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10kV配电线路不停电检修中,作业人员在进行装、拆引流线和断、接跳线时,由于杆塔及设备上无合适的固定位置,易摆动造成短路或接地而引发安全事故。本文首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针对性地设计并研制出一种绝缘固定装置,其主要由伸缩式绝缘底座、绝缘支杆、固定装置构成。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表明:本装置通用性强、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有效解决10kV带负荷更换柱上设备或断、接跳线作业中引流线及跳线无固定位置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性,同时缩短了用户的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对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连续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配电线路 带电作业 引流线 跳线
  • 简介:本文在人工气候试验室内对直径18mm的JNRLH60X/LBIA-185/30和直径为28.14mm的Drakel020瓦型导线、直径18mm的LGJ-185/10和28mm的LGJ-400/65普通绞线在不同覆冰条件下进行带电雨凇覆冰,再施加交流电压并采用紫外成像技术及曲线拟合法对导线起晕电压进行测量,根据雨凇冰柱形态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最大场强计算,得到雨凇覆冰下瓦型导线的起晕电压特性。结果表明:带电雨凇覆冰会导致瓦型导线起晕电压值降低约63%;覆冰程度的增加会使得瓦型导线起晕电压持续下降但逐渐趋于饱和;雨凇形态不随覆冰水电导率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但覆冰水电导率的增加会使得导线起晕电压持续下降;同等条件雨凇覆冰情况下,普通绞线比瓦型导线的起晕电压低。

  • 标签: 瓦型导线 带电 雨凇起晕电压 电导率 紫外成像
  • 简介:读写作业台灯性能检测要求包括谐波、无线电骚扰特性、照度及照度均匀度、噪声等要求。文章对照度及照度均匀度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目前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照度及照度均匀度检测装置进行了改进,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读写作业台灯 照度 均匀度 检测方法
  • 简介:直流输电无接地极运行有助于尽早实现双极送电,换流站接地替代直流接地极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换流站接地替代直流接地极情况下可能存在人身和二次设备安全问题、变压器直流偏磁危害、接地发热和腐蚀问题。论文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最后综合各影响因素提出了直流输电控制策略的要求,即单极故障联跳双极、不平衡电流控制和双极同步解闭锁。研究工作为直流输电新型的无接地极运行方式提供了有效参考,相关控制策略在南方电网普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 标签: 换流站 接地网 直流接地极 接地网发热和腐蚀
  • 简介:本论文合成了阻燃添加剂三(2,2,2-三氟乙基)磷酸酯(TFP),并将其与负极成膜添加剂复组成高安全性电解液,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在基准电解液(1.0mol/LLiPF6/EC+DEC(1∶1,v/v))中引入5%20%TFP,电解液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当TFP含量增加到20%时,电解液几乎不燃。但含20%TFP的高安全性电解液在石墨/LiCoO2电池体系中的循环性能较差,半电池的测试结果表明:TFP与石墨负极兼容性较差。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成膜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1,3-丙烷磺酸内酯(PS)、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组成阻燃-成膜添加剂复配电解液体系,来改善20%TFP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其中1%FEC的改善效果最显著:在石墨/LiCoO2全电池体系和石墨/LiFePO4全电池中都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表明该阻燃-成膜添加剂复的高安全性电解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复配体系 阻燃添加剂 负极成膜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