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病人的心理分析,观察心理护理在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4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未采用心理护理,实验组68例,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36.4±8.8)d;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31.7±11.4)d,采用心理护理后,有效地减缓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住院天数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别(P<0.05),平均住院天数缩短4.7d,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康复中稳定病人心理情绪促进康复确有作用。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护理 病情观察 急诊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且对电能的需求量以及对电能供应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电厂中控系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为了确保电厂电能生产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就需要分析影响电厂控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以及控系统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和引起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提高电厂控系统运行可靠性的优化措施,实现对电厂控系统可靠性的提升。

  • 标签: 电厂 热控系统 可靠性
  • 简介:摘要在火电厂发电中,需要用到一种很重要的技术手段——控自动化技术,在使用这种技术生产电能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应的设施设备、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以保证火电厂在生产过程的安全科学。本文针对火电厂DCS控自动化安装调试工作进行探究,带来一些相关的参考意见。

  • 标签: DCS 热控自动化 安装调试
  • 简介:金属铌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和较好的生物学性能,本研究采用磷酸氢钙溶液对纯铌进行水钙化表面改性。显微结构和成分分析表明,经过200℃水热处理24h后,铌表面形成了Nb2O5-磷酸钙的纳米颗粒薄膜。水热处理试样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耐蚀性,在模拟体液中浸泡两周后可诱导生成磷灰石层,表现出生物活性。该方法可用于铌、铌合金及其多孔材料的生物活性表面改性。

  • 标签: 水热 钙化 腐蚀 生物活性
  • 简介:“金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水煎,心腹诸痛由郁,疏肝泄痛自蠲。”通过这首汤头歌诀,我们可以初步了解金铃子散的方药组成及功效。那么,现代临床研究对金铃子散又有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及应用呢?请看本期经典名方——

  • 标签: 金铃子散 名方 疏肝 泻热 现代临床研究 方药组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消谷善饥的病因、病机及相关治则进行归纳总结,认为"胃"和"瘀互结"是引起消谷善饥的主要原因,逐瘀、泻是治疗大法;在此基础上,对瘀互结导致消谷善饥相关性疾病的病机进行阐述,并结合笔者临证经验,进一步阐释其理论指导意义,希望能为临床提供思路。

  • 标签: 消谷善饥 瘀热互结 伤寒论杂病论
  • 简介:摘要观察足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夏季的疗效。方法足浴香薷、藿香等中药煎汁行足浴。推拿采用分阴阳,平肝,清肺,补肾水等推拿手法。结果治疗组25例,治愈23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25例,治愈13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52%。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足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夏季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夏季热 足浴 推拿
  • 简介:摘要雷达电子机箱的控性能对其使用年限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如果雷达电子机箱的使用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使用条件会产生一定的限制,导致强迫风冷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因此,要对雷达电子机箱进行优化,提升热传导能力。

  • 标签: 机箱 热传导 热管
  • 简介:摘要流行性出血(epidcmichacmothmgicfever)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染源是以黑线姬鼠为主的野生啮齿类,主要通过寄生鼠体的螨(革螨或恙螨)叮咬传播。目的讨论针灸治疗流行性出血。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诊断进行针灸治疗。结论肾脏分布着来自T10~L1节段的交感神经,故而所取的穴位应在T10~L1节段内或与之相近的节段内。

  • 标签: 针灸 流行性出血热
  • 简介:摘要本病起病急、病情重、易累及全身多器官而至功能障碍病死率高达18.33%且后遗症多1易误诊、误治应与新生儿脱水、新生儿低氧血症、肺炎合并心衰、中枢系统感染、婴儿猝死综合征、等病鉴别,主要依赖本病保暖过度史2其意义何在?健康教育可以让更多的年轻父母懂得保暖过度的危害,让更多的医生迅速做出诊断,及时救治,以不延误生命。

  • 标签: 捂婴综合征 误诊 保暖过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灌注治疗临床实践、术后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64例肺癌患者的灌注治疗案例,详细分析手术后患者的健康状况。结果64位患者中仅有5例患者效果不好,有多种并发症发生,92.18%的患者灌注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在对肺癌患者进行灌注治疗的过程之中,医院护士在手术前应该熟悉热管转治疗的机理;手术中应该积极配合主治医师;手术后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随时关注患者的术后情况,做好记录以便能够随时应对各种意外发生,例如术后的并发症现象。

  • 标签: 肺癌患者 热灌注治疗 护理
  • 简介: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张仲景阐述了黄疸病湿热发黄的病机为"脾色必黄,瘀以行",认为黄疸主要病位在脾胃,"瘀以行"是其根本病机,其关键在于湿、脾、瘀三个字。治疗上应该把握祛湿、健脾、活血三个方面,并需注意相关禁忌证。

  • 标签: 黄疸病 金匮要略 脾色必黄 瘀热以行
  • 简介:毒证属温病范畴,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手足口病安全。从传播途径、传变规律而言,手足口病毒证相关。对手中口病轻症患者治疗更是以清热解毒为主。对重症病例则以清热解毒、凉血清肝为法。综上,手足口病具有毒症的一些特征。

  • 标签: 手足口病 热毒证 中医病因症机
  •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凝固(RFT)微创治疗子宫肌瘤(UM)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本院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UM患者12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A组(n=476,为生育期与中年患者,包括有生育要求者36例),年龄<45岁,平均为(365±8.5)岁(27.0~525岁),UM数目平均为(1.7±0.9)个(1~3个),RFT治疗前彩超测量其平均直径为(4.5±1.5)cm[(3.1~6.0)cm],平均体积为47.6cm3[(15.6~113.0)cm3];B组(n=740,为围绝经期患者),年龄≥45岁,平均为(48.5±3.5)岁(45~53岁),UM数目平均为(2.6±1.3)个(1~4个),RFT治疗前彩超测量其平均直径为(5.0±2.5)cm[(3.0~7.5)cm],平均体积为65.4cm3[(14.1~220.8)cm3]。RFT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血红蛋白(Hb)测定、宫颈脱落细胞检查(TCT)、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诊刮组织病理学诊断。治疗后对其随访12~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6.5±11.5)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UM数目、直径及RFT治疗前相关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RFT后1,3,6,12和24个月随访结果,彩超显示:A组原主要UM病灶区的UM平均直径分别为3.8cm,3.0cm,2.7cm,2.4cm和2.2cm,病灶区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9.8%,70.4%,78.4%,84.8%和88.3%,12个月后,病灶区痕迹影像≤1.5cm者(体积缩减小96.3%)占47.7%(227/476);B组平均直径依次为4.7cm,3.7cm,3.3cm,2.3cm和2.3cm,体积缩小率分别为16.9%,59.5%,71.3%,90.3%和90.3%,12个月后≤1.7cm者(体积缩小96.1%)占58.8%(435/740)。两组

  • 标签: 子宫肌瘤 微创技术 射频热凝固 疗效
  • 简介:体腔灌注技术的治疗机理,是利用肿瘤细胞对温度的敏感性,在特定温度下肿瘤细胞会被杀死而正常组织不会受到损失,加之化疗药的增敏效应、器械冲洗游离的癌细胞。体腔灌注的具体方法为将生理盐水与化疗药物加热至43℃左右,通过体外循环系统将其导入体腔(胸腔或腹腔)并持续循环,大剂量的温热化疗液能够使体腔的微小癌转移灶更充分地与化疗药接触,并在体腔内有较高、恒定、持久的药物浓度,灌注过程中化疗液对体腔的游离癌细胞可起到机械清除作用,对于体腔种植或转移瘤起到杀伤作用,从而控制恶性体腔积液。

  • 标签: 循环 体腔热灌注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