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圣保罗已经成为当代欧美激进左翼思想家阐释和争论焦点之一。法国著名哲学家巴迪欧把圣保罗看作是一位普遍主义宗教政治家。他认为,把基督复活视为真理—事件,从而产生了忠于该事件新话语和新主体,并因此打破了基督教发展特殊性和狭隘性而使之成为普遍性世界宗教。圣保罗的当代意义在于他以真理—事件—主体模式昭示了普遍性政治新模式,这对于当代谋求左翼事业复兴具有示范性。

  • 标签: 巴迪欧 圣保罗 律法 普遍性 政治
  • 简介:无产阶级不能够代表我们同时代里有生命力革命代理人,后者可以是我们同时代中"被排除出去的人"。假如我们打算重新开始革命,就不得不找到一种新代理人。政治与艺术先锋往往携手前进并且具有相同目标。"美学革命"标示是这样一种具有历史意义事件:它涉及一种统一艺术与政治日程,艺术在其中变成了政治,而政治则变成了艺术,因为这两者都在一个单一乌托邦规划中被合并了。这种现象一些极为重要例子就是早期意大利未来主义、俄罗斯极端先锋、60年代美国文化、自70年代早期以来"非官方"俄罗斯艺术、最近中国艺术,以及80至90年代某些斯洛文尼亚艺术等。现代艺术时代中,这些美学运动日程、技法与程序,即它们"实质",仍然是极为类似的。这些美学革命是20世纪最独特现象。只有这些美学运动和现象与20世纪"人类感官知觉方式"之间关系似乎最接近我们理解力。期盼未来或者现在会产生这些美学革命新实例,也是合理。任何真正先锋都不仅要求政治日程,而且也要求艺术或者至少是美学日程。作为一种艺术努力,美学革命仍然主要存在于"英雄"阶段范围之内,即便当它作为艺术已经历了同化乃至商业阶段。

  • 标签: 美学革命 政治先锋 艺术先锋 新革命代理人
  • 简介:<正>这次讲演题目《反讽概念》源自克尔凯郭尔,由他撰写论反讽一部精品就名为《反讽概念》,这部著作欲求可得。题目本身便有讽刺意味,因为反讽并不是一个概念,这也是我打算进一步展开来谈论文中部分内容。且让我从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谈论反讽开始,他是我必须谈到最重要作者,谈到反讽时,以下是他原话:"Wersienichthat,dembleibtsieauchnachdemoffenstenGes-tandniaeinRatsel."意为"甚至在听众不受任何限制长篇演讲之后,如果一个

  • 标签: 施莱格尔 弗里德里希 费希特 克尔凯郭尔 布兹 本杰明
  • 简介:上下左右,东西南北,过去未来,表层内里,一切无不有中。一切无不与中同时存在,无不与中相区别又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详细论述矛盾对立双方。其间无不同时具有一个“中间”;经典作家对于矛盾对立双方产生、运动、发展、转化和消亡等论述,也适用于这个“中间”。

  • 标签: 矛盾对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西南
  • 简介: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中央苏区大部沦陷,中共中央、红军总部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被迫开始战略大转移。经一年多辗转与磨难,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并与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从此中共中央以西北为新革命战略基地,对内及时制止了陕北根据地肃反扩大化,积极整编队伍扩大革命武装,对外粉碎国民党军事“围剿”,进行东征、西征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同时开展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统战工作,分化了敌人,稳定了陕北局势。

  • 标签: 长征 革命战略基地 艰难抉择
  • 简介:希区柯克电影世界中心是主体与法律关系。本文以《被冤枉的人》失败为反面例子,探讨希区柯克电影世界寓言维度,这一寓言维度正是希区柯克电影意识形态批判潜能所在。希区柯克电影折返了观众凝视,使他/她意识到自己凝视总是已经被"病态"欲望打上烙印;通过满足观众欲望,使他/她看到自己欲望矛盾、分裂本质。这种欲望被体验为对违反法律欲望。最深刻意识形态认同来自对法律阴暗面,即对违反法律、悬搁法律快感模式认同,而希区柯克电影所中止正是这种认同。

  • 标签: 希区柯克 寓言维度 凝视 欲望 意识形态批判
  • 简介:无论是纵观近20年来客观历史现实还是考察福山在这期间所做出对美国批评和对中国赞扬,考察福山如何从高调鼓吹'终结论'到被迫唱起'衰败论'(即承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衰落),都说明福山'历史终结论'已终结了。对于正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中国人民来说,福山'历史终结论'从轰动走向衰落是个难得'历史事件',因为研究这一'历史事件',即研究福山这一理论是如何走向衰落以及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趋势,更能认清马克思所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 标签: 福山 《历史的终结》 黑格尔的历史观 金融危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和谐社会必定是民主法治社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民主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制度性、根本性问题,它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塑造诚信友爱社会氛围创造一种基本制度环境。本文通过对和谐社会理念与民主法治关系法理分析,得出二者在本质上契合,进而提出完善构建和谐社会法律保障机制。

  • 标签: 民主法治 和谐社会 社会公平 法律保障机制 中国
  • 简介:二十世纪末以来,民主化浪潮几乎席卷整个世界,民主政治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政治发展方向,成为了世界潮流。虽然民主已成为大多数国家认同价值,但至今民主仍没有统一定义。古典民主理论倾向于从观念上来理解民主,用权威来源或目的来界定民主。近代以来,越来越多学者接受了程序性民主概念,倾向于从制度上来解释民主。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做出政治决定而实行制度安排,

  • 标签: 民主观 改革开放 政治发展 民主政治 民主理论
  • 简介:住宅“二重性”是指它双重起源、二维存在与本质、双重功能和作用等.住宅“二重性”是由人活动“二重性”即筑与居所决定.从这种“二重性”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人类自由真谛,这就是:自由是在人身体满足基础之上精神追求,是精神所具有的特性;自由不是人对自然、社会、他人占有而是看护;自由不是一种理想、纯然状态,它总是与不自由、限制、束缚等相互交叉地联系在一起.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住宅 自由
  • 简介: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杰出思想和党集体智慧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结果.邓小平曾指出: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见解".而他"最伟大功绩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道路".[1]可见,在马列主义中国化历程中,毛泽东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典范.有许多因素造就了毛泽东成为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完美结合典范,本文仅就因素之一--毛泽东治学观发表浅论.

  • 标签: 马列主义 中国革命 毛泽东思想 典范 中国实际 邓小平
  • 简介:最近若干趋势看起来导致了视觉艺术中社会因素消失和文化理论衰退。这篇论文首先通过援引学者们观点来考察"图像力量"争论,以此有充分理由把焦点集中到图像以何种方式与它们阐释相排斥。只有在这种力量看上去具有自身自律性,以及当它在社会历史关系中源起被忽略或遮蔽时候,问题才会出现。同样,最近针对社会和文化理论重要纠偏批评在一种依靠经验观念指导下,走得太远,这是一种未经语言、阅历和社会生活为中介调节经验。具体而言,这篇论文谈到现象学复兴迹象、情感理论、后人类和神经美学理论。所有这些理论确切记录了美感经验中直觉,但是错误地下结论说这种"在场"实际上不是通过许多中介方式调节,瞬间遭遇必定是不可见。本文回顾了文化理论历史性缺失,为它们发展趋势寻找存在理由,认同他们研究合理性,但最终还是拒绝接受他们对直觉观点夸大论述。

  • 标签: 情感 文化理论 神经美学 现象学 后人类 图像力量
  • 简介: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活动前置性工作,也是提高党建活动实效性后置性工作,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党十八大以来,在创新理论与现实倒逼下,党内监督理论基础更坚实,内涵更加丰富,法规制度更健全,监督范围也扩展到了日常生活层面,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颁布后,党内监督总体部署和新格局确立,党内监督开启新历程。推动党内监督进一步发展,必须严肃对待,引导全党树立良好监督意识,进一步严明纪律,严格执行党内规章制度,同时要做好承续传统、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党内监督 从严治党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蕴含着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独特理解。建立在人类史从自然史中不可逆转地分离出来认识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目的性活动局限,预见了改造自然收益无法补偿代价前景。更重要是,他们指出,由于现实中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复合权力结构所固有的不平等特征,所谓自然复仇又不是平等地施加于人类全体。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紧张关系,必须以改造人类社会权力结构作为不可忽略前提条件。

  • 标签: 人类史 支配自然 自然复仇 权力结构
  • 简介:生态文明虽然是对大工业资本时代在场方式某种超越,但是背后仍然可能隐藏着资本创新逻辑故事。在以大工业资本为主导地位旧全球化时代,资本逻辑曾经是反生态,资本疯狂逐利曾经是造就生态破坏主要原因。然而,以后工业文明为主导新全球化时代,资本创新以各种节约型、高科技、生态化产业为主导,表现为一种生态资本主义。生态领域绝不是阻挡资本逻辑深度进入天然屏障。只要有利可图,资本必将成为推动生态建设强大历史动力;生态产业成为资本创新逻辑必然产物。绿色资本主义不仅完全可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全球现实。深绿思潮是生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生态社会主义预言“生态是资本主义天然屏障”判定是对资本创新逻辑严重误读。但是,生态发展最终目的与资本生态逻辑之间依然存在着本质上对立。我们需要全面历史地重新反思生态文明与资本创新逻辑之间辩证关系。

  • 标签: 生态的资本逻辑 资本的生态逻辑 批判
  • 简介:<正>一、人历史活动与文学人历史活动是基本、多方面的,也可以说是涵盖一切。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历史存在和历史范畴。历史科学包容性被马克思、恩格斯概括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科学"。历史领域和范围中一切都这样那样地基于、源于和从不同方式和层面表现历史存在和历史过程。这种似乎近于极端理论表述实际上是并不过分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历史活动 审美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观点
  • 简介:<正>一、从解构主义角度看现代性异延"现代性",按杰姆逊说法,它"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叙事范畴"(《现代性神话》),现代性"既不是哲学概念,也不是别的概念,它是一种叙事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放弃对现代性进行概念陈述徒劳努力"(《对现代性重新思考》)。虽然他并未言及"现代性"与解构主义关系,但"现代性"一词对于时代、民族、国家、政权、文化、学说、事件依附性,从而表征众多不同含义特点,使它自身充分地享有了德里达式差异性和延缓性,成为一个无中心意

  • 标签: 现代性问题 文化现代性 异延 叙事类型 杰姆逊 解构主义
  • 简介:功能论证是当代德性伦理学一个成熟论题,其理论焦点主要集中于亚里士多德。本文则立足于柏拉图早期对话和《理想国》,着力考察功能论证形成过程,进而揭示出苏格拉底借用了制作活动中优中选优选材程序,并通过将ergon和arete实体化,建立起从功能到德性推导程式。柏拉图则将该程式全面展开,引发出灵魂三分、正义论、哲学王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不仅造就了一个以德性论为根基理想城邦,更促成了系统化实践哲学开端。

  • 标签: 功能论证实践哲学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