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基于省甘孜州近45年的逐日降水数据,计算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SPI指数,并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该地区的干旱年际、季节、和月际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甘孜州的干旱状况整体呈现恶化趋势,年均SPI指数降低率为0.02;该地区出现秋旱的概率最高,达29.63%;大多数月份的干旱状况呈恶化趋势,且演变幅度不同,其中3月份的SPI指数下降速度最快。分析结论可为高原藏区的干旱研究提供经验,并为甘孜州的抗旱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 标签: 甘孜州 干旱 演变规律 SPI指数 趋势分析
  • 简介: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农安县盐渍土分布区进行现场勘查、采样和室内物理化学试验分析,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季节浅层土体的基本性质和水盐迁移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体类别为低液限黏土,土体易溶盐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土体受蒸发作用影响导致表层土体含盐量较高,浅层土体水盐迁移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季干旱蒸发作用强烈,土体含盐量较大,夏季减少到最小值,处于脱盐期;秋季土壤含盐量开始上升,冬季继续积盐,此阶段含盐量达到一个最大值.

  • 标签: 吉林西部 盐渍土 基本性质 水盐迁移
  • 简介:本文以辽西大凌河西支为研究流域,分别以P-M蒸散发模型和双源蒸散发模型计算研究流域的蒸散发,并和流域内哈巴气水文站实测蒸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定量研究了不同蒸散发输入对流域水文模拟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源蒸散发模型更适合于辽西地区的蒸散发模拟。研究成果对于辽西地区特别是无资料地区的蒸散发模拟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两种蒸散发模型 适用性分析 水文模拟精度对比 辽宁西部地区
  • 简介: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特性决定其大多位于地质环境复杂区,西部许多水利水电工程面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造成泥石流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按其诱发因素划分可分为2大类:(1)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分状况等自然因素形成的脆弱背景是泥石流诱发的自然因素;(2)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和人类工程活动是泥石流诱发的人为因素。本文通过对人工弃渣诱发泥石流的初步总结,结合卡拉、杨房沟、苗尾等工程拦沟型弃渣场泥石流的防护研究,对西部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泥石流防护原则和防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拦沟型弃渣场 弃渣场泥石流 泥石流防护 水电工程 西部工程
  • 简介:平市南北河综合治理工程是举世瞩目的重点工程,型式采用了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新技术。该项新技术的成功引进和推广,其规模在全国水利行业中堪称首位,填补了省内空白。由于新技术成功运用,引起了省内外同行和学术界有关专家的认可和好评,对于提高今后同类工程设计质量,完善现行国家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工程的竣工还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比传统同类工程节省投资10100万元。如今的南、北河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蓝天、碧水、绿带、生态”工程。

  • 标签: 四平南北河 治理工程 土工格栅 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