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6月22日晚,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奖仪式暨闭幕式晚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入围金爵奖的16部影片分别来自日本、新西兰、德国、希腊、俄罗斯、立陶宛、瑞士、芬兰、意大利、法国、韩国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影片风格迥异,表达和体现了创作者们的不同艺术诉求和美学理念。

  • 标签: 上海国际电影节 影片风格 上海大剧院 颁奖仪式 美学理念 闭幕式
  • 简介:我们谈论中国电影的时候,经常会说到一个概念,那就是“华语电影”。所谓华语电影,一般而言指的是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两岸三地”的电影[1]。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部中国电影史可以看作是上海-香港-台湾三个地域的光影流转,正是这种“电影地理学”奠定了今日的两岸三地华语电影的发展格局。事实上,沪港台三个地域在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似水流年,构成了一幕幕令人唏嘘感叹的商业与文化风景,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华语电影走了很远,却始终没有忘记为什么要出发。

  • 标签: 中国电影 历史渊源 港台 上海 华语电影 早期
  • 简介:上海电影院区位布局深受历史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电影院呈现出“带状聚集”与向城市副中心商圈集聚两大特征。本文基于对上海电影院布局现状的统计分析,结合“世界电影之都”巴黎的电影院区位布局加以比较,针对上海电影院未来布局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上海电影院 布局 发展
  • 简介:本刊编辑部于3月下旬在上海上海职工影评协会联合召开工人影评员座谈会,请他们就电影创作和群众影评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会上发言踊跃,讨论热烈。以下是座谈会纪要:

  • 标签: 上海市 上海工人 电影院 中国电影 座谈会 群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于19世纪末叶传入中国,至20世纪初叶,中国便有了自己的电影产业和故事影片.20年代中期,世界电影由默片发展到有声片,不久,中国的有声故事片也随后出现.

  • 标签: 上海 艺术形式 文学剧作 电影艺术 电影创作 剧本创作
  • 简介:访谈时间:2015年3月11日下午访谈地点:上海电视台一楼咖啡厅黄新炎:我读了您的《纪录与人生》一书。2015年初,聂欣如老师知道我要研究上海纪录片发展的历史,把您的大作推荐给了我。因为该书出版2009年,已经有6年时间,我还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到的。拿到书后,我如获至宝,仔细阅读,先后用红笔和黑笔做了两遍笔记,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请您当面赐教。

  • 标签: 访谈时间 努克 弗拉哈迪 泸沽湖 地方台 刘老师
  • 简介:白云苍狗,倏忽一年。站在年末岁首,笑看潮起潮落,云开云合,月圆月缺,回眸翻卷而去的2002年上海电影市场,让人几多欢喜,几多激奋,几多感慨。

  • 标签: 2002年 上海 电影市场 票房收入 电影院线 观众
  • 简介:解放初期,上海文化管理部门接管了国民党官办和官僚资本占主要部分的电影制片机构,成立了国营上海电影制片厂。对私营制片机构,则允许并支持其继续拍片,以缓解电影市场求大于供的矛盾。然而,私营制片机构经济上大都入不敷出,拍摄的许多影片在思想倾向上也得不到新政权的认可,这两个原因导致了私营制片机构的迅速国有化。

  • 标签: 电影制片业 上海文化 社会主义改造 电影制片厂 解放初期 官僚资本
  • 简介: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市场运作,受到了彼时国民政府各种行政命令的干预。1947年上海举行的冬赈“义映”,就明显体现了这种干预对好莱坞“在地策略”的影响。在官方话语的介入下,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电影一起,以“义映”的名义,被迫参与了当时上海举行的冬令救济活动。这次冬赈“义映”,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质,同时也暴露了中美电影在上海场中的实力悬殊,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电影在市场竞争中的自我反思。

  • 标签: 好莱坞电影 冬赈“义映”官方话语 意义与影响
  • 简介:2017年度上海电影相比2016年来说,在数量上略有增加,有影响力的作品也随之相应增多。商业电影依然是占比最多的影片类型,艺术电影和动画电影数量虽少,但质量优良。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出现了多部以上海空间为表现对象的影片,增加了上海电影的辨识度和文化影响力。此外,2017年出现了一批受欢迎的网络大电影,成为上海电影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应景的现象。尽管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今年依然有一些问题急需改善。上海本土制作单位不仅需要进一步激发活力,更要在彼此之间形成一个更为有效的联动机制;影片质量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上海电影的辨识度虽然有了提高,但还没有形成集束性影响,品牌意识还有待加强。这都是上海电影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 标签: 2017年 上海电影 制片 创作
  • 简介:在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欧洲各国于“一战”后开始重拾电影创作,企图挑战好莱坞的世界霸权。乌发电影公司(Ufa)作为德国电影业的执牛耳者,合民众欣赏趣味的电影作品。这些电影类型众多,影的出现打破了好莱坞电影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电影重入中国的缩影。在学习好莱坞电影叙事、美学风格的基础上,创作了迎风格不一,受到了中国观众与知识分子的注意。鸟发电丰富了早期中国电影市场的外片类型,是民国时期欧洲

  • 标签: 民国时期 乌发公司 商业制片路线 传播与接受
  • 简介:电影论坛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品牌。一直以来,论坛都在关注电影年度产业热点和国际前沿话题,以期为业界人士提供头脑风暴与高端交流平台。2009年6月14日到19日,以“中国道路,世界价值”为主题的系列论坛活动在电影节拉开,活动聚焦中国电影周边产业环境,为跨区域影业合作提供市场经验,并针对当前产业格局下的创作方法与立场展开深度探讨。

  • 标签: 上海国际电影节 论坛 侧记 产业环境 中国电影 交流平台
  • 简介:在与“上海”有关的“十七年”电影创作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现代性”的“分裂”与“暧昧”,它通过“新旧对比”、“速度呈现”、“社会主义白话景观”等表现出来,展现了一种‘‘现代性’’的新困境和别样表述方式:借用、挪移以及化异。

  • 标签: 城市想象 现代性 新旧对比 速度 社会主义白话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