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科室护士双手操作能力状况,比较不同科室护士双手操作能力的差异,为科学评估护理操作技能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科室100名护士和手术室9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以科室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分成手术室护士和临床科室护士两组。采用心理测量仪器,对两类科室护士的双手协调性、手指灵活性、动作稳定性逐一测量。结果手术室组左、右手协调性用时均少于临床科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室组掉针次数少于临床科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室组双手瞄准错误个数少于临床科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室组右手敲击次数多于临床科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双手动作稳定性和手指灵活性有影响,手术室特定的岗位训练可以促进护士双手操作能力,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双手操作能力
  • 简介: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原本是老年常见病,但随着现代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剧,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长时间保持相同固定姿势盯守在电脑前已成为广大上班族每天的必修课。从医学健康角度看,此举危害甚大——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保持固定姿势是诱

  • 标签: 电脑操作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技术操作中常见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方法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对应防范措施。结果采取相对应防范措施后,效果满意。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尿管指征,熟练掌握留置尿管的技术操作是减少护理风险的关键。

  • 标签: 留置尿管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操作技巧与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行冠状动脉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及结果。结果图像质量Ⅰ显示率(69.79%)明显高于图像质量Ⅱ(20.83%)、图像质量Ⅲ(7.29%)、图像质量Ⅳ(2.08%)。结论冠状动脉CT检查时,应熟悉各项检查设备的技术性能,合理应用参数,获得高质量图像。

  • 标签: 冠状动脉 CT 扫描技术 图像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护生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由于受学生本身的原因,带教老师的原因以及社会诸方面的原因,导致护理操作能力差。针对现状,我们通过完善岗前培训机制、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及人性化教学管理等方法进行改善。

  • 标签: 护理操作 护生 现状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以新疆伊宁国家基准气候站的实际情况,重要介绍L波段的雷达观测系统一些运行的情况,诠释了L波段的雷达观测器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和处理办法,在L段的雷达使用上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雷达 L波段 操作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年轻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提升全院年轻护理人员基本操作水平。方法对2009年到2011年入院3年的年轻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培训,具体措施有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拍摄操作视频、护理部组织现场操作演示、科室内部集中培训、实施考核及结果反馈等。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全院护理人员主动学习意识增强,护理人员操作考核合格率和患者满意率提高。结论规范化培训有利于年轻护理人员临床操作的自信心和对工作热情的提高,有利于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年轻护理人员 规范化培训 护理操作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养口腔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方法通过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先理论,后实践,分段式培养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有目的性地采取培养措施。结果分段式培养可以提高口腔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结论分段式培养对提高口腔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培养 正畸学,矫正 进修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关临床操作对血清PSA、FPSA影响的研究。方法探究30例前列腺血清异常患者作为对象,此为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前列腺血清异常患者,选取功能正常人的血清、功能低于正常人的血清、功能高正常人的血清分别对PSA、FPSA的指标高的血清进行同比例检测,对患者的前列腺进行手术操作,分别记录这些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清变化情况。结果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情况不同,相关临床操作对血清PSA、FPSA,这些因素的影响不同。讨论对于前列腺血清异常患者,采用合适的方案治疗,对于不同人选择不同的方法,分别对PSA、FPSA的指标高的血清进行比对,发现此操作对恢复血清值效果良好

  • 标签: 前列腺血清异常 游离血清值 前列腺手术 临床测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护理操作培训考核模式在临床中应用效果,寻找适合临床需要的培训考核模式。方法以传统单一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实景案例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及临床实际病例操作技能培训模式进行对比,简化护理操作步骤,重新制定评价标准。结果临床病例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使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肢体语言运用能力、健康宣教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结论护理操作技能培训考核模式的持续改进能够能使临床护理工作更高效、节时的完成,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真正做到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让病人满意,护士满意。

  • 标签: 护士操作培训考核模式 持续改进体会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临床治疗技术的逐渐提升,人们在手术治疗技术的选择上也越来越完善。以ERCP(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治疗为例,在当前临床研究中发现,ERCP治疗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完善,很多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麻醉配合处置,也有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行镇静处置,而实施镇静与麻醉的界限则主要依照患者自身的状态,然后确定为其实施镇静还是麻醉。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为主,就ERCP操作中行镇静与麻醉的对比应用进展进行了探讨,力图在本文综述分析帮助下,能够为ERCP操作中镇静与麻醉处置提供参考,提高患者治疗指导能力。

  • 标签: ERCP操作 镇静 麻醉 对比应用 进展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专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全院30个科室28个护理单元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制定人文关怀程序,在临床常用6项专科护理操作全过程中贯穿人文关怀程序,创建温馨的人文环境,为病人提供人文关怀,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操作。[结果]两组护理人员专科护理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操作后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在操作中对病人隐私的保护意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专科护理操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对病人的隐私保护意识,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人文关怀 专科护理操作 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护士每日按医嘱遵常规发药时间发放口服药。但存在发药时间间隔不符合药代动力学原理,给药操作者自身存在不足,忽视口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而机械定时发药等不足。我科提出遵守药代动力学规律,按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以及治疗目的合理发放口服药,同时也提出对执行口服给药者的准备及宣教要求,以达到口服给药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 标签: 口服给药 误区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血站是集采集血液、储存血液和向临床供血的特殊机构,是输血管理的基地。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逐渐开展,其所针对的对象多为自愿无偿献血人员。为保证血液质量,加强临床输血安全,并开展成分输血,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血液,并使前来献血的人员有愉悦的献血心情。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和优质的质量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血站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并提出了优化质量管理的方法。

  • 标签: 血站 护理技术操作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无瘤技术操作中器械护士进行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150例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75例患者。实验组在无瘤技术操作中器械护士进行护理配合,对照组在无瘤技术操作中并未进行护理配合,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关资料,并且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依从以及手术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满意度72例(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例(66.67%),实验组患者的依从73例(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4例(72.0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而言,器械护士在无瘤技术的操作中行护理配合措施,能够达到十分理想的手术效果。

  • 标签: 无瘤技术操作 器械护士 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