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有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过去30多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互惠互利的关系,这样种良性发展的周边环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桥梁、有力的战略支撑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供应。然而,近年来,中国与周边的关系出现逆转,周边环境出现些新情况、新问题,相互之间的猜疑与不信任增加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与摩擦频繁发生,区域外大国的介入也日益加深。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陷入了'经济上相互依存与安全困境并存'的矛盾之中,本文旨在探讨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诸多因素,并寻求改善当前关系的突破口。

  • 标签: 一带一路 周边安全环境
  • 简介: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胜利召开,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主场外交。本文作者在会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开幕辞以及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后,结合其任职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的特点,与读者分享自己的几点体会。

  • 标签: 一带中国 中国方法论
  • 简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既是中国的合作倡议,也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对外合作战略。它的逐步推进,需要个从对外宣传接受到具体落地实施、从公共宣传产品到大战略格局的演进过程。"路"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反映了沿线各国和地区人民的追求和愿景,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道路的坚定意愿。在国际格局复杂演变的背景下,只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大环境,"路"的合作构想才能成为现实。同时,"路"建设也会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标签: “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 对外战略 和平与发展
  • 简介:路"是个宏大战略构想,它全面对接并契合中国的国家大战略,这充分体现在它对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统战略的重要作用中。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缘战略环境是东面和东南海上受困,西面广袤的内陆地缘战略环境比较有利,因此在"路"建设中,"带"比"路"更重要,对中国的战略安全价值更高。"路"建设还可以起到维护和促进国家统的作用,对推进国家统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一带一路” 国家大战略 国家安全 国家发展 国家统一
  • 简介: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期,中菲南海争议、“南海仲裁案”导致的两国政治互信不足和菲方出现战略误判致使菲律宾对“路”倡议的理解和认知不足,猜疑有余,中菲在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的合作明显滞后。近期,菲律宾新政府关于在南海争议上可以同中国协商谈判的表态为中菲关系的改善及两国共建“路”带来了契机。中菲建交以来达成的诸多共识、中菲贸易的逆势提升,以及两国进出口贸易的优势互补、中菲人文交流的逐渐恢复和地方友城交往,为中菲开展“路”合作提供了政治、经济和人文基础。但同时,中菲合作也面临政治互信不足、美日掣肘、菲律宾国内政治文化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不利影响。中菲开展“路”倡议下的政策沟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建设、海洋事务、风险评估等领域的合作符合两国的发展战略需求,符合中菲关系的长远发展。

  • 标签: 中菲关系 一带一路
  • 简介:路”倡议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出现了种“路”热的倾向.毫无疑问,这是种很好的势头,说明“路”顺应了民心,前途肯定是光明的.但是,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推进“路”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跨越时间长、建设任务重,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 标签: 民心 系统工程 国内外 涉及面 清醒
  • 简介:正确义利观对'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存在认识误区,如单边撒钱外交说、投机性搭便车说、高风险不可控说、企业利义混淆说等。建立'路'正确义利观,应当处理好我国利益和沿线国家利益、国际治理体系参与和变革、政府和企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务实推进和舆论引导等关系。'正确义利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经济外交的

  • 标签: 一带实践中 实践中秉承 正确义利观
  • 简介:自中国2013年提出'路'倡议以来,'路'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路'建设除了需关注经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还需关注建设过程中的软性内容,如语言、文化等,以更好地实现民心相通。因此中国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国家外语能力建设,要处理好以下关系:外语能力建设与外语战略规划的关系、般外语人才与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的关系、外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以及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只有这样,针对'路'的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才能够有序展开,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才能真正为国家所用。

  • 标签: 外语能力 外语人才培养 文化学习 外语专业 战略规划 通用语
  • 简介:2017年10月14日,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与广西财经学院共同主办的'‘路’与中国—东盟务实合作'研讨会在广西百色干部学院举行。会议开幕式由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建中教授主持,广西财经学院校长夏飞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分别致辞。夏飞教授指出,中国与东盟合作在即将迎来的'钻石十年'会有个新的升级。双方合作升级,不仅体现在领域拓展.

  • 标签: 一带一路 周边国家 复旦大学 中国—东盟 东盟国家 “两廊一圈”
  • 简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是中国"路"的两大重要支点。本文提出了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成为"路"建设示范工程的战略意义,梳理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防止两大经济走廊成为"路"烂尾楼工程的观点。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巴经济走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烂尾楼工程” 命运共同体
  • 简介: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实现对外全面开放的必然趋势,还标志着中国从全球化参与者到塑造者身份的转变。那么,在转变过程中,中国应构建什么样的国家形象,助推“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使其国际社会积极塑造者的身份得到沿线国家认同?这需要公共外交发挥作用,以“路”倡议建设为背景,以沿线国家为主要目标,构

  • 标签: 一带背景 中国国家 国家形象
  • 简介:'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领导集体在外交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作为'路'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人文交流在推进'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路'人文交流有助于推进民心相通,有助于构建政治互信,有助于深化经贸合作。当前'路'人文交流面临沿线国家宗教文化冲突、政局不稳、域外势力干预、我国对外交流传播能力有限等系列困难与挑战。为了顺利推进'路'人文交流,中国应积极倡导不同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互鉴;丰富促进人文交流的对话机制;探索官民并举模式,鼓励民间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路'人文交流是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 标签: 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 文化产业 中国外交
  • 简介: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地区大国,其提出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在内涵、目标上存在与中国“路”倡议的契合点。“路”与“全球海洋支点”之间存在对接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双方之间的对接可以从互联互通、渔业合作及安全合作三条路径中寻找可能的突破。但是关于对接的风险评估也是中国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在与印尼对接的问题上,需要注意中国自身的主体地位和政治账与经济账之间的平衡,注意印尼国内治理不健全和大国平衡带来的可能风险。中国与印尼的对接固然存在诸多挑战,但是对接的成功不仅能够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和中国地区环境的改善,更会带来战略意义上的突破。

  • 标签: 一带一路 全球海洋支点 风险评估 路径实施
  • 简介:中国在亚洲的"四环"多边性区域合作设计,是个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联系整体。东亚区域合作的"东亚共同体"框架和"上海合作组织"的中亚合作机制,是中国东西两个方向的主体构架,中国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中俄蒙三国协调的南北两圈则起辅助作用,由此形成个四环相扣的整体,将中国很好地融合到亚洲国际社会之中。中国的"路"战略将通过在亚洲开展"四环外交",把多重区域性体化机制进行整合,逐渐将亚洲融合为个"多样性的统体",再将作为整体的亚洲向亚欧大陆的欧洲部分延伸,构建起个亚欧大陆体系的利益相通、责任分担和权利共享的亚欧命运共同体,最终迎接国际关系"新大陆时代"的到来。

  • 标签: 亚洲 “四环外交” “一带一路” 战略构架
  • 简介:中国推进'路'建设的进程中,东亚地区是中国必然要着力经略的核心地区。'路'倡议对塑造中国在东亚地区的领导角色有着关键性影响。方面,'路'倡议在实现理念引导、推进经济合作、发展安全合作、提供制度建构和培育并深化地区认同五个方面,可为中国参与地区体化建设贡献丰富的引导力;另方面,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些制约与挑

  • 标签: 一带倡议 东亚地区中 中角色
  • 简介:从中国领导人提出"路"倡议以来,"路"已经对中国的周边外交和亚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周边外交领域,"路"在理念和实践上为周边外交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有效整合了中国的"积极西进"与"海上突破"两种周边外交思路,有助于统筹中国边疆发展与周边外交。在亚洲发展领域,"路"促进了沿线亚洲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了阿富汗、斯里兰卡等亚洲欠发达国家的战后重建与经济发展,为沿线亚洲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创造了平台。与此同时,"路"也面临五个方面的潜在风险挑战,中国需要在周边外交和亚洲发展层面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工作。

  • 标签: “一带一路” 周边外交 亚洲发展
  • 简介:欧洲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之处,也是"路"路线体系的西端终点,欧盟方面的态度对"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欧盟决策共同体的三类主要行为体:欧盟最高决策层、欧洲智库和欧洲工商界,对"路"战略做出了回应,按照其关注程度和回应频率的逐次增加,可将其认知与回应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欧盟最高决策层对该战略做出四次回应,表态渐趋明确。欧洲智库从五个层面对"路"战略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和详细的评估。欧洲工商界也做出了回应。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欧盟的五项地区发展战略规划与中国"路"战略有效对接的总体设想。

  • 标签: 欧盟 决策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 认知与回应
  • 简介:2015年6月18-19日,由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联合在复旦大学举办主题为"‘路’的战略定位与基本内涵"的第四届中国周边外交研讨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栾建章、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文、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郭隆隆、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陈玉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等70位学者、媒体人齐聚复旦,就“路”的战略定位、基本内涵、风险与挑战等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一带一路' 领土主权 海洋权益 复旦大学
  • 简介:在'路'倡议顺利实施的背景下,我国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硕果累累,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建设'路'应当继续发挥文化'走出去'的先行引领作用,为促进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根基。民心相通是我国'路'建设的重要内涵,而文化交流、文明对话则是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的必由之路。2016年11月,中央全面深

  • 标签: 一带建设 中的引领 出去一带
  • 简介:军队院校在培养军队'走出去'和'路'人才保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理应适应'路'的安全需求充实课程和教材,特别是进步加强以下领域的素质培养,即战略传播、公共外交素养特别是军事公共外交素养、新媒体素养和军事外交话语权建设、跨文化交流素养、沿线国家自然社会文化法律法规概览、危机处理和公共关系、相关外语能力。文章将结合'路'的安全需求,对以上部分课程构想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一带安全 人才培养课程 军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