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36岁,因乏力、腰痛加重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尿RBC3~5个/HP、尿蛋白(++)、BUN10.1mmol/L、SCr176μmol/L,诊断为慢性肾炎。给予肾康注射60ml+5%葡萄糖注射250ml静脉滴注。滴注约5min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憋明显、流泪、流涕、耳鸣、结膜充血、双肺哮鸣音。给予吸氧、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后症状缓解。

  • 标签: 肾康注射液 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静脉滴注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6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丹红注射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香丹注射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红治疗脑梗塞疗效好,是治疗脑梗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丹红 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患者男,46岁,于2001年2月21日因感冒,发热,来我院就诊,化验检查:WBC9.6×109·L-1,L0.58,X片显示肺纹理较粗,左下有模糊阴影,诊断为支气管炎合并肺炎.给予环丙沙星0.2g(100ml),甲硝唑0.2g(100ml),分别静脉滴注.首先静滴环丙沙星,滴速为约50~60滴·min-1,约40min后,(瓶中药液余15~20ml),患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大汁淋漓,面部青紫,唇部发绀,立即停止输液,此时患者脉搏消失,听诊无心音.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吸氧,静注0.1%肾上腺素1ml,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间隔5min后,再次静注肾上腺素1mg.经30min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心电图QS波开始出现,但ST段明显下降,又给硝酸甘油5mg(1ml),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2g,10%葡萄糖注射1000ml,静脉滴注,同时予林格氏500ml静脉滴注.50min后患者神志恢复,血压逐渐正常,下午1:50排第1次尿200ml,2:10排第2次尿100ml,2:40又排尿150ml,至3:30离院.

  • 标签: 环丙沙星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静脉滴注 合理用药
  • 简介:患者女,69岁.因右侧肢体偏瘫3月,加重3d于2003年8月7日入院.该患者高血压10年,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4℃,P65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神志清楚,吐字不清.

  • 标签: 左侧 红花注射液 患者 过敏反应 钙化 神志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苦参碱注射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总量。方法采用氨基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HPLC法测定复方苦参注射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总量。结果HPLC测得苦参碱进样量在0.19566~2.348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氧化苦参碱进样量在0.37584~4.510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1.0%。结论该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复方苦参碱注射的质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 简介:患者女,58岁.因视力模糊就诊,诊断为眼底动脉硬化,眼底出血.既往有高血压史10余年,平时口服北京降压0号片,每日1片,血压维持在145~135/90~95mmHg(1mmHg=0.133kPa),无药物过敏史.给予红花注射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300ml中静滴,30滴·min-1.当用药约3min时,患者感全身发热,恶心,胸闷,随即呕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等,BP45/30mmHg,脉搏不易测到.诊断为红花注射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液,给予肾上腺素0.5mg,sc,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iV,异丙嗪注射25mg,im,10%葡萄糖注射500ml+VitC2.0g+VitB6200mg+三磷腺苷40mg+辅酶A100U静脉滴注.同时给以高压吸氧.约15min上述症状缓解.25min后恢复正常,HR80次·min-1;BP140/95mmHg.

  • 标签: 红花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活血化瘀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例经临床和头颅CT扫描确认为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灯盏花素治疗组(104例)和脉络宁注射对照组(97例),两组均于治疗一个疗程后详查症状及体征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2%),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是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

  • 标签: 灯盏花素注射液 中药制剂 脑梗塞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例男性患者,静脉滴注大扶康注射后,肝功能受到影响,予以报道,提醒临床使用该药时注意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大扶康 不良反应
  • 简介:1.黄芪注射对非特异性免疫有促进作用黄芪注射10g/kg连续腹腔给药10天,对正常小鼠和氢化泼尼松处理小鼠胸腺有增重作用(P<0.01);4g/kg~10g/kg对氢化泼尼松处理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廓清指数和校正廓清指数(P<0.05~0.01)。2.黄芪注射对体液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黄芪注射以4.0g/kg~25.0g/kg剂量连续给药9天,对正常动物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无显著影响(P>0.5),但25g/kg剂量能显著增加环磷酰胺处理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P<0.01)。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体液免疫功能 促进作用 脾淋巴细胞增殖 抗体生成 廓清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的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治疗的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基础信息和用药情况包括年龄、科室、给药途径、适应证、疗程、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表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年龄区间18-92岁,平均66.5岁。使用科室外科3例、泌尿科7例、骨科4例、妇科9例、消化内科14例、心血管内科15例、感染性疾病科15例、呼吸内科33例。给药途径静脉滴注;适应证泌尿系统感染13例、支气管炎及扩张疾9例、肺部疾病58例、其他20例;疗程范围1-28d,平均8.5d;溶媒为5%葡萄糖注射或0.9%氯化钠注射,剂量为0.4-0.5g;预防性用药2例,治疗性用药98例。本组100例患者出现不合理用药35例,包括清洁手术预防使用、联合用药不当、疗程不当、未监测肾功能;未行药敏试验;未监测血糖变化等。不良反应表现静脉炎1例、睡眠障碍1例、恶心及腹部不适2例、乏力不适1例、皮疹及皮肤瘙痒1例。结论左氧氟沙星使用期间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相对较多,因此临床应用期间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以确保其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影响因素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炎琥宁治疗肺炎疗效。方法对68例小儿肺炎病人应用炎琥宁协同治疗组与62例小儿肺炎病人应用病毒唑协同治疗对照组疗效观察。结果应用炎琥宁的治疗组显效47例(占69.4%),总有效率为89.7%,应用病毒唑的对照组显效21例(占34.9%),总有效率74.1%。结论在小儿肺炎中应用炎琥宁明显优于应用病毒唑治疗。

  • 标签: 炎琥宁 肺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注射在大内科的使用情况,以此保障中药注射在大内科治疗中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中药注射剂在大内科的使用情况,以此探究分析中药注射在大内科治疗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我院大内科治疗中,大量使用中药注射剂,占大内科药物使用费用的47.64%。结论:合理规范的使用中药注射剂,可以确保大内科疾病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大内科 中药注射剂 中医辨证 合理规范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采用丹红注射联合依达拉奉注射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到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6例,按照双盲法对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3例接受丹红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3例则是在前者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采用丹红注射联合依达拉奉注射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还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期脑梗塞 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观察组给予天麻素注射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 90.8%(109/120)高于对照组76.7%(9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天、第15天观察组NIHS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天麻素注射液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配合生脉注射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方法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80例,其分组根据随机原则。常规降白组以提升白细胞西医药物治疗,中医干预组在常规降白组基础上辅以黄芪注射配合生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1w、2w、5w、10w时白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中医干预组治疗效果显著比常规降白组高,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数量接近,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w、2w、5w、10w时,中医干预组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常规降白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配合生脉注射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作用确切,可有效提升其白细胞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