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前急救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出诊接回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前采取的急救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选23例,对照组使用前基本急救方法,实验组使用前综合急救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前综合急救方法治疗效果较好,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院前急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注射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120急救的急性酒精中毒共济失调期、昏睡昏迷期的患者分为纳洛酮注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120急救开始至急性酒精中毒清醒时间。结果急性酒精中毒共济失调期、昏睡昏迷期的患者纳洛酮注射治疗组急性酒精中毒清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前急救及早注射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有明显的催醒作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纳洛酮 酒精中毒
  • 简介: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7-10月接诊的120例前急救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急救患者进行科学、恰当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院前急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前应急医疗投诉纠纷的精细化措施。方法采用对2009年—2015年在120急救科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资料收集,进行调查法、矛盾分析法、量化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综合反映我科在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方面得到持续改进提升,2010年—2015年投诉下降百分比反映医疗投诉显著下降,2015年较2009年下降百分比达87.1%,医患矛盾明显降低。结论本精细化措施研究提出的整体改进,系统配套的前应急医疗应对措施体系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实用,易掌握,易推广。

  • 标签: 院前应急 精细化 探讨
  • 简介:盐碱地改良研究(蒙草)坐落在五原县隆兴昌镇八里桥“万亩农业示范园区”蒙草研发基地,研究占地158亩,其中大田实验地152亩;有土地立体利用,上面光伏发电(已并国家电网),下面种植生产实验区64亩;有占地6亩的智能育苗温室一座;有设施齐全,建筑面积840m2的实验楼一座。有设备齐全的化验室,可检测土样PH值、

  • 标签: 盐碱地改良 研究院 农业示范园区 大田实验 国家电网 光伏发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前急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在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4例患者,甲组患者实施前急诊,而乙组患者不实施前急诊,对比甲乙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前急诊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治疗有效率高,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减少了患者死亡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院前急诊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我院营养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上报的45例营养类药物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ADR中,男24例,女21例,60岁以上有13例,构成比最大,占28.89%;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联合用药比例较高,药物种类以氨基酸类、脂肪乳类、维生素类为主。不良反应累及呼吸、神经及消化、皮肤等系统。结论营养类药物不良反应与个体差异、给药途径等因素有关,应加强用药监护,促进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营养类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乡镇卫生的基础条件差,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事实。临床实验室里几乎没有相关的镜检设备设施,工具几乎还是二十世纪初的装备,更有甚者还用八十年代的。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对乡镇一级卫生加大投入力度,但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现在乡镇卫生也只能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基层的检验工作人员工作相当被动,但在这样不利环境中,如何能利用有限的条件通过自身经验努力给基层医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我作为一个在最基层乡镇卫生工作二十年医务人员工作者思考问题。在此谈谈平常工作中本人利用涂片染色镜检技术在我乡镇卫生的应用,通过微观世界查出了常见病病因,协助临床诊断疾病,提高乡镇医院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涂片染色镜检技术 乡镇卫生院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不同前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先转移后治疗,观察组采用先治疗后转移,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竭确诊后,需要先给予患者治疗,然后进行转移,从而有效地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该种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院前急救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至今,由于新生人口的减少及人们寿命的加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突出。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较大,有部分儿女无时间照顾父母,促使养老的开设逐年增加。目前,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势于一体的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到2016年底,我国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达到了68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超过30张,完成了“十二五”时期养老床位建设目标,应当说成就巨大,但同时也要看到,养老机构床位数量虽然已经达标,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文章重点分析了养老当下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总趋势,仅供参考。

  • 标签: 养老院 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前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接收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前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现场抢救无效死亡4例,转运途中死亡1例,其余59例患者成功送至医院接收专科治疗,抢救成功率为92.19%(59/64)。结论强化急救护理队伍建设、实施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合理配置急救资源可有效提升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前急救护理成功率。

  • 标签: 多发性创伤 院前急救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促进妇幼保健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保健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成为发展趋势。而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简单总结出妇幼保健构建医德医风档案的重要性,并进一步阐述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形式、内容范围、管理要求等,进一步说明构建医德医风档案在医德医风建设中的作用,为妇幼保健的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妇幼保健院 构建医德医风档案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电力设计电网项目的前期工作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目标控制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对该课题展开了研究,并就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难点做出了探讨,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 标签: 电力设计院 电网项目 前期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消毒湿巾在血透室感控制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以本院正在使用的26台血液透析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26台血液透析机在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表面擦拭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血液透析机常规含氯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给予研究组血液透析机消毒湿巾进行表面擦拭,观察并比较两种表面擦拭方法的擦拭效果,以此来评析消毒湿巾在血透室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后发现,两种表面擦拭方法在对血透机表面上的擦拭效果都能有效的将血液透析机上的细菌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血透机旁路接头表面的擦拭效果,研究组仪器的擦拭效果远远要优于对照组的,且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此外,从护理人员的依从性上来看,研究组也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即P<0.05。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可知,虽然常规含氯消毒液也能够对血液透析机进行有效擦拭,消毒湿巾对血透室的感染控制所发挥的作用更显著。

  • 标签: 消毒湿巾 血透室 感染控制 作用
  • 简介:社区养老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是构建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研究发现,政策法规供给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社区养老发展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等因素是制约社区养老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服务的主要原因。为促进社区养老有效参与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供给,必须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发展的规范性政策体系和支持性政策体系;加强专业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探索多元融资模式和经营模式,提高社区养老的市场化程度;完善社会支持机制,提高社区养老的社会化程度。

  • 标签: 社区养老院 医养融合 制约因素 参与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灾难事件中批量伤员前检伤分类的方法与应用。方法设计制作适合前使用的检伤分类识别卡,开展检伤分类“START分类法”的规范化培训并通过演练检验使用效果。结果在2015年10月21日举行的“常防-2015(Z02)古里镇消除空袭后果综合演练”的现场急救科目演练中取得了良好效果,“START分类法”与新型检伤分类腕带都得到了成功应用。结论掌握“START”快速检伤分类法、使用合适的标记卡并进行实战化演练,在应对灾难事件中可能出现批量伤员的状况时有着十分积极与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灾难事件 医疗救援 检伤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乡村卫生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卫生近期接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上加强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93.5%和对照组78.3%比较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乡村卫生临床中较为常见,有机磷农药不但对人体危害较大,且不容易解毒,对中毒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基层卫生广泛推广。

  • 标签: 乡村卫生院 有机磷农药 农药中毒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