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10月24日,江苏无锡灵山梵宫圣坛内,赞叹如潮。这是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开幕式现场。现场观众们发自内心的赞叹致意,出自于对一位尼泊尔歌唱家的空灵妙。琼英·卓玛,这位来自佛陀故乡的藏族歌者,用一首《释迦牟尼心咒》供养着与会的僧俗弟子。

  • 标签: 歌者 心灵 大众 音声 世界佛教论坛 现场观众
  • 简介:善与美的深夜对话宏亮有一个习惯,无论多忙、多晚回家,常常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和电脑,读上一段自己感觉能量超强的性灵文字,上传到“喜马拉雅FM”的“心灵之缘”上,才能安心睡去:因为他知道,他的这一段不长的语音,牵动了太多生命的讯息与能量。对许多他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来说,或许是一夜好梦的抚慰,或许是让沮丧无力者前行的耳语,甚至是心与心之间,透过音域,对于善与美的深夜对话。

  • 标签: 心灵 主持人 道场 音声 央视 声音
  • 简介:作为一个音乐发烧友,我听过无数好声音,而且似乎长了两只“国际耳朵”,“胃口”很大。从典雅微妙的中国民族音乐到气势磅礴的西洋交响乐,从小提琴、钢琴到教堂里的大型管风琴,从华丽高亢的歌剧到细腻柔美的昆曲,从港台流行天王到欧美摇滚说唱,只要质量纯正,风味地道,都能陶醉其中。

  • 标签: 柏林禅寺 中国民族音乐 佛性 唤醒 发烧友 交响乐
  • 简介:北魏时期是道教改革和道乐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期间道乐史料集中于北天师道领袖寇谦之。由于以往学术界在史料挖掘研究上未臻佳境,致使对寇氏的评价失之拔高。本文基于两种重要原始资料的整理研究,对寇氏在道乐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提出新的认识和评价。

  • 标签: 道教音乐 历史资料 北魏 寇谦之
  • 简介:念(唱)诵佛号是佛教净土宗派的重要修行方式。在宗教实践中,佛号总是与仪式紧密结合,承担着重要的宗教意义和仪式功能。在仪式之外,还有不同版本的“佛号”歌曲。运用音乐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以庐山东林寺的佛号为例,考察仪式中的佛号特点和声属性,通过“佛号”不同版本的比较,从其内部声构成、仪式的有无、是否具有宗教功能等几个层面来讨论其存在的本质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佛号”出现的不同场域和功能,对梵呗的声属性作相关的讨论,指出梵呗与佛教音乐的区别。

  • 标签: 修习仪式 东林佛号 宗教功能 梵呗 佛教音乐
  • 简介:《溪山琴况》是我国古代琴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明末琴家徐上瀛以前人“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为基础,结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各个范畴的核心精神,从而提出了古琴艺术的二十四个审美范畴,即“二十四况”.徐上瀛将“和”况列为二十四况之首,深入阐明了古代圣贤对纯粹中正之气的不懈追求.以琴观人,由人观道,从根本上解释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中所囊括的宇宙大和之气.

  • 标签: 《溪山琴况》 弦与指合 指与音合 音与意合 琴心之妙
  • 简介:法然上人(1133~1212)的净土教,不是把我国的佛教作为一种学问或研究的对象,也不是以贵族或武士等为固定对象的思想或宗教,而是以一般庶民为拯救对象的宗教。给予法然的思想和宗教以决定性影响的是集中国净土教思想大成的善导大师(613~681)。在思想和宗教方面受到善导决定性影响的法然,以“偏依善导一师”(《选择集》)而表明了自己的思想和宗教的立场。

  • 标签: 法然 善导 往生 比睿山 延历寺 净土宗
  • 简介:3月29日至4月1日,达濠区佛协所在地——集圣寺,隆重举行纪念该寺落成一周年暨新塑奉安廿四诸天圣像开光,祈求世界和平大法会。法会由本会会长,青云、集圣两寺住持弘养大和尚主持。汕头市宗教局,达濠区委统战部,区公安机关领导亲临指导,对安全防范工作做了周密安排。香港三学讲堂自雄法师亲率该堂教友三十余人前来参加。

  • 标签: 法会 纪念 法言 佛事 安全防范工作 世界和平
  • 简介:应印尼中爪哇三教庙宇协会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直属宫观北京白云观经乐团于3月24日至4月2日前往印尼中爪哇两个城市、三座庙宇举行和平法会。法会期间,适逢道祖老子降诞之期,印尼三教协会希望通过这次法会活动祈福世界和平、印尼国运昌盛,并借此机会向印尼人民传播道教的基本知识,介绍道教仪式和礼仪。

  • 标签: 北京白云观 中国道教协会 降诞 音声 三教 道祖
  • 简介:博爱县北石涧村李氏家族对丧葬仪式,自古至今备加重视。在北石涧村的丧葬仪式中,佛、道并没有截然分开,而是呈现出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的趋势,表现出佛、道兼具、合二为一的特点。丧葬仪式中的声与整个仪式过程紧密相联,实现着生者、亡魂、神灵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沟通着生者之间的交流和亲友、邻里之间的和睦之情。通过对北石涧村丧葬仪式的实地考察,对信仰、仪式和声进行重新阐述,以揭示其丧葬仪式符号所体现的象征意义。

  • 标签: 丧葬仪式 民间信仰 博爱县 音声 行为 李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