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传统词汇学对地域饮食名构词语素成分的解释无法将语言的使用环境、人类对语言使用环境的认识与利用以及传达人类环境知识和实践的语言本身三者相互联系在一起。语言生态学将语言看作是一个与其使用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研究发现,在语言生态学视阈下考察地域饮食名的构词特征,能有效揭示语言使用者利用朴素的语言生态观知识来实现认识世界、构建世界的目的。

  • 标签: 语言生态学 地域饮食 自然生态观 人文价值观
  • 简介:正一、针对不同状态和问题的指导策略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我们总结出了小学高、中、低年段进城务工人员迁子女(以下简称"迁子女")的城市生活适应状态。在此基础上,每一学期,我们都组织若干次校内和对外的现场研讨,其内容包括活动现场参与、现场研讨、经验交流、问题聚焦、拓展重建等。通过研讨,进一步清晰迁子女的成

  • 标签: 指导策略 培养学生 生活适应 进城务工人员 子女 系列活动
  • 简介: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作为一种文化,蒙古游牧民根据蒙古高原所处的生态环境创造了适合迁移游牧生产方式的分食习惯类型.本文对迁移游牧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进而探讨了作为食物之源——马、牛、羊和骆驼的不同功能,举例阐述了迁移游牧生产方式的特点、进餐类型及其饮食结构.

  • 标签: 蒙古游牧民 移游牧生产方式 饮食结构
  • 简介:作为同时期的儒家学者,清初的黄宗羲和朝鲜朝的柳馨远皆从先秦民本思想出发,以恢复三代之治为目标,针对本国时弊,提出某种程度的改革设想,分别体现在各自著作《明夷待访录》和《磻溪录》中。对比两书的形成背景和改革理念,可以清楚地看到危乱之际东亚儒者秉承"存亡续绝"、"救世补弊"情怀寻求改革的普遍性以及儒学在异域发展过程中的增值和变迁。

  • 标签: 黄宗羲 柳馨远 《明夷待访录》 《磻溪随录》 三代之治 比较
  • 简介:《世说新语》记录了魏晋士人的逸闻轶事,较全面地反映了魏晋士人的精神风貌,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典范。同时,《世说新语》中还隐含着不少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特色,这些特色具体表现在节庆饮食、待客礼仪、养生保健和饮食与权力等方面。从这些饮食文化特色出发,不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世说新语》的文化内涵,还能够看到中国传统的礼仪体制和民俗文化。

  • 标签: 世说新语 饮食文化 特色
  • 简介:以合肥、苏州、海门等地的20家中高档餐饮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比餐饮企业引入5S管理前后,酒店的卫生状况、员工和顾客的满意率等。发现实施5S管理后,餐饮食品熟制肉食合格率提高了52%和37.5%,餐具、刀具、抹布、砧板、手部清洁的卫生合格率分别提高了144.81%、193.55%、404.31%、324.06%、42.11%;另外,员工工作效率、厨房卫生状况、菜肴成本控制也有显著提高;而员工餐饮食品安全意识和顾客满意率提高并不明显。"5S"管理模式实施后,餐饮食品安全合格率显著提升,应在餐饮企业中加强推广。

  • 标签: 5S 餐饮食品安全
  • 简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呈现出集体成员对集体财产起源以及在集体产权下成员权与财产权不同关系的理解。城郊集体资产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土地的资本化,所以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中渗透的对集体资产的不同理解很大程度上缘于人们对土地产权认知的差异。在农村集体解体、重构之际,应该准确把握这些渗透在集体资产背后的产权观念与意识形态,尊重当事者认同的公平原则,以保证"村改"的顺利实施。

  • 标签: 村改居 股份合作制 土地产权 集体资产 成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