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8 个结果
  • 简介:卡尔马克思给友人的亲笔手稿,英国外交部关于1896年孙中山先生伦敦蒙难事件的文件,尼姆·威尔斯和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等美国记者对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的采访记录,第一个抵达延安的欧洲记者拍摄的那段激情燃烧岁月视频……这些原收藏在世界各处的文献和影像资料而今汇聚在上海市档案馆里。

  • 标签: 上海市档案馆 记忆 境外 寻觅 美国记者 史沫特莱
  • 简介:满头白发的刘谦定费了一些力气,才从墓穴里密密麻麻镌刻着的人名中,找到祖父的名字。他轻轻地把一枚1元硬币放在上面,再献上一枝淡黄色的菊花,还虔敬地磕了三个头。

  • 标签: 武昌 记忆 城市 墓穴
  • 简介:被誉为传统文化活化石、民族记忆背影的文化遗产时下正经受着严峻的生存考验。最近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11年间,我国有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普遍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截至2015年8月,已公布的4批1986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已有250位去世,占比近12.6%。“文化遗产消失了,我们损失的不只是一幢房子或某种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寄寓其中的宝贵智慧和精神血脉。”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陈勤建直言。

  • 标签: 传统文化 民族记忆 活化石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不可移动文物
  • 简介:成都,一座被水脉和文脉温润的城市,2300多年的建城史是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也是展现城市特色的最好名片。随着成都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为了保留城市记忆,传承城市发展脉络,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城建档案馆,启动“城市记忆”工程。全方位,多视角自主拍摄,整理了一批城市规划建设声像档案资料,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城市记忆

  • 标签: 城市记忆 成都市 文脉 城市规划建设 承袭 纪实
  • 简介:2008年以来,德清县结合“中国和美家园”建设活动,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共建“和美乡风馆”,档案部门积极参与其中。目前建成40个,在建17个,“十二五”期末151个行政村全面建成,有力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极大提升了档案工作的地位和影响。

  • 标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老百姓 记忆 乡村 2008年 “十二五”
  • 简介: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繁衍生息的城市日新月异,城市需要记忆,城市建设的声像档案作为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记忆工程中起到了传承历史文明、延续城市文脉的积极作用,如何保证城市记忆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声像档案工作提出了一道历史课题.

  • 标签: 城市建设 城市记忆 城建声像档案
  • 简介:文章首先从社会记忆理论与档案学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档案收集工作观念变革的必要性,然后通过社会记忆层次理论提出了对于“体制外档案资源”收集缺失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国家档案资源体系不完整问题,接着力图通过介绍典型记忆建构的民间.实践来说明全面的档案收集对于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最后对社会记忆理论引发的档案收集工作的若干思考予以论述。

  • 标签: 社会记忆 档案收集 档案资源
  • 简介:走进地处贡院的市档案局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迎面墙上新镌的12个赫然大字——“保存城市记忆服务科学发展”(下称“口号”)。北京档案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这一口号,给人以许多联想、深思和启示。

  • 标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城市记忆 保存 服务 漫话 市档案局
  • 简介:社会记忆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必要的系统工程,需要档案部门充分履行基本职能。本文通过对中英两国档案部门社会记忆构建的比较,以期借鉴英国档案部门的科学做法,构建中国完整真实的社会记忆

  • 标签: 社会记忆 社会融入计划 档案部门
  • 简介:以北京城作为写作对象的纪实小说,《古城返照记》算是首开其例。作者徐凌霄(1886—1961),清末民初著名记者,因祖父应顺天府乡试而寄籍直隶宛平。此作原分期刊载在上海《时报》,作者从民国十七年(1928)九月一日开始写起,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完成,共八十万言。其后人于2002年将分期刊载作品整理为《古城返照记》出版,这部京味长篇纪实小说,集近代文史掌故之大成,可视为一部记载北京城的真实档案资料。

  • 标签: 国报 顺天府乡试 写作对象 档案资料 《时报》 夏震武
  • 简介:浙江记忆工程由具有国家或全省意义、省内区域、城市、乡村意义的历史文化记忆及反映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历史文化记忆等组成。“十二五”时期,主要实施“浙江名人”、“浙江方言”、“浙江名镇(村)”、“记忆浙江”、“家庭档案”、“家谱族谱”等十大全省重点项目.

  • 标签: 文化记忆 档案收集工作 浙江 工程 “十二五” 群众工作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几年来“城市记忆”工程所形成的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对如何整合“城市记忆”工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城市记忆 信息资源 整合
  • 简介: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数码时代尤为明显。数码开创了风光无限的数字信息时代,因特网技术把人类的生活妆点得五彩缤纷。但是,数字信息在带给我们福音的同时,也让我们面临数字科学的严峻挑战,摄影当然也不例外。今年9月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返回原点"学术展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数码时代,探讨摄影艺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诸多摄影大师谈论最多的便是摄影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降低,专业摄影师形象与价值的贬值,以及新闻摄影真实性和新闻摄影记者面临的冲击等。好像造假新闻、剽窃都是数码惹的祸,人人都会照相,手机也能拍出好新闻,职业的新闻摄影记者的饭碗就难以保住。但是,这些无疑都是客观存在。其实,数码时代摄影艺术面临的挑战是全面的,远不只是新闻造假、图像泛滥、"影德"沦丧,还有更为可怕的是数字图像档案的风险。由于记忆的缺失,对此似乎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警觉。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防范与应对数字影像档案风险的策略。

  • 标签: 数字图像 影像档案 记忆 摄影艺术 新闻摄影 数码时代
  • 简介:城市发展延续着历史与记忆,城市发展释放出历史记忆的内涵与底蕴。崂山区位于青岛东海岸,内拥青岛高新区、崂山风景区与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三个国家级政策区,是大青岛“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战略中的五大方阵之一,农村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乡村在快速隐去,城市在加速走来。开展崂山记忆工程,用图片、声像的形式为一个地区的历史留痕,将地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在人们的心灵记忆

  • 标签: 崂山 农村城市化进程 记录 图像 文明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