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吕潜(1621—1706),字孔昭,号半隐、耘叟,晚号石山农,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明代遂宁有“席、黄、吕、旷”四大家族:席氏以宰相席书、侍郎席春、给事中席梅山为代表;黄氏以工部尚书黄珂及其子布政使黄华、女黄峨为代表;吕氏以宰相吕大器及其子吕潜为代表;旷氏以巡抚旷昭为代表;均遐迩闻名。吕潜之祖吕有闻,系遂宁乡贤;父吕大器,官至明末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吕大器有子四:吕潜、吕渊、吕泌、吕溥;女婿有李实(进士、语言学家)、张象种(进士、胶州知州)。崇祯十五年(1642),吕潜中举人;十六年(1643)中甲第287名进士,官行人,授太常博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吕大器奔南京,以弹劾马士英去官,人广东。吕潜奉母寓于浙江省之苕溪(今湖州市),复流寓扬州。

  • 标签: 宰相 进士 崇祯 大学士 李自成 巡抚
  • 简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强调,“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贴近”是中央对我们文博事业新时期提出的新任务。坚持文博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就必须“贴近”。而完成“贴近”的新任务,又必须坚持“创新”(即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笔者认为,重视和大力举办“特别展览”(即传统称之为“临时展览”)是博物馆新时期完成新任务的重要形式和思路。

  • 标签: 博物馆 特别展览 馆藏建设 陈列工作 中国 群众路线
  • 简介:孔布是先秦货币中颇为罕见的珍品,自发现以来,倍受研究者的重视学者为之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完年代问题,还是一个难解之谜,未能达成共识^⑴。笔者不揣浅陋,现就这一问题,试图在诸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测其中的奥秘^⑵。

  • 标签: 三孔布 先秦货币 中国 发行流通 铸币年代
  • 简介:剑门关“国”古桥何中辉天下雄关一剑门关,是秦以来由此入川的重要通道。这里关隘雄险,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国蜀汉丞相诸葛亮为恢复中原,在开僻这条通道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因之,关内至今留下了许许多多形状结构不同的国古桥。它吸引着众多的学者和游人参...

  • 标签: 剑门关 诸葛亮 剑阁县 蜀汉 统一大业 望乡台
  • 简介:古代文化人著书立说从不谈钱,因为孔圣人早就教导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也有离经判道的。在有些文化人眼里,钱不但可以入文,而且可以入诗。在此不妨试举例。

  • 标签: 酒令 中国 古代 民族文化 齐刀 钱币
  • 简介:<正>一、楚方城提起楚方城,人们往往会想到《水经·(氵无)水注》(卷31)所引刘宋时人盛弘之的一段话:叶东界有故诚,始(?)县,东至(氵亲)水,达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在汉魏六朝有关记载中,这是最为系统、具体的一条,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然而,与汉魏六朝的其他有关记载相比,盛弘之所述却有明显的不同。《左传》僖公四年屈完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杜

  • 标签: 方城 南阳盆地 左传 史记正义 淮阳 十三年
  • 简介:<正>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文物陈列室现藏有汉印多方,今择方精品介绍如下:一、广明左尉印为铜质,方形拱钮。边长2.3×2.3厘米,厚0.8厘米。钮高1厘米,重43.5克。印面阴刻篆文“广明左尉”四字(图一),印在汉长安古城出土。据《汉书·霍光传》卷六十八(中华书局版第一九三页):“明旦,光闻之,止书室不入……,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文广明,都郎属耳。”(师古注曰:之,往也。广明,亭名也。属耳,近耳也。)

  • 标签: 广明 中华书局 历史系 古文物 汉长安 汉印
  • 简介:山西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战国时期韩、赵、魏国的主要活动地区,留存在山西各地的晋布币特别多。1958年在侯马东周遗址出土了一批空首耸肩尖足大布,其大多数是无文的,有文的只有几枚。同地还发现有铸造空首布的陶范。这批空首布的时代,约为春秋晚期。其它地区尚未发现有空首布出土。建国以来,山西各地大量出土的布币是战国时期的平首布币。其中包括有尖足、圆足、方足等不同形制。平首布币的币面上,

  • 标签: 空首布 布币 尖足布 圆足布 平首 方足
  • 简介:中古道教"洞"学说的起源,长期以来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重大问题,然一直难以形成一致的认识.本文作者在对道教早期"洞"资料进行系统清理的基础上,从较新的角度,讨论了道教"洞经书"和"乘"在东晋末年江南古灵宝经中的最初形态,以及在南北朝隋唐道教中的具体演变和发展,揭示了"洞"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所贯穿的六朝隋唐道教宗派之间的渗透和整合.

  • 标签: 古灵宝经 三洞 三乘 上清派 判教 整合
  • 简介:考古工作者在峡地区发现了大量与巴人和巴文化相关的遗物,同时也发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生态环境的重要材料.巴人所处峡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峡地质地貌紧密相关.生态环境对巴人的生活、居住、信仰、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 标签: 三峡 巴人 考古 生态环境
  • 简介:在汉代画像中,最常见的布局是“对举”,即构图两相对应地布置。如:日神与月神、伏羲与女娲、天禄与辟邪、青龙与白虎的对举等。这种布置方式有的是因两个构图中心的需要、有的是方位的原因等,更多的则带有哲学寓意——阴与阳的统合等,这些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为便于进行这篇文章下面的探讨,我们将这种“对举”现象姑称为汉画中的“二”。

  • 标签: 汉代画像 “三” 布置方式 对举 “二” 构图
  • 简介:四川墓葬出土的买地券,内容丰富,富有特色,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古代文献中大约在宋代已有关于买地券的记述,清代之后著录与研究者颇多.近年来更有许多新的考古发现,学者们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论述.这里对买地券研究作了回顾,并对买地券形式与性质提出了新的看法.

  • 标签: 四川 墓葬 买地券
  • 简介:同志们:这次年会原计划去年要开,因为去年国务院发出通知,各种学会、研讨会暂停一年,才推迟到现在召开。同时也考虑到,年前在南昌会议上,我们提出的本届理事会的项任务,即:开拓学术研究,开展国际钱币文化交流,筹备钱币博物馆,应该有一个眉目,再开年会,所以,在1988年12月召开的常务理事会上,决定今年召开第次年会暨成果汇报会。条件成熟的话,在明、后年适当的时候,再召开第届会员代表大会,改选理事会。现

  • 标签: 钱币学 中国钱币 中国历代货币 铸钱 古钱币 学术研究
  • 简介: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给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位于城西的王建墓便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颗。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误传为汉代司马相如抚琴的“琴台”,给人们平添了些许猜测与误会。直到1942年发掘后,方知为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俗称“王建墓”。

  • 标签: 发掘 汉代 皇帝 文物古迹 帝王 司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