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血站系统对ALT的检测以酮体酚和赖氏为主,随着全自动检测设备的使用,许多血站以酶替代赖氏检测ALT,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现分析如下.

  • 标签: ALT 赖氏法 献血者 酶法 血站系统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静脉采血、末梢采血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为80例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受试者应用静脉采血、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中8项检验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与采用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相比,为本组受试者采用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获得的WBC指标较低,RBC、PLT、MCV、Hb、MCHC指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采用末梢采血法相比,采用静脉采血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获得的结果更准确,在诊断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更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采血法 末梢采血法 血常规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疾控中心 ELISA 和 TRUST 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 2018 年 6月至 2019 年 4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体检的 142例疑似梅毒感染患者,均接受梅毒血清学实验,分别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 TRUST)与酶联免疫吸附( ELISA)对筛入者进行检验,分析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ELISA 检测阳性率、敏感性均高于 TRUST ( χ2 值分别为 5.004、 33.244, P < 0.05)两种方法特异度对比( χ2=0.132, P > 0.05)。结论 根据分析对比显示, TRUST与 ELISA 在梅毒检验中, ELISA 诊断准确率更高,且敏感性优于 TRUST ,可作为临床诊断检测梅毒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ELISA法 TRUST法 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疾控中心 ELISA和 TRUST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分析探讨 。方法 选取我院

  • 标签: 梅毒 ELISA法 TRUST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采血、末梢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方法:共取78例研究对象(即:2019年07月至2021年07月来院行血常规检验的健康受检者),按照采血方式分为末梢组(n=39,末梢采血)和静脉组(n=39,静脉采血),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检查后,两组MCV、 MCHC、MCH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组PLT、 Hb、RBC比末梢组高,WBC(5.26±1.17)×109/L,比末梢组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血常规检验中,采血方式的选择可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静脉采血所取检验结果准确性比末梢采血法相对要高,应用更加广泛。

  • 标签: 应用效果 血常规检验 采血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PCR(聚合酶链反应)检验和细菌培养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10月-2021年12月行阴道细菌检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实施PCR检验检验以及细菌培养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阴道细菌检验中,PCR检验对病菌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98.00%,高于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CLIA)检测血清HBsAg结果。方法:应用ELISA和CLIA检测1205例血清中的HBsAg。结果:ELISA检测出83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88%,CLIA检测出75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22%,以CLIA为参考,ELISA18例假阳性标本,假阳性率为1.49%;例11假阴性标本,假阴性率为0.91%,相对敏感性为88.15%,相对特异性为98.14%,两者总符合率为96.86%,。结论:应用CLIA检测血清HBsAg有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比CLIA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并且随HBsAg浓度变化比较大,CLIA准确、快速、敏感性、特异性比较高。

  • 标签: ELISA法 CLIA法 血清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HCG值进行测定,并应用化学发光对全部患者的血标本进行HCG测定。结果化学发光进行β-HCG药盒标准品的测定中,标准品各浓度点与HCG测定值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HCG的测定和绒癌、葡萄胎患者的诊治,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医学意义。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药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在这一背景下,要想保证药品的安全,就要高度重视药品检验工作。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溶出仪机械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到药品检验的准确度,因此就要认真做好溶出仪机械的校验工作,以此来保证我国的药品安全。基于此,本文就药品检验中篮和桨溶出仪机械校验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 标签: 药品检验 篮法 桨法 溶出仪 机械校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聚凝胺和微柱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同意开展交叉配血者268例的临床资料,收集其输血标本,经开展微柱凝胶、聚凝胺采取交叉配血试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结果行MGT时患者交叉配血成功率为91.42%,明显低于行MPT时的9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被选对象中,MPT阳性标本有9例,MGT阳性标本有21例,说明相比凝聚胺,微柱凝胶有较高的灵敏度。结论聚凝胺特点是快速,适用于急诊工作中;微柱凝胶特点是操作便捷、有较高宁敏度,适用于日常工作中。在临床工作中,将聚凝胺、微柱凝胶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交叉配血准确度和效率,保证临床血液安全性。

  • 标签: 聚凝胺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ELISA 对比胶体金检测血液中 HIV 抗体的结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 2020 年 1 月在我院进行血液 HIV 抗体检查患者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胶体金检测和 LISA ,并通过免疫印迹确定,分析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结果 通过 ELISA 检测,本次实验 84 例患者中有 49 例呈现阳性, 假阳性 10 例, 其假阳性率为 11.90% 。经过胶体金检测,本组 84 例患者血清中有 39 例呈阳性, 7 例成假阳性,其假阳性率为 8.33% 。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ELISA 综合 准确性 相对较高,因此在临床血清 HIV 抗体检测中,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用,进而促使检验结果准确率的提升。

  • 标签: ELISA 法 胶体金法 HIV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方法同型交叉配血的结果及其对于临床安全输血的意义。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对360份临床受血者标本进行交叉配血,仔细观察并记录交叉配血结果。结果360份临床受血者标本用微柱凝胶有349份标本配血结果相合(主侧或次则无凝集无溶血为相合),有11份标本结果为±~+的凝集,为配血不相合(主侧或次侧有凝集或溶血为不相合);凝聚胺有357份标本为配血结果相合,有3份标本为配血结果不相合,而这3份标本用微柱凝胶配血其结果亦为不相合,两种方法交叉配血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P<0.05)。结论用微柱凝胶卡进行交叉配血灵敏度更高、结果更容易观察,更能减少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卡 同型交叉配血
  • 简介:目的探讨用酶与直接离子电极检测血清钾钠氯离子。方法用真空促凝集试管采集静脉血液,离心机分离血清,取混合血清分别用酶和离子电极,对比重复检测20次,观察仪器及试剂的重复结果。取230例不同患者血清,包括30例有黄疸、溶血和高三酰甘油等血清,其中胆红素最高在45.8μmol/L以内,三酰甘油在6.0mmol/L以内,观察两种方法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与超范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用混合血清样本重复20次比较,钾钠氯各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份随机样本,包括黄疸、溶血和脂血等血清等样本,两种方法钾钠氯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呈直线相关。结论两种方法检测钾钠氯均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相关性,非重度黄疸、溶血和乳糜血乳糜等血清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钾钠氯 酶法与离子电极法 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柱凝胶和凝聚胺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16例受血者以微柱凝胶卡和凝聚胺技术联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配血不合的受血者、供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微柱凝胶卡式配血不合3例,凝聚胺配血不合2例,其中两种方法配血均不合2例。经筛选细胞检测系受血者的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结论微柱凝胶和凝聚胺在配血工作中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配血试验
  • 简介:《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规定,HIV阳性者的确定,首先在初筛阳性可疑的基础上,再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予以确认。目前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其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等优点,作为HIV抗体检测的初筛方法,已得到普遍应用。本文旨在运用Bayes概率分析探讨血清HIV抗体两次ELISA呈阳性反应的标本,用和不用免疫印

  • 标签: HIV抗体检测 ELISA法 初筛 结果分析 HIV阳性 病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ELISA与胶体金检测血液抗-HIV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ELISA法测定的S/CO值的强、弱与胶体金的符合率。方法采有用两种ELISA试剂同时检测抗-HIV抗体,对任何一种呈反应性的标本均进行双孔复查,同时用胶体金进行检测,复查仍为阳性反应的标本,留取同源血袋血浆及填报资料一同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WB进行确认。结果ELISA检测抗-HIV呈阳性反应的156人份血液中有105例WB确认为阳性,阳性率为67.31%,其中95例为胶体金阳性,符合率为90.48%(95/105);ELISA呈强阳性反应与ELISA呈弱阳性反应的WB确认阳性率比较χ2=100.30,P<0.01。结论ELISA检测试剂不同的厂家存在技术的差异,都有一定的漏检率及假阳性率,胶体金因方法学原因,存在漏检和检测假阳性的可能;ELISA检测抗-HIV呈S/OD值呈强、弱阳性结果确认为阳性中存在显著性差异,S/OD值越高,与WB试验结果符合率越高。

  • 标签: ELISA法 胶体金法 WB法 HIV-Ab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对牙齿缺失进行修复的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牙齿缺失患者9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规种植,观察组进行即刻种植。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比较,观察组的(2.2%)较低;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75.6%)比较,观察组的(95.6%)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即刻种植对牙齿缺失取得的修复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明显提升,更安全、更可靠,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即刻种植法 常规种植法 牙齿缺失
  • 简介:目的使用ELISA及RPR检测梅毒,评价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在血液筛查中降低漏检率,保证血液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1672例献血者的血液样本同时采用ELISA及RPR两种方法检测献血者标本中的梅毒指标结果检测的1672份样本中,RPR阳性10份,TP-ELISA证实阳性9份,排除生物假阳性1份。结论RPR梅毒筛查有生物假阳性,ELISA更适合献血者血液筛查为RPR阳性的样本,用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TP-ELISA进行检测,防止实验室梅毒检测的漏检。

  • 标签: 血液样本 RPR TP-ELISA 检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