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徐渭、李贽、汤显祖和袁宏道,一直是晚明文学的四面旗帜。但这四位名士之间,却没有太多的交集,除了袁宏道与李贽、汤显祖有过几次面晤外,其余诸人之间并没有当面交往的确凿记载。特别是徐渭、汤显祖这两位身兼诗歌、戏曲创作的两栖作家,既是晚明文学思想研究的焦点,又是明代戏曲史中的宠儿。可惜人终生未能谋面,那么,我们对这两位文学巨擘可能并肩作战或衣钵授受的历史细节,只能依靠一些书信上的交往来还原了。这个时候,他们文集中的赠答诗歌、尺牍及仿效之作,就成了勾勒人文学互动的关键线索。而汤显祖的

  • 标签: 芳树 戏曲创作 赠答诗 戏曲史 鲍泉 《春江花月夜》
  • 简介:无锡惠山有"天下第泉",名扬天下(图1)。唐常州刺史独孤及有《惠山寺新泉记》一文,可知唐代以前已有惠山泉。后经唐代"茶圣"陆羽亲品其味,评为"天下第"而得名,故又名"陆子泉"。唐代诗人李绅酷爱家乡此泉,称其为"人间灵液",并携泉水赴京,分赠友好。宋代文豪苏东坡多次来品泉,留有"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泉"诗句。清代康熙、乾隆也是多次前来巡游品泉。明代画家文徵明曾与友人茶会于惠山,并挥毫

  • 标签: 二泉 惠山寺 清代康熙 灵液 州刺史 陆子泉
  • 简介:在“伤痕文学”的浪潮下,有人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他们开始反思自己在“文革”中曾经犯下的错误,他们挑起民族应有的责任,他们坚守自己的良心。他们的深刻解剖与自责、愧疚与忏悔,震撼人心。本文将通过对《小狗弟》和《老王》的解读,去认识巴金和杨绛作为中国知识分子良心,对民族深重历史的担当。

  • 标签: 反思 忏悔 包弟 老王
  • 简介:自古杭赴苏州泊船平望,晓起望雪[1]一夜白如此,小舟犹未行。野花飞不断,春在树无声。山影依天尽,沙光射橹明。篙师打篷背,始信客囊轻。[2][校记][1]此诗见《诗集》卷七,题略异为《自杭州赴苏泊船平望,晓起望雪》。[2]尾联《诗集》为:"是谁扫篷背?冰玉响琮琤。"阻风五日[1]雪似北军毒矢射[2],船如西域贾胡留。篙工半老更加懒,游子不眠时复愁。柔橹拗风虚揖让,板床支骨难绸缪。[3]古杭距苏三百里,肯信我行五日不?

  • 标签: 诗集 异文 手稿 袁枚 尾联 游子
  • 简介:1960年徐调孚、周振甫注,王幼安校订《人间词话》与况周颐《蕙风词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合刊出版,此是《人间词话》最通行之本,共142则。该书分"人间词话"、"人间词话删稿"、"人间词话附录"三部分。"人间词话"即王国维手定刊发于《国粹学报》之64则;"人间词话删稿"共49则,其中第3、41、42、48、49五条则为从手稿补入,为首次发表,其余44则为赵万里原辑。

  • 标签: 《人间词话》 赵万里 《国粹学报》 蕙风词 况周颐 研究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