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海洋溢油污染持续时间长,在自然常态环境下难以分解,海洋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有巨大的危害。由于污染物随海流流动,影响范围不固定,加之石油烃类化合物难以降解,给海洋溢油污染的治理带来了巨大难题。海洋中逸散石油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毒性效应,不仅对海洋中的生物造成急性或慢性毒性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和转移,最终可能进入人体,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通过溢油污染海洋生态的影响分析及修复方法的研究,为海洋溢油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石油污染 海洋生态 修复方法
  • 简介:地磁日变改正数据的合理选取直接关系到海洋磁测的成果精度.通过在南海南部海域布放的一个4000m长的地磁观测潜标及同步开展的磁力测量,并在收集周边陆域地磁台站数据的基础上,水体中获得的地磁日变观测数据和水面磁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到几点认识:①浅水海域获得的日变观测数据用于海洋磁测数据处理时,其测量准确度比深水海域的好,且与陆域地磁台站数据曲线的一致性要高;②船磁校正曲线是否对称与地磁日变观测数据的合理选取密切相关;③在远海区磁测时,为确保详尽记录局部磁扰,建议海底地磁日变观测站应布放于靠近工区、水深较浅的水体之中.

  • 标签: 海洋磁测 地磁日变校正 船磁影响校正 日变观测 测量准确度
  • 简介:本文以高分辨率后报风场资料为输入,采用SWAN波浪模式,模拟了渤海海域1985年至2004年共20年间的波浪场。通过有效波高数据的比较,可看出波浪数值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可以用数值结果分析渤海海域的波浪特征。利用计算的年极值波要素,本文给出并分析了渤海海域不同重现期下的极值参数分布情况。

  • 标签: 渤海 SWAN 有效波高 极值参数
  • 简介:本文使用HYCOM数值模式,根据两种海气通量数据集(COADS、ECMWF)和两种海气通量块体参数化方案(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的不同结合,构成4组数值实验,分别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表温度。实验结果表明:1)在本文的实验中,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优于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采用前者得到的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21℃,而采用后者得到的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63℃。2)HYCOM数值模式很好的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表温度变化及西太平洋暖池空间分布的月变化。特别是实验2(采用COADS数据集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冬春两季平均SST仅比Pathfinder卫星数据集高0.02℃。3)不同的海气通量数据会对模式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对比采用COADS数据集的实验2结果与采用ECMWF数据集的实验4结果可以发现,在模拟区域的西北部,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1℃;在模拟区域的东南部,实验4比实验2的年平均SST高约1℃。两者差的最大值出现在58°N、140°E附近及中国渤海,约为4℃(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4℃)。

  • 标签: 海洋模式 海气通量 海表温度 HYCOM模式
  • 简介:在实验室塑料水槽中,观察了不同盐度条件下星斑川鲽(Platichthysstellatus)幼鱼(10.6±0.27g)的存活率,摄食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将星斑川鲽幼鱼从盐度为32的海水中直接移入低盐水中,在各个盐度下96h后存活率均为100%;经盐度驯化后42d的各组鱼成活率也为100%。盐度0,8,16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高于24和32组;摄食率32时最高,16时最低;饵料转化效率16时最高24时最低,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实验表明低盐度有利于星斑川鲽白化病的康复。

  • 标签: 星斑川鲽 盐度 存活率 摄食 生长
  • 简介:本文通过室内波浪水槽试验,研究底床液化埋置管线垂向受力的影响。试验中,在底床液化与底床未液化两种情况下施加相同的波浪,通过管线同一横截面上布置的两个反向(竖直向上、竖直向下)土压探头,测量管线垂直方向实时受力。结果表明,底床未液化时,两受力曲线都呈周期性变化且完全重合,它们将在同一时间达到最大值(最小值),管线的合力变幅较小;在底床液化时,两受力曲线也呈周期性变化但不完全重合,不会在同一时间达到最大值(最小值),管线的合力变幅较大。这表明在底床液化时,埋置管线在垂直方向上所受合力比未液化时大,可能引起管道的下沉上浮乃至疲劳损坏。

  • 标签: 土体 液化 管线垂向受力 相位滞后 水槽实验
  • 简介:吕祖谦的丧礼思想以大复古礼,剪除陋习为特征。他为浙东义乌士人所撰系列墓志,着意旌扬他们居丧时不食盐酪与治丧时崇正辨异的行为。通过这样一个侧面,可以窥见南宋时期理学精英发起的礼学运动,似乎与士人日常生活中普遍坚守古礼的社会基础之间有着深度关联,这是值得进一步开掘的话题。

  • 标签: 吕祖谦 礼学思想 浙东士人 丧礼表现
  • 简介:面向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五大发展理念,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通过标美国,指出我国海洋经济总量与比重虽均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必须坚持生态和谐与创新发展的理念。本文重点聚焦于我国滨海城市如何在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更好地发挥海洋经济的直接经济贡献,针对海洋经济主要产业门类发展的问题,根据国内外前沿研究进展与优良范例,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八项对策建议:设立具有综合协调力的国家海洋经济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小组;开展海洋水质指标修订与生态修复工程;围填海科学化与生态化可为滨海城市发展继续做出新贡献;尽快实现海洋港口绿色化与效能化;重点打造海洋不可培养微生物作为海洋药物的新源头;进一步提升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与高效海水养殖;注重培育全民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创意,大力打造高端旅游业;我国海洋科研机构要聚焦产业链创新。

  • 标签: 海洋经济 发展战略 对标研究 对策建议
  • 简介:温度是水生生物尤其是贝类生存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探究温度岩扇贝无水保活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本试验进行了温度不同干露条件下岩扇贝存活率、半致死时间(LTd的影响以及温度胁迫岩扇贝幼贝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两项不同的试验。为了探明温度岩扇贝存活率和半致死时间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的岩扇贝(壳长为(397±50)mm)在不同温度(5℃、15℃)、湿度(保湿组、不保湿组)和氧气(充氧组、不充氧组)环境下的生存分析、影响半致死时间的因素效应分析。结果发现低温、保湿、充氧均可以显著提高岩扇叽存活率、半致死时间(P〈0.05),其中温度变化岩扇贝的半致死时间影响最显著,其次时氧气,最后是湿度。在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中,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氧气交互作用显著(P〉0.05),湿度和氧气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这为确定岩扇贝苗种运输时间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探究温度变化岩扇贝幼贝抗氧化系统的响应,试验从低温开始逐渐升温(5℃、10℃、15℃、20℃、25℃),检测岩扇贝幼贝抗氧化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过氧化氢酶活力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显示,岩扇贝幼贝SOD活力在5℃时显著低于其余组SOD活力(P〈0.05),在10℃至25℃间,SOD活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AT活力在5℃至20℃间变化不显著(P〉0.05),在25℃时显著高于其余组CAT活力(P〈0.05);T-AOC水平在15℃时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温度从15℃升高或降低T-AOC活力都会显著下降(P〈0.05),降温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升温(P〈0.05)。这表明高温岩扇贝幼贝组织液中CAT活力有着明显的诱导作用、T-AOC活力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温岩扇贝幼贝组织液中SOD、T-AOC活力有着明显的抑制

  • 标签: 岩扇贝 幼贝 温度 无水保活 抗氧化酶活力
  • 简介:为了比较CO2引起的海水酸化和HCI引起的海水酸化棘皮动物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北方海岸带土著种一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pulcherrimuS)为对象,分析比较了两种海水酸化模式马粪海胆胚胎和骨针发育的影响。根据IPCC2100年海水酸化程度的预测,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自然海水组(pH=806±001)和六个海水酸化处理组(三个CO2处理组和三个HCI处理组)。结果表明:(1)与自然海水组相比,酸化处理组马粪海胆胚胎的卯裂率呈现随海水pH下降而延长的趋势,与HCI酸化处理相比,CO2处理马粪海胆胚胎卯裂率的影响更为严重;(2)两种海水酸化模式下,马粪海胆浮游幼体四腕浮游幼体均出现对称性缺失和骨针外露现象;(3)与自然海水组相比,两种海水酸化模式马粪海胆四腕浮游幼体骨针发育具有不同影响,HCI酸化处理组浮游幼体呈现骨针变短现象,而CO2处理组四腕幼体的骨针则出现变长现象;(4)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海水酸化可影响马粪海胆浮游幼体骨针的钙化结构,当海水△pH=0.5时,CO2处理组马粪海胆浮游幼体骨针的腐蚀程度要比HCI处理组更为严重。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的海水酸化模式马粪海胆胚胎和骨针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强酸(HCI)引起的海水酸化而言,CO2引起的海水酸化马粪海目旦的影响可为严蕈。

  • 标签: 海水酸化 马粪海胆 胚胎发育 浮游幼体 骨针发育
  • 简介:大气垂直折光是影响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视线距离地面较高时,在有利观测时段进行垂直角观测(中午),并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可有效减弱大气折光影响。而在沙漠戈壁滩等干旱环境下这两种条件难于实现。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结合某测区高程导线的观测数据探讨了减弱折光影响的一种改进的平差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三角高程测量 平差模型 大气改正 折光误差
  • 简介:鄱阳湖是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大型连河浅水湖泊。洪水期最高水位(圩堤外)面积达3210.22km~2,容积为252亿立方米,居全国各淡水湖之首。鄱阳湖汇集了江西省境内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之水,构成了完整的鄱

  • 标签: 湖泊流域 鄱阳湖 地图集 制图理论 制图区域 邻近地区
  • 简介:本文采用MIKE21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的潮流形态和含沙量,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围填海工程后辐射沙脊群海域的潮流和含沙量变化。结果显示工程潮流和含沙量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工程区附近。围填海工程使原本以弶港为中心呈扇形辐聚、辐散的潮流格局有所改变,形成东沙岛西侧南北向和高泥岛南侧东西向的两条潮流通道,并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条子泥南北两侧的水体。工程后含沙量的变化与平均流速的变化基本一致,在流速变大的东沙岛西北侧和高泥岛南侧海域,含沙量显著升高;在流速变小的条子泥南北两侧、东沙岛东侧及西南侧,含沙量显著降低。

  • 标签: 辐射沙脊 围填海 潮流 含沙量 数值模型
  • 简介:污损生物是影响贝类养殖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污损生物不仅附着在养殖网笼上,而且也大量附着在养殖生物的贝壳上。大部分污损生物是滤食性捕食者,这些污损生物与养殖生物竞争食物,氧气与空间导致贝类生长速度减慢,死亡率提高。本实验以大亚湾养殖网笼里的珍珠贝及附着的污损生物为对象,研究有污损生物附着的珍珠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珍珠贝在滤食,耗氧及排泄上的差异,同时网笼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优势种的滤食,呼吸及排泄也进行了测定,用以说明污损生物养殖生物滤食,耗氧和排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污损附着的珍珠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珍珠贝在滤食率,耗氧率和氮磷排泄率上存在明显差异,有污损附着的珍珠贝的滤食率,NH4-N和PO4-P的排泄率要高于没有污损附着的珍珠贝。同时在网笼上附着的优势污损生物的滤食,耗氧和排泄也不容忽视,他们食物的滤食,溶氧的消耗及氮磷排泄的贡献也很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还是附着在网笼上的污损生物与养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及氧气的竞争,污损生物水中氮、磷浓度的提高贡献也很大,因此在养殖中,污损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

  • 标签: 珍珠贝 污损生物 氧消耗率 滤食率 氨排泄率 磷排泄率
  • 简介:污损生物是影响贝类养殖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的污损生物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存活。大部分污损生物是滤食性捕食者,这些污损生物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竞争食物与空间导致贝类生长速度减慢。本实验主要研究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摄食及排泄上的差异,用以说明污损生物养殖生物摄食及排泄的影响。本研究chlorophylla和TPM的吸收速率进行了测定,NH4-N,NO2-N,NO3-N,PO4-P的排泄速率进行了测定,摄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种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对浮游植物及颗粒物的吸收速率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1)。在氨及亚硝态氮排泄速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两者吸收NO3-N,且吸收速率无差异。通过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的鉴定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要高于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且摄食种类有重叠。同一类的某些浮游植物,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的摄食要高于干净扇贝。本研究结果表明,污损生物浮游植物的摄食及水中氨氮浓度的提高贡献很大,与养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竞争。

  • 标签: 扇贝 华贵栉孔扇贝 污损生物 食物吸收 营养盐释放
  • 简介:为研究盐度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生长及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同盐度(0~30)环境下养殖的脊尾白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各盐度组脊尾白虾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15、20盐度组脊尾白虾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肌肉的水分和粗脂肪随环境盐度升高出现显著下降(P<0.05),而粗蛋白含量随环境盐度升高而升高(P<0.05);粗灰分含量随盐度升高有一定的上升趋势;脊尾白虾肌肉粗蛋白含量在盐度15时为18.02,显著高于0~10盐度组(P<0.05),与盐度20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各盐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风味氨基酸总量,15~30盐度组显著高于0~10盐度组(P<0.05),且盐度组15~30之间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因此,脊尾白虾淡化养殖最低盐度应该保持在15以上,以保证其风味。

  • 标签: 盐度 脊尾白虾 存活率 特定生长率 营养成分
  • 简介:以卤虫无节幼体(36h)和成虫(16d)为例,在温度为15±3℃、盐度为30的条件下,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Cu2+、Mn2+和Zn2+卤虫的无节幼体和成虫的单一毒性效应;在此基础上,以卤虫卤虫无节幼体(36h)为例,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通过等毒性溶液法,研究了Cu2+、Mn2+和Zn2+卤虫的联合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卤虫无节幼体三种金属离子的耐受能力均高于成虫,Cu2+﹑Mn2+和Zn2+的48hLC50分别是4.0、27.19和115.95mg/L,而成虫Cu2+﹑Mn2+和Zn2+的48hLC50仅为1.31、6.86和34.23mg/L;且两个时期的卤虫,三种金属离子毒性由强至弱均为Cu2+>Mn2+>Zn2+;三种重金属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成虫的安全浓度(SC)分别是0.4、2.72、11.6、0.13、0.69和3.42mg/L。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Mn、Cu-Zn和Mn-Zn均卤虫无节幼体表现为拮抗作用。

  • 标签: 卤虫 重金属离子 单一和联合毒性 急性毒性
  • 简介:本文利用实验室波浪水槽观测规则长波风浪的影响。谱分析显示,较之纯风浪谱,除己被广泛关注的长波抑制风浪这一现象外,当长波波陡较小,且频率远离风浪峰频时,长波还使得风浪谱向低频移动。本文利用Longuet—Higgins&Stewart(1960)理论,并考虑到风浪破碎的约束,计算了规则长波的存在对风浪谱的影响,发现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这一工作表明,当长波波陡小且频率远离风浪峰频时,长波短波的二阶调制及其引起的破碎加强可能是长波影响风浪的主要机制。

  • 标签: 风浪 涌浪 长-短波相互作用
  • 简介:本文利用实验室波浪水槽观测规则长波风浪的影响。谱分析显示,较之纯风浪谱,除已被广泛关注的长波抑制风浪这一现象外,当长波波陡较小,且频率远离风浪峰频时,长波还使得风浪谱向低频移动。本文利用Longuet-Higgins&Stewart(1960)理论,并考虑到风浪破碎的约束,计算了规则长波的存在对风浪谱的影响,发现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这一工作表明,当长波波陡小且频率远离风浪峰频时,长波短波的二阶调制及其引起的破碎加强可能是长波影响风浪的主要机制。

  • 标签: 风浪 涌浪 长-短波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