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C.杜拉玛,1950年5月13日生于蒙古国巴音洪古尔省巴音宝力格县。1968—1973年在蒙古国立大学学习蒙古语言文学专业。1973年至今在蒙古国立大学任教,现任国立大学首席教授、教研室主任、蒙古游牧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1985—1987年应邀前往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讲授蒙古语和蒙古文化。并先后分别应邀在法国巴黎第十大、伊斯坦布尔大学、德国波恩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讲学。1982年在莫斯科(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以“蒙古神话的形象及其文学传统”为题,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97年以“蒙古民间文学和书面文学中的象征结构”为题,获语文学博士学位。杜氏主要从事蒙古神话和象征研究,至今已发表论文

  • 标签: 象征学 民间文学 内蒙古 象征意义 书面文学 蒙古语言文学专业
  • 简介:先秦诸子之学同商周王官之学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诸子出于王官”自西汉刘向、刘歆提出后,为东汉班固所继承,直至近代学者章太炎亦承其说。然自胡适《诸子不出王官论》撰出之后,“诸子出于王官”说饱受质疑与争论。但殷商祭祀文化和西周史官文化确实是周秦诸子学说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殷商西周的职官所执守的知识文化与诸子学术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对后世思想史影响至深的祖先崇拜、宇宙观念、推天道以明人事等观念,实际上在商周官中便已形成,并对先秦诸子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 标签: 商周 祭祀文化 史官文化 诸子思想
  • 简介:刘师培继承承家学,治《春秋左氏传》,颇有“家法”。但刘师培没有续成家族《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的编纂工作,而董理汉儒旧注而成的《春秋古经旧注疏证》,偏离了家学传统;刘师培在家学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左传“礼、事、义”三大课题,分别是对家学的传承、拓新与偏离;刘师培对《左传》义例的研究,尤其偏离了家学中不杂今文学说的根本宗旨。刘师培对家学传统的承继与偏离,反映了晚清古文经学对乾嘉传统古文经学的深化与变革。

  • 标签: 刘师培 春秋左传 家学
  • 简介:1947年5月20日,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爆发了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中心口号的爱国学生运动,并且迅速波及北京、上海、天津等60多个大中城市,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三天后,新华社发表时评,认定这次爱国学生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只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可以与之相比,而"这次群众运动的规模气概为以往任何时期所未有".十天后的5月30日,毛泽东以极其兴奋的心情,写下了《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的评论,盛赞这次爱国学生运动,标志着中国境内已出现了反对蒋介石政府的第二条战线.

  • 标签: 学生运动 记学生 运动领袖
  • 简介:“大巧若拙用大刀,大新若旧国术高。伏如猛虎进如猱,十步以内敌休逃。”这首何香凝的《大刀赞》至今还流传在喜峰口地区,形容的便是赵登禹所带的二十九军大刀队。与赵登禹大刀队同样为人熟知的,还有赵登禹路。在北京西城区中北部,赵登禹路上从来不乏行色匆匆的行人。这里或阳光静好,或现世安稳。可是,很少有人在意,这条路与一位三十九岁的将领发生了怎样的关联。而对一位年届古稀、快人快语的老人来说,这是她心中最大的伤痛,也是她心中最大的骄傲。

  • 标签: 父亲 北京西城区 何香凝
  • 简介:能写绝命诗的人,首先要有"定力",能够明白义理,舍生取义,视死如归,而且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利用诗文宣传自己的主张,激发继起同志的斗志);同时还要有"能力",能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从容就义"的思想.这"能力"当然包括写诗必需的立意、构思、造句和协律的甚本功.

  • 标签: 学定力 定力能力 律联
  • 简介:陈桥驿,1923年生,浙江绍兴人,当代国际著名地理学家、地名学家,现任杭州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导师等①.他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主要成果有②.因是北魏郦道元撰,故人称陈桥驿为郦学家.他对方志也很有研究,造诣很高.他从事方志的讲授、著作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他曾多次提出提高地方志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意见与建议,指导浙江省部分县市编纂方志,并有大量著作,独具创见.他为方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标签: 陈桥驿 方志学 篇目设置 志书索引 方志资料
  • 简介:近来常用力于元代后期曲论的研读,同时对相关史实的考证与文献的辨析也颇为留意。现将三则读书笔记整理成文,千虑一得,能否成立,望能得到方家的教正。杨维桢的籍贯杨维桢,字廉夫,号东维子等,撰有《周月湖今乐府序》、《沈氏今乐府序》、《沈生乐府序》、《优戏录序》等剧论多篇,是元代后期曲学界的重要人物。关于其籍贯,当代学界有三种观点,多数如《辞源》、《元人传记资料索引》、《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卷》皆言其为山阴;另有

  • 标签: 杨维桢 中国历史大辞典 东维子 曲学 曲论 东嘉
  • 简介:楚,湖北省蕲春县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随即入伍,在空军院校任教50年,从事飞行力学和装备管理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现为空军工程大学教授。编著的《航空维修工程》、《现代飞机战伤修理概论》、《装备系统工程》、《维修基础理论》、《现代维修理论》、《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等,体现了使用、维修特色。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军队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被评为空军优秀知识分子、空军军事理论研究人员、空军优秀教学人员标兵、全国优秀教师、首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委、国家授予全国高等院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 标签: 播洒蓝天上 蓝天上事业 陈学楚播洒
  • 简介:南北宋之交,理学新文化在文人圈子中传播,不少文人在诗词中记录下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蛛丝马迹,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史信息。这些生动的历史细节,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理学史的进程,还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文学与理学复杂关系的认识。将文学史与思想史进行交叉研究,必能推动各专门之学的沟通、互动。

  • 标签: 两宋之际 文人 伊川学 理学新文化
  • 简介:民主德国时期莱比锡大学的蒙古研究〔德]乌多·巴克曼(Udo.Backmann)一个多世纪以来,蒙古与西藏一直是莱比锡大学中亚研究中的一个令人特别感兴趣的领域。最初的蒙古历史、文化、语言课程是由汉学家威尔海姆·格鲁伯(WilhelmGrube)讲授的...

  • 标签: 莱比锡 舒伯特 蒙古学研究 民主德国 蒙古历史 蒙古人民
  • 简介:1995年国内报刊蒙古论文资料索引哲学、宗教试论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若干特点格·孟和《内蒙古社会科学》第2期7—13页蒙古族与哲学──《蒙古族哲学史》前言陶克陶《内蒙古社会科学》第1期13─14页尹湛纳希哲学思想探究李凤鸣《内蒙古师大学报》第1期15...

  • 标签: 论文资料 蒙古学 民族学院学报 蒙古族民歌 北方民族 1995年
  • 简介:王应麟《困纪闻》二十卷,元代成书后即有刻本,入清后注家迭出,刻本益繁。经对其成书及版本源流清理考核,可定其元刻本仅一种,明刻本实为三种,清代众多笺注本可归为六种。文末附源流关系表一份,可对《困纪闻》众版本源流有直观认识。

  • 标签: 王应麟 《困学纪闻》 版本考述 中国
  • 简介:从乾隆二十年到道光初年,在乾嘉汉学之风的影响之下,在凌廷堪、胡承珙、褚寅亮、张惠言、程瑶田等人的实践推动下,《仪礼》研究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新的学术态势。礼经学家从各自不同的诠释策略出发,或继续兼采汉宋,或张扬朱氏,或尊尚郑氏,或进行汉学考据研究,或专事礼经校勘,体现出不同于清前期的"经世致用"观。从诠释视角看,这一时期礼经学家选择适合自身诠释策略的文献著述体式和灵活多样的诠释方法著书立说,彰显出多样化的诠释风格。从地域视角来看,礼经学家的地域分布大都聚集在苏、浙、皖等地,形成一张独特的学术网络圈,他们之间相互交流问,促进了《仪礼》硏究的蓬勃发展。

  • 标签: 清中期 《仪礼》学 治学旨趣
  • 简介:人类传人中国虽然已超过整整一个世纪,但人类学学科建设的真正发展则是近年的事,而学科建设中最具有显示度的是博士点的建立。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从1981年复办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大陆人类唯一的博士、硕士和学士授予单位(香港中文大学也招收人类学博士班学生),直到1998年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建立起人类的博士点,才改变这种局面。几乎是同时,台湾的清华大学(1997年)、台湾大学(1998年),香港科技大学也开始招收人类学博士班学生。

  • 标签: 中国人类学 学术关怀 香港中文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学科建设
  • 简介:1994年国内报刊蒙古论文资料索引历史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会成立李杰生《内蒙古日报》1月17日第1版人种学上的匈奴、鲜卑与契丹朱泓《北方文物》第2期第7~13页匈奴社会政治制度略论王文光《云南师大学报》第6期第17~21页阏氏考略何云《史学月刊》第...

  • 标签: 论文资料 蒙古学 1994年 《江格尔》 内蒙古师大学报 民族学院学报
  • 简介:黄宽重教授在宋代政治、军事、家族、基层社会、文献等领域多有重要的学术成果。近年他就南宋史研究提出了延伸议题与开拓史料的倡议,主张将南宋史的研究重心由以往过于密集的关于名宦大儒的议题适当延伸至对于中低层士人、官僚的考察,以期更为完整地了解与把握历史的复杂面相。而要对这些较为普通的人物做充分的研究,个人属性突出的宋人文集尤具价值,文集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性质的亲历性以及反映人际关系的多样性等优势,在史料价值上远远超过了正史、编年史或传记资料。黄宽重:《开拓议题与史料:丰富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内涵》,《史学月刊》2014年第3期,第5—10页。另可参见黄宽重《“嘉定现象”的研究议题与资料》,《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第191—205页。黄氏新近出版了专著《孙应时的宦生涯:道学追随者对南宋中期政局变动的因应》,该著撰述的思路与内容正是以上学术理念一个具体的展示。

  • 标签: 《中国史研究》 史料价值 《史学月刊》 宋史研究 基层社会 学术成果
  • 简介:清代藏族历史编纂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某些史书编纂旨趣出现了新变化,人物传记与教法史作为藏族最主要的体裁,其编纂理论与方法有了进一步发展,各史书将弘扬佛教与考证历史较好地统一起来。这些都体现出清代藏族史学家高超的编纂能力。

  • 标签: 清代 藏族 历史编纂学
  • 简介:能源是关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从世界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能源与火的利用关系极为密切.青藏高原特殊生态环境下形成的藏族传统能源文化,具有十分显著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其中蕴含的生态文化意义,对今天生态文化建构仍具有重要的启迪.

  • 标签: 能源文化 生态人类学 藏族传统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