点.本从光电效应实验测量的伏安曲线出发,分析理论与实验结果上的差异,提出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实验操作办法,为光电效应伏安特性实验的改进,获得更加精确的实验数据以及光电效应实验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光电效应 伏安特性 光电效应实验改进
  • 简介:利用改进的穿透几率形式首次碰撞源方法来减弱离散纵标方法固有的射线效应,计算检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弱射线效应

  • 标签: 射线效应 碰撞 离散纵标方法 几率
  • 简介:本文采用简单方法,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对多普勒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逐步推导出多普勒效应定量公式;为了易于理解,通过举例说明其应用。

  • 标签: 多普勒效应 相对运动 波源频率 接收频率
  • 简介:依据光纤波导中的电磁场传输基本理论,计算了光纤波导中的电磁场分布、约束系数及色散系数随折射率的变化关系,开展了γ射线对融石英材料及色散位移光纤的辐射实验。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折射率及色散系数随吸收剂量的变化关系。计算及实验结果均表明:1)光纤的折射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大,辐射效应使电子密度增大是折射率改变的主要因素。2)折射率的变化会引起传输模式的场强分布变化,从而导致光纤的辐射感生波导损耗;在吸收剂量0~2000Gy内,光纤仍满足弱导边界条件,能够维持对传输模式的约束。3)光纤的色散系数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吸收剂量0~500Gy内,光纤色散增加量呈逐渐饱和趋势;暴露在核辐射环境中的长距离光纤,其快脉冲光波信号将产生展宽畸变。

  • 标签: Γ辐射 光纤波导 折射率 电磁场分布 约束系数 色散系数
  • 简介:在分析SDRAM器件辐射失效现象的基础上,研制了具备读写功能测试、刷新周期测试及功耗电流测试三种功能的SDRAM辐射效应在线测试系统,并开展了SDRAM的总剂量效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总剂量效应会导致SDRAM器件的数据保持时间不断减小,功耗电流不断增大以及读写功能失效.实验样品MT48LC8M32B2的功能失效主要由外围控制电路造成,而非存储单元翻转.数据保持时间虽然随着辐照剂量的累积不断减小,但不是造成该器件功能失效的直接原因.

  • 标签: SDRAM 辐射效应 测试系统 刷新周期 总剂量效应 单粒子效应
  • 简介:介绍了时序逻辑单元和组合逻辑单元发生单粒子效应的机理,以反熔丝型FPGA芯片ActelA54SX32A为实验对象,设计了3种典型的链电路系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院HI-13串列静电加速器上采用Br离子对电路进行辐照实验,在频率为20MHz的条件下,3个链电路的翻转截面分别约为3.268×10-3cm2,7.449×10-4cm2和3.988×10-4cm2。实验结果验证了在0.22μm工艺条件下,时序逻辑单元比组合逻辑单元更加敏感,并且在包含两者的电路中,组合逻辑单元会屏蔽部分单粒子效应。最后,针对电路中不同逻辑单元,给出了两种加固方法。

  • 标签: 时序逻辑单元 组合逻辑单元单元 单粒子效应 翻转截面 重离子实验 加固设计
  • 简介:空间辐射效应是影响航天器在轨长期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必须在地面利用模拟试验方法评价航天器在轨抗辐射性能。但由于地面模拟试验环境与空间真实辐射环境在能谱、粒子种类、辐照时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的空间辐射损伤地面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但在空间低剂量率辐射损伤增强效应的地面模拟试验方法、重离子能量与入射角度对单粒子效应试验方法和预估方法的影响、质子和反应堆中子位移损伤等效方法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空间辐射环境和地面模拟试验环境的差异性出发,着重阐述了低剂量率辐射损伤增强效应、粒子能量与入射角度对单粒子效应的影响、空间位移效应地面模拟试验方法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梳理给出辐射损伤天地等效试验需要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为空间辐射效应地面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和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空间辐射 总剂量效应 单粒子效应 位移损伤效应 空间辐射损伤等效
  • 简介:利用温度场计算结果,计算了激光辐照下金属铁氧化膜厚度的增长及氧化放热;利用多层膜反射理论,结合氧化膜厚度,分析了氧化膜导致的激光吸收增强效应.结果表明,波长为1.035μm激光在功率密度为2kW·cm-2辐照期间,氧化放热对温度场的贡献很小,对工程应用来说可以忽略,而氧化膜带来的吸收增强效应影响较大,不能忽略.

  • 标签: 氧化 氧化放热 多层膜反射 激光耦合系数
  • 简介:为了深入剖析氢化锂慢化剂正温度效应产生的原因,基于空间核热推进(spacenuclearthermalpropulsion,SNTP)粒子球床堆(particlebedreactor,PBR)的物理模型,使用MCNP程序,从中子热化效应、氢化锂热膨胀效应和极限情况下氢化锂热离解效应3个方面进行慢化剂正温度效应分析。研究表明,在低能区,靶核的热运动、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及不同中子波之间的干涉效应不能忽略,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靶核的激发态更易被激发,此时非弹性散射更易发生、中子更易获得能量,能谱硬化;氢化锂慢化剂正温度效应对PBR堆芯反应性的影响因素中,中子热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引入的反应性达到2000pcm,氢化锂热膨胀效应和热离解效应影响较小,引入的反应性分别约为-130pcm和200pcm。

  • 标签: 空间核热推进 粒子球床堆 热化效应 热膨胀效应 热离解效应
  • 简介:在很多情况下,AFM图像的几何形貌都与实物存在差异的。本文主要针对压电陶瓷非线性引起的图像的失真,通过实验用标准DVD光盘对图像加以校正。希望用校正以后的软件,能尽可能获得样品的真实信息。

  • 标签: AFM 图像畸变 非线性
  • 简介:本文利用尖端集电原理,在射频平衡磁控溅射过程中通过施加衬底偏压沉积了Cu20薄膜。然后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掠入射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施加的是正偏压还是负偏压,所制备Cu2O薄膜的形貌和结构相差不大,均呈现出疏松多孔和(111)择优取向的特点。进一步地,从尖端集电的角度对平衡磁控溅射沉积过程中的偏压效应进行了合理解释。

  • 标签: 尖端集电 偏压 多孔薄膜 磁控溅射
  • 简介:针对星用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在空间环境中遭受的辐射损伤效应,建立了CCD空间环境辐射效应地面模拟试验方法。从辐射模拟源、试验流程、最劣辐照偏置条件、不同能量质子位移损伤等效、质子和中子位移损伤等效等方面,研究了CCD空间总剂量效应、位移效应和单粒子瞬态效应地面模拟试验方法,为开展CCD空间辐射损伤效应研究和加固性能考核提供了试验技术支持。

  • 标签: CCD 空间辐射效应 总剂量效应 位移效应 单粒子瞬态效应 地面模拟试验方法
  • 简介:导膜共振是在光栅应用中容易遇到的一种反常现象,产生导膜共振的条件是入射波能激发起某种沿光栅表面传播的表面波,介质膜压缩光栅的结构具有产生导膜共振的条件。

  • 标签: 共振效应 光栅 压缩 导模 质型 介质膜
  • 简介:为了研究不同姿态的动能杆条对靶板的毁伤效应以及杆条姿态对靶板毁伤效应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长径比L/D=10,速度V0=0.8-2km/s的动能杆条在大攻角、大着角范围内的穿甲问题进行了研究。杆条穿靶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图中杆条为20号钢,直径D=φ10,初始质量M0=61.7g,靶板材料为硬铝,厚度H=20mm。杆条速度方向如图所示,

  • 标签: 动能杆 数值模拟 靶板 毁伤效应 穿甲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