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酮体代谢在心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能量供应和心脏重构方面。在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状态下,酮体成为心脏的重要能量来源,对维持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酮体代谢的机制和作用,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基于酮体代谢的治疗策略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方向,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然而,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酮体代谢 心脏功能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生理盐水与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PICU 2018年1~5月使用PICC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封管,观察组采用2.5 U/ml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比较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变化、堵管情况、静脉炎、穿刺点渗血、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拔针后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穿刺点渗血率、静脉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5 U/ml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能够降低PICC的堵管率,延长留置针时间,且不会增加患儿的出血风险,效果较好。

  • 标签: 生理盐水 肝素生理盐水 新生儿 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价,并对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末端潜伏期测定,同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神经症状总评分减少,测得神经传导速度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生理导管四种可沥滤物:硫酸钡,颜料黄53,颜料棕24和二氧化钛的含量。经方法验证,该方法校准曲线线性良好,线性范围达4~6个数量级;检出限极低,小于0.1μg/mL;回收率达到95%~103%;实验室内检测变异系数小于3%。该方法可同步测量多种超低痕量金属元素,大大减少了样品预处理和样品使用量,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电生理导管 ICP 曲线线性 试验方法 变异系数 痕量金属
  • 简介:目的:采用电生理的研究方法,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3组:空白组10只(只切除椎板,暴露脊髓硬脊膜);SCI组10只;SCI术后细胞移植组10只;从以上三组大鼠随机抽取8只于细胞移植后1d、7d、14d、21d、30d、60d进行SEP(皮层体感诱发电位)、MEP(运动诱发电位)等生理检测技术,并观察大鼠的运动评分恢复程度。结果细胞移植4d后,大鼠饮食和活动开始增加;后肢变化过程如下:损伤后1~4d损伤侧后肢迟缓性瘫痪,拖地行走,损伤对侧后肢由损伤初期的运动减弱逐渐恢复,损伤后5~9d损伤侧后肢痉挛性瘫痪;10~14d损伤侧下肢恢复少量活动,损伤对侧后肢恢复至较损伤前稍弱的状态;15~21d损伤侧后肢活动能力较之前有明显改善,至30d损伤侧后肢活动能力及肌张力恢复程度最明显,30d以后无更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发现损伤处诱导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行为学观察发现细胞移植改善了损伤大鼠运动能力。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BDNF基因修饰后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再生及部分传导功能恢复。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DNF基因 脊髓损伤 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应用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休克疗法对血清指标及生理特征的评价。方法:从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100例实施研究,选取时间2018年2月-2021年2月,用抽签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单一组、联合组,每组50例;单一组使用齐拉西酮疗法,联合组使用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二组患者的血清指标及生理特征。结果:联合组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指标均比单一组高(P<0.05);联合组生理特征指标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法时,能够较好改善生理特征及血清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优异。

  • 标签: 电生理特征 血清指标 无抽搐电休克 齐拉西酮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颅底CT重建联合神经生理的应用对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患者均实施经皮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通过颅底CT重建与神经生理进行卵圆孔测试定位,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本次手术经过1-2次的调整,均顺利定位卵圆孔,穿刺成功。组间对比,术后2d、7d、1m以及2m完全好转率不断提升,且比较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颅底CT重建 神经电生理 卵圆孔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及探讨房室结双径路合并间歇性 C型预激综合征时心电图表现及治疗。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主要回顾了一例患有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合并间歇性 C型预激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在食道生理检查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情况,并进行研究与分析。 结果 经过食道生理检查,患者所患疾病为窦性心律、房室结双径路、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C型)。随后进行心内生理和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论 进行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合并间歇性 C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检查时,需要行食道生理甚至心内生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 标签: 房室结双径路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前臂内侧皮神经桥接至尺神经深支的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的早中期生理恢复情况。方法自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们收治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40例,其中20例行健侧颈7神经根通过带蒂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桥接同时修复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深支(实验组),20例行健侧颈7神经根通过带蒂尺神经桥接修复正中神经(对照组)。行肌电图检查评估疗效,获得患侧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背侧骨间肌的神经生理早期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9~30个月,平均24.9个月。对照组4例患者可于拇短展肌记录到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MUP),募集相少量,其中1例患者还可于拇短展肌记录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所有患者均未能在小指展肌及背侧骨间肌记录到MUP。实验组5例患者可于拇短展肌记录到少量MUP,其中2例患者还可于拇短展肌记录到CMAP;5例患者可于小指展肌记录到少量MUP,2例患者可于背侧骨间肌记录到少量MUP,1例患者可于小指展肌及背侧骨间肌记录到CMAP。两组患者患肢肌电图检测结果中小指展肌的MUP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桡侧腕屈肌及拇长屈肌的CMAP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臂内侧皮神经桥接至尺神经深支的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在不影响正中神经恢复的前提下,从神经生理角度证实该术式使全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患者更多的手内肌功能得到了早期恢复。

  • 标签: 臂丛 神经移位 健侧颈7神经根 前臂内侧皮神经 尺神经深支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神经生理以及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神经生理情况、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神经生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遵医嘱行为、神经生理评分比较上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评分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结论 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神经生理以及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效果显著。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加,我国电力能源所能够输送到的地区也在不断增长,而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窃已经成为一种阻碍我国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十分重要的干扰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电力公司的相关运营人员也随之发展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反窃技术,以求能够满足当下我国社会对于电力行业平稳运行的要求。

  • 标签: 用电监察 窃电 反窃电 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电力企业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电网建设得到普及,但用电检查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窃行为,所以需不断加强反窃技术的应用,并科学合理管理违法行为。本文重点论述了用电检查的窃和反窃技术。

  • 标签: 用电检查 窃电 反窃电技术
  • 简介:摘要:电力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以获取电力系统的状态信息和负荷状况。窃技术则是将监测到的数据反过来分析,并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推断出电力系统的隐藏信息或未知参数。电力监测技术与反窃技术的研究帮助深入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特性,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优化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 标签: 用电监察 窃电模式 反窃电技术
  • 简介:摘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电力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窃与反窃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浅谈了加强对窃与反窃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造成窃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深入探讨了窃技术与反窃技术。

  • 标签: 窃电与反窃电技术 用电监察 非法窃电
  • 简介:摘要窃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和损害了供电企业经济利益,虽然已从多方面加强了防窃措施,但由于窃手段层出不穷,窃技术不断升级,给反窃电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分析窃现象及原因,研究预防和遏制对策,提高反窃电工作的能力。

  • 标签: 窃电技术分析 反窃电 对策
  • 简介: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但是,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由于不具备完善的监理机制,导致工作问题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系统的用电监察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在用电监察工作,反窃是监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篇文章主要就两者在用电监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当前我国电力部门在用电检测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 标签: 用电监察 窃电 防窃电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电力事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是我国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电力企业对用电监管力度不够以及用户合法用电意识不强导致窃现象频发,损害了供电企业的利益。严重影响我国用电系统的良性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用电监察与反窃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更加稳定。?

  • 标签: 用电监察 窃电 反窃电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増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窃问题比往更为严重。窃不只给电力行业带来严重影响,还会对经济秩序造成影响。此外,窃现象还容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电气火灾,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窃行为己严重地影响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双重利益。同时,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窃水平逐渐增高,窃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造成窃行为的隐蔽性不断增强,在技术人员检查的过程很难被发现。该现象导致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严重受到阻碍,所以,要不断加强对于反窃技术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用电检查与反窃技术进行分析。

  • 标签: 用电检查 窃电技术 反窃电策略
  • 简介:摘要现代化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电能。如果没有,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做什么。电力企业为了保证供电过程的安全、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为用电单位和个人提供装表和接电服务,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逐步实现一户一表。虽然地方政府在遏制窃行为上加大了监管力度,以保证民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安全、及时用电。但是,个人以及企业在用电过程的偷电和漏电现象依然很普遍,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供电活动和服务质量。

  • 标签: 用电监察 窃电 反窃电技术
  • 简介:摘要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电力的不断发展,窃技术随着科技发达越来越先进化及隐蔽化,给用电监察工作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不仅仅造成电力资源的流失,损害电力企业利润,还给电力系统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反窃电工作是一项艰巨又迫切的任务。本文针对目前用电监察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强化措施,以促进用电监察工作的成效,及时发现窃行为,保证给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本文对用电监察与反窃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