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进行了铟萃余液经石灰中和后萃取锌的试验研究,锌萃取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锌萃取总回收率达90%以上,达到回收锌,氟、氯等杂质元素开路的目的,效果良好。

  • 标签: 萃余液 中和 萃取
  • 简介:西藏东部某铜矿石铜品位0.60%,钼品位0.026%,铜氧化率18.33%,钼氧化率11.54%,属混合矿。试验采用先硫后氧工艺流程,使用新型高效捕收剂BKY,取得较好的浮选工艺指标,小型浮选闭路试验指标为:铜精矿1铜品位25.29%、铜回收率74.90%,钼品位1.21%、钼回收率82.13%;铜精矿2铜品位6.20%、铜回收率7.37%;最终,铜综合回收率84.85%。

  • 标签: 铜钼矿 高效捕收剂 先硫后氧
  • 简介:文章设计了十字板剪切仪的静态标定方案,按深海底沉积物剪切强度力学特性分层配制试验样品,并在室内分别采用便携式剪力仪对样品进行手剪和十字板剪切仪采用优化杆和原杆对样品进行原位测量,试验结果说明试验室十字板剪切仪原位测量剪切强度值接近且均小于便携式剪力仪剪切强度测量值、采用优化杆原位剪切强度测量的精度优于采用原杆原位剪切强度测量精度。

  • 标签: 原位测试 标定 十字板轴杆
  • 简介:针对安徽某地碳酸锰矿粒度极细,多呈鲕状结构产出,完全解离困难,而碳酸锰矿又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特点,采用分级磁选工艺可获得相对较好的分选指标。进行了不同粒级分级磁选与直接磁选对比试验,条件试验及流程结构优化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试验方案。最终采用将矿石破碎至-5-+1粒级干式磁选、-1mm粒级湿式磁选,获得锰精矿品位36.57%,回收率86.65%的选矿指标。

  • 标签: 锰矿 磁选 粒度 分级 回收率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铜的原地浸矿技术及工艺,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研究成果。如何加强我国铜的原地浸出工艺技术试验研究,对推动铜的原地浸出工艺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原地浸出 渗透率 孔隙率 浸出液 浸出效果 炼铜
  • 简介:如果矿山充填砂浆中多余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会造成充填砂浆分层离析加重和充填体整体质量下降。本文结合金川矿山充填砂浆滤水工艺的研究开发过程,阐述了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充填砂浆及时滤水的必要性和研究思路,提出了PDS滤水管L型布置的矿山充填砂浆滤水新工艺。

  • 标签: 矿山 充填砂浆 滤水工艺 试验研究
  • 简介: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室综合分析,选择出具有针对性并且方案最优的结壳试剂,采用喷洒结壳试剂使尾砂结壳的方法来进行尾砂扬尘的治理。将不同方案的结壳剂喷洒在尾砂表面,分析各试验样块的抑尘性、抗冻性、水浸性和渗透性。2%+100g/L木质素混合溶液的配比方案是最合理的选择方案。该方法稳定可靠,试验前处理简单,得出的最优配比方案不仅可满足实验室理论研究,同时可为实际尾矿库的尾砂扬尘治理提供有力借鉴。

  • 标签: 尾砂 结壳剂 抑尘 渗透
  • 简介:为减少大块率,提高爆破效果,天瑞荥阳水泥石灰石矿山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爆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炮孔堵塞长度对爆破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炮孔堵塞长度过大则大块率偏高,炮孔堵塞长度过小则易产生粉矿和飞石。该矿山钻孔直径为90mm排距为3.0m时,合理的炮孔堵塞长度为2.5m。

  • 标签: 中深孔 爆破参数 炮孔堵塞长度 大块率 现场试验
  • 简介:介绍了氟在氧化铍生产过程中的危害.为了满足现有产品质量的要求,对高氟铍矿石进行了脱氟试验,并将氟控制在工艺允许的范围之内.目前此方法是脱氟处理的较好方法,设备简单,投资省、见效快.

  • 标签: 高氟铍矿石 脱氟 络合物
  • 简介:本文在分析某企业铜钴渣有价金属化学物相的基础上,提出了硫酸浸出回收渣中铜钴的工艺。通过试验研究,基本确定了在控制浸出温度80℃、液固比7:1、亚硫酸钠加入量10%、时间5h、初始酸度2mol/1下,可以使铜钴渣中铜、钻、铁的浸出率分别达到62.56—67.62%、70.39~73.93%、69.50~73.39%之间,渣含钻可以降至0.092%以下,证明了采用硫酸介质浸出工艺,从铜钴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工艺可行的。

  • 标签: 铜钴矿渣 浸出率
  • 简介:本文介绍了冶金部“七五”技术攻关项目,小官庄铁矿东区垂直分条阶段崩落法试验研究在凿岩爆破方面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并对凿岩爆破方案及其参数的确定、实施、试验的效果作了系统地说明。

  • 标签: 采矿方法 凿岩爆破 大爆破 挤压爆破
  • 简介:以株冶高铋、高锡反萃液为原料,在实验室开展了氧化中和、中和硫化和先中和再用锌粉等净化除杂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先中和再用锌粉净化除杂工艺,铟反萃液中杂质铋、锡的脱除率分别在99.40%和94%以上,由除杂后反萃液置换所得粗铟含铟在99%以上,为粗铟电解精炼创造了条件。扩试结果也表明,铟反萃液中和再用锌粉净化除杂工艺对提高铟产品质量非常有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铟反萃液 氧化中和 中和硫化 中和+锌粉 净化
  • 简介:与石灰乳相比,采用HDS底泥调节化学硫化技术除铁工艺pH,可以提高铜回收率和三价铁离子去除率;铜回收工艺,硫氢化钠用量少,且铜总回收率也相对较高;HDS工艺,虽然石灰乳用量偏大,但是从整个工艺来看,每升酸性水少用石灰乳5-6g,并且相同的铜上清液,添加HDS底泥比不添加要少用石灰乳1g多(约减少5%的石灰乳用量)。废水处理很少采用分段法,即用后段的底泥作为碱源调节前段的pH,降低石灰用量,来达到降低处理成本的目的。这样既减少石灰用量,又使底泥得到回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HDS底泥 石灰乳 矿山酸性水 分段法 综合利用
  • 简介:转炉留渣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炼钢工艺,被广泛应用到当前的炼钢工艺发展中,借助其工艺能够提升炼钢技术应用的质量。鉴于此,针对转炉留渣单渣法炼钢工艺试验进行了研究,能够为我国钢铁炼钢工艺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转炉 留渣 单渣法 炼钢工艺 试验
  • 简介:通过列举交联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缺点、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方法(重点以串联谐振耐压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优点为例)、介绍交流耐压试验标准、谐振电源产品应用实例和使用注意事项,对电力电缆的耐压试验方法做了些许浅显论述,探讨了变频谐振方法在交联电缆现场交流耐压中的效果和可行性。

  • 标签: 交联电缆 耐压试验 变频 串联谐振
  • 简介: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证数据准确的前提下,为提高KQ值试验效率,通过对KQ值试验影响因素:加载频率、试样缺口尺寸、预制裂纹控制方法、应力比、应力强度因子以及裂纹长度的实验比对,发现适当调整相关因素能显著提升K_Q值试验效率。

  • 标签: 加载频率 应力比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长度
  • 简介:采用氧压浸出工艺探讨了浸出剂用量、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氧分压等工艺条件对炼铜烟灰铜、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加入量20mL,浸出时间120min,浸出温度170℃,氧分压0.8MPa工艺条件下,Cu、Zn浸出率分别达到97.12%和99%。

  • 标签: 炼铜烟灰 氧压浸出 浸出剂 浸出时间 浸出温度 浸出率
  • 简介:闪速炉冲渣溜槽使用寿命短,检修频繁,维护工作量大,通过采用新结构、新材质进行试验,达到了提高其使用寿命的目的,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冲渣溜槽 试验 使用寿命 闪速炉
  • 简介:针对云南某复杂难选氧化锌矿石,采用预先脱泥-先浮选硫化锌-再浮选氧化锌的工艺流程,氧化锌浮选采用螯合捕收剂和高级黄药为捕收剂,闭路试验获得氧化锌精矿含锌35.26%,锌总回收率达到了79.73%,试验指标理想,为难选氧化锌矿回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氧化锌矿 捕收剂 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