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介绍了WeatherCentral和Micaps系统主要功能,分析了WeatherCentral系统对Micaps数据应用,从Micaps各类数据格式、数据转换以及Live播出图形等多个方面来说明Micaps数据和WeatherCentral无缝隙结合,进一步探讨了WeatherCentral在气象影视节目制作中对气象数据应用优越性.同时对Micaps数据资料和WeatherCentral做了本地化开发,并且制作了本地化节目模板,极大地提高了日常节目制作效率.

  • 标签: Weathercentral MICAPS 气象资料
  • 简介:辽宁局地分析和预报系统(LiaoNingLocalAnalysisandPredictionSystem,LNLAPS)经本地移植后,可以融合T639预报场、高空探测、自动气象站、风云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输出空间分辨率为3km×3km分析场。本文主要介绍了LNLAPS基本框架和设计原理,同时针对2013年8月16日辽宁省抚顺地区一次暴雨过程,探讨LNLAPS产品适用性。结果表明:LNLAPS融合多源观测资料后输出分析场可以识别对流系统中小尺度特征,且有助于订正数值模式预报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环境中存在极强上升运动,伴随充足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可以指示抚顺市清原县特大暴雨过程发生,且云微观特征和雷达回波特征也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此次暴雨过程极端性。

  • 标签: LAPS 物理量 多普勒雷达 卫星
  • 简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和科技快速发展,天气类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关注,研究天气类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和关注情况,可以更好地引导受众和促使气象部门提供具有更针对性气象服务,促进气象事业快速发展。媒介对天气类新闻报道特别关注和受众自身价值追求等原因,造成了受众对天气类新闻报道期待,这些期待意识是不可小觑。气象部门应该发挥好党“喉舌”作用,引导受众对天气类新闻报道期待意识向正确方向发展,同时也可以推动气象部门宣传机制不断完善。

  • 标签: 天气类 新闻报道 新闻媒介 受众 期待意识 机制
  • 简介:利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13年4月29日西昌一次降雹过程进行催化数值模拟,根据碘化银催化时间、催化高度、催化用量和催化方式开展一系列防雹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催化时间、催化剂量、催化位置及催化方式,可以达到最佳防雹效果;通过对催化例和未催化例冰雹形成机制对比分析得出,在播撒碘化银后,激发了"有利竞争",雹块不能长大;霰胚减少及冰雹碰并云水减少,导致降雹减少。

  • 标签: 人工防雹 AG I 催化试验 数值模拟
  • 简介:为了了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ECMWF)数值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预报性能,提高订正技巧,本文应用风险评分(ThreatScore,TS)、预报偏差(BIAS)和去除随机事件后公平T评分(EquitableThreatScore,ETS)及真实技巧评分(TrueSkillStatistic,TSS)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安徽省ECMWF数值模式降水场预报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ECMWF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预报性能总体较稳定,年际变化幅度较小。安徽省降水预报ETS评分总体呈南高北低空间分布特征,所有气象站降水均存在预报过度现象。降水预报分级检验表明,小雨量级降水预报评分明显高于其他量级降水,但预报偏差较大,预报过度现象严重;ECMWF模式对72h时效内暴雨量级降水预报技巧较小,对于72h时效后暴雨量级降水基本没有预报能力。季节降水预报检验表明,春季、秋季和冬季48h时效内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8%以上,订正空间较小;夏季各时效及春季、秋季和冬季168h时效以上降水预报空报率超过60%,可以适度订正;秋季较其他季节降水预报漏报率略高,尤其是120h时效以上降水预报需关注。四季均存在降水预报过度现象,尤以夏季最突出。ECMWF模式对安徽省降水量为01—07mm格点降水预报空报率较高,订正后可以明显提升预报技巧,但增加了一定漏报风险。

  • 标签: ECMWF模式 检验 降水 TS评分 ETS评分 预报偏差
  • 简介:为分析气温随海拔高度分布规律,在四明山区域不同海拔高度代表性地段设置5个气象站,经连续8a对比观测,得出如下结果:1)四明山区域年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直减率为0.51℃/100m;夏季直减率最大,春季和秋季直减率较大,冬季直减率最小。2)四明山区域平均气温直减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最大直减率出现在下午17时,最小直减率出现在早晨5—6时,直减率变化上升速率较下降速率快。3)四明山区域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随海拔高度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相似,但平均最高气温直减率较平均气温大,平均最低气温直减率较平均气温小。4)日平均气温≥0℃、≥5℃和≥10℃积温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海拔升高变化十分明显,且成二次曲线性下降显著。

  • 标签: 气温 直减率 积温 垂直变化 四明山区域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ECMWF、ECMWF_THIN、T639及宁夏WRF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对2015年10月30日—11月2日宁夏首场冷涡降雪天气过程数值模式预报性能及其相伴复杂天气可预报性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依据700hPa相对湿度≥90%和比湿≥2g·kg-1、850hPa温度迅速降至冰点以下、2m和地面气温降至1℃以下、200hPa和700hPa偏北风速分别达40m·s-1和20m·s-1、雪后天气转为晴到少云、地面偏南风〈4m·s-1且相对湿度≥90%、大气层结稳定等模式预报结果,可提前对低涡和切变线引发降雪、大风降温、雪后大雾以及积雪、道路结冰等复杂天气作出较为准确预报。根据低涡所经区域厚湿层、水汽辐合及垂直上升运动等大值区和各家模式预报较大降水重叠区域对强降雪区域及强度进行有效订正,但由于预报员对各家模式一致性预报误差认识和订正能力有限,使得对强降雪中心、降雪减弱时局地强降雪以及区域大雾等天气精细化预报能力较差。

  • 标签: 冷涡降雪 复杂天气 预报偏差 可预报性
  • 简介: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下陕西气象档案数据管理与应用工作面临挑战,从气象档案数据存储管理、开放共享、平台研发、安全防范系统构建、人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在大数据时代下做好陕西气象档案数据管理与应用方法和思路。

  • 标签: 大数据 气象档案数据 管理与应用
  • 简介:陕西省气象信息服务系统以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作为数据源,采用B/S模式开发,实现了气象要素检索下载、温度、降水量曲线绘制、气温色斑图显示等功能。应用实践表明,以CIMISS作为数据源,解决了气象信息数据源不统一问题,且可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基础气象数据服务产品。

  • 标签: CIMISS B/S 陕西 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 简介:印度能源以及气候政策将对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格局有很大影响,也将对巴黎气候大会后全球气候合作成败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加清楚了解印度能源和气候政策动态和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印度能源发展现状和与能源相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其次整理并介绍"新政策情景"下印度未来能源供需情况和能源政策主要内容,最后文章在搜集整理印度国内外学者对气候政策评述基础上,总结了巴黎气候大会前后印度气候政策主要变化。文章在对印度政策以及中印对比分析基础上对印度气候政策未来提出了评论和展望。

  • 标签: 能源政策 气候政策 能源安全 印度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和新型监测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3—14日华北飑线过程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等特征。结果表明:(1)"0613"飑线过程发生在"上干下湿"水汽垂直分布环境条件下;在蒙古冷涡影响背景下,河套地区生成对流云团在前倾结构700hPa与850hPa冷式切变线之间发展合并,形成有组织飑线系统。(2)在强盛阶段,飑线具有明显弱回波通道,飑线西段为偏西风与偏东风形成气旋式切变,东段为强反气旋式切变;弓形回波顶点处风向、风速辐合显著,飑线内部后侧倾斜向下入流急流将中层高动能干冷空气向地面引导,加强了对流风暴下沉运动,并与后侧倾斜向下冷空气入流共同作用加强了飑线前侧气压梯度,是地面大风形成主要原因。(3)飑线前部低压暖区生成对流云泡在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附近发展合并形成超级单体风暴,其后侧中高层入流将高动能干冷空气向地面引导,促使地面出流及风暴前沿辐合抬升运动增强,使得超级单体风暴生命维持较长,是山西长治大冰雹持续近4h主要原因。(4)同一飑线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垂直结构、移速及带来强天气有明显差异。(5)自动站极大风速切变线生成较雷暴大风带出现提前30~40min,这对飑线大风预警有指示意义。

  • 标签: 冰雹大风 超级单体风暴 飑线系统
  • 简介:采用年最大值法(AM)及超阈值峰量法(POT)分别构建基于0.5°×0.5°网格全国地面日降水极值序列,建立基于广义极值分布(GEV)和广义帕累托分布(GPD)降水极值统计模型,通过K-S检验评估模型拟合效果,研究全国日降水极值统计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提出适用于不同地区极端日降水极值分布模型与阈值选取标准,结果表明:(1)POT序列比AM序列更符合降水极值序列要求;(2)为便于比较并提高模型拟合效果,POT序列阈值由百分位数法确定效果较好;(3)阈值方案优选结果在空间分布上与中国干湿区域划分有很好相关性,在湿润地区宜将第90~94百分位数作为阈值,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宜将第94~97百分位数作为阈值,在干旱地区则使用第97~99百分位数较为合适。

  • 标签: 极端降水事件 广义极值分布 广义帕累托分布 K-S检验 阈值
  • 简介:利用多普勒雷达和4DVAR反演0.5-5.0km中低层风场资料及地面、高空、区域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资料,对2016年6月8日秦皇岛地区一次致灾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风暴生成和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讨了多单体风暴短临预警.结果表明:上干冷、下暖湿层结条件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地面辐合线和露点锋是秦皇岛地区此次强对流天气触发机制,区域自动气象站风场和温度突变对风暴单体出流阵风锋具有指示作用.当风暴加强为超级单体并与阵风锋接近时,在超级单体中低层(0.5-5.0km),出流与入流形成辐合上升运动位于回波强度为15-30dBz边缘区域,而低层较强回波区域多为下沉气流,上升和下沉运动分离确保了超级单体可以维持长时间发展,出现传播运动;出流阵风锋远离成熟风暴单体后侧,在其后侧约15.0-20.0km处触发生成新对流单体,导致对流系统后向传播运动.通过传播运动矢量方向估算可以提前预判风暴单体发展区域,预警时效可以提前30min,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密度持续大于4g·m-3对2-5cm大冰雹预报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 标签: 4DVAR 超级单体 阵风锋 后向传播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密度
  • 简介:当今社会电视艺术空前繁荣,电视节目种类繁多,精彩纷呈.而快速发展气象影视节目也以其多彩形式、丰富内容、全新天气资讯服务着广大电视观众,因此在我们电视荧屏上牢牢占据了-席之地.作为气象节目主持人,所具备综合素养就是练就扎实播音主持基本功,具备丰富专业气象知识,不断扩充自身知识架构,还要具备个性化主持风格.如此才能把握好节目定位,了解观众所需,同时赋予节目更多气象科普内涵.

  • 标签: 气象节目 主持人 个人风格
  • 简介:在气象资料应用中,常常需用到等值线绘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网格重心生成矩形网格等值线算法。该算法通过设计搜索追踪顺序,引入重心点分析每个网格,合理避免了传统等值线追踪算法起始点选取困难、网格出口边判断复杂问题,不仅可确保等值线唯一性,而且更真实地反应等值线整体逐渐变化特征,此外,每条等值线增加等值点可为后续光滑提供更多控制点。最后通过示例说明了本文算法可行性,可扩展性,能在气象雷达、数值预报、站点数据等中应用。

  • 标签: 等值线 网格数据 重心追踪
  • 简介:利用淮南气候环境综合试验站2015年1月云雷达观测资料,对淮南地区冬季云宏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淮南地区冬季云云底高度在0.21~11.0km,其中0.5km和2.0km高度云底出现频率最高,分别占全部云系16.7%和11.3%;云顶分布在0.36~11.3km,其中5.0km和5.5km处云顶出现频率最高,分别占全部云系9.25%和10.0%。云层厚度为0.1~8.3km,73.4%云层厚度在2.0km范围内。(2)低云、中云、高云分别占全部云系44.0%、29.4%和26.6%,平均厚度分别为2.4km、0.8km和0.6km。(3)该地区冬季总云量较少,为13.7%~21.8%。单层云出现频率占总云量45.2%~77.8%,多层云出现频率随着层数增加而减小。

  • 标签: 淮南 云雷达 冬季云 宏观特征
  • 简介:采用四川省115个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各站历年各季Z干旱指数,根据Z指数旱涝等级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7个等级,参考过去四川省干旱灾害灾情记录,研究Z指数在四川适用性,并用多种统计方法研究四川干旱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Z指数在四川各季干旱监测中表现均较好,在四川有较好适用性。四川干旱可划分为6个空间型,其中四川盆地西部区、东部区、南部区、中部区干旱程度加强,而川西高原区和川西南山地区干旱程度减弱;四川盆地东部区出现干旱频率最高,而盆地西部区和南部区出现干旱频率最低。四川盆地西部区、东部区和川西高原区较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夏季,而盆地南部区、中部区和川西南山地区较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冬季。各分区干旱变化周期不同,盆地西部区具有3~4a振荡周期;盆地东部区振荡周期为6~7a;盆地南部区具有3~4a和14~16a振荡周期;川西高原区具有4~5a和8a左右振荡周期;盆地中部区振荡周期为7~8a;川西南山地区振荡周期为2~3a。

  • 标签: 四川干旱 Z指数 空间分型 适用性
  • 简介:利用内蒙古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监测资料,对2012年7月20-21日河套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贝加尔湖冷涡、低空切变线及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形成;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西偏北,其外围偏南气流为河套地区提供了充足水汽输送;高空急流加强东移为地面倒槽加强和维持提供了动力条件;副热带高压特征线与500hPa槽线、低空切变线位置关系与暴雨开始、结束时间关系密切,而雨带分布则与切变线及低空最大风速带之间关系密切.

  • 标签: 副热带高压 高低空耦合 上升运动 暴雨
  • 简介:利用1971—2015年云南省124个气象台站雨季开始日期、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PC热带太平洋海温指数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云南雨季开始期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前期热带太平洋海温关系。结果表明:(1)云南雨季主要从东、南、西3个方向呈半包围态势向西北腹地推进,具有明显季风交汇区特征;(2)前期热带太平洋海温对云南雨季开始期第一空间分布模态(全区一致型)影响显著,即除了雨季开始最早滇西北、滇西、滇东北和滇东南等少数边缘地区,云南大部分区域雨季开始期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前期3—4月Ni1o3.4指数相关性最好;(3)云南雨季开始期对前期3—4月Ni1o3.4指数响应具有非对称性,对暖事件响应大于对冷事件响应;(4)前期热带太平洋海温主要通过影响低纬Walker环流和季风系统进而影响云南雨季开始。

  • 标签: 季风交汇区 云南雨季开始期 热带太平洋海温
  • 简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其强度和范围都不断增大,这不但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损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诸多深远不利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干旱监测、预测、评估和决策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以气象干旱为对象,对常用气象干旱指标在中国时空适应性进行了系统总结。首先,从指数计算原理及考虑要素角度回顾了国内常用干旱指数及其特点,这些指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考虑单一因子干旱指标,另一类是考虑多要素干旱指标。其次,系统归纳了这些干旱指数在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季节适应性,阐述了对现有干旱指数进一步修正、改进及其应用效果,并对影响干旱指数适应性主要因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目前干旱研究领域存在争议问题,探讨今后在气象干旱监测指标及其适应性研究中应重点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及发展趋势。

  • 标签: 干旱 气象干旱指数 监测预测 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