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母语负迁移在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是一个普遍现象。本文从语素、词位、句法和语篇等不同的层面描述了母语负迁移在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种种表现,并分析了导致母语负迁移的两个主要原因:语言文化差异和思维模式差异,最后针对相关问题和原因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一些更有效地教授大学英语写作的策略,包括增强学生的语言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以及教师应该从整体过程来教授写作。

  • 标签: 负迁移 写作 表现 原因 策略
  • 简介:定冠词使用是表明学习者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探讨影响中国学生定冠词使用的因素并研究其定冠词过渡语知识的发展特点。在汉英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学生定冠词习得假设,并结合中国学习者过渡语的使用进行分析;在关联理论框架下重点分析了中国学生过渡语定冠词缺失倾向。文章认为母语迁移、学习者因素、定冠词在交际中的语义与语用特点等因素影响中国学生定冠词习得,对中国英语教学与学习有一定的启示。

  • 标签: 定冠词 过渡语 习得
  • 简介:摘要在高中教学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其在中学教育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学生能否学好语文会直接给素质教育成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学生各方面的提高意义重大,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采取策略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

  • 标签: 高中语文 渗透 传统文化
  • 简介:摘要定量研究是国内常见的资料分析方法,广泛地运用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在翻译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加强翻译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是翻译学方法论体系构建的需要,是推动翻译学健康、科学发展的需要。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中国翻译》2013~2017年发表的660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定量研究方法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2013~2017年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大致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其中文献研究法和统计调查法应用较多,实验法应用较少。这660篇学术论文中共有77篇应用了定量研究法,占11.7%,说明翻译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总体来说较少,研究者对于定量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不够。

  • 标签: 《中国翻译》 定量研究 发展趋势 载文分析
  • 简介:由世界俄语教师协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中俄友好协会及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俄语周开幕武暨中国俄语与教学学术研讨会”于10月13-1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十位教育专家和国内40余所大学的54名教学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各位与会代表系统探究了中国俄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 标签: 南京师范大学 俄语教学 学术研讨会 外国语学院 中国 开幕式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推进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器物"、"精神"、"技艺"、"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符号"等五个层面协同推进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传统文化 当代创新 五个维度 系统工程
  • 简介:摘要在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一支听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新形势下,这一目标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国建军治军的战略方针,是统揽强军的目标。新时期我们应当以强军为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创新,本文浅析了当今以中国特色军事理论为先导下的强军之路。

  • 标签: 强军 军事理论 中国特色
  • 简介:汉字记载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这种极富魅力和生命力的文字使无数中国迷“为之倾倒”。3月23日,在米兰的弗洛伊德学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中国汉字与文化”的讲座,吸引了40多位汉语学习者及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前来听讲。

  • 标签: 华文教育 教育学 教学管理 汉语 高校
  • 简介:Ts的生成既受到言者及其认知和心理等内部动力的驱动,也受到话语及其修辞、社会、文化、语用等外部动力的驱动。阐释了解释Ts的幽默原则、关联原则、引述机制和隐喻机制,着重阐述了中国人创造英语TS尤其是创造汉语Ts的可能性、可行性及方法。学习、仿造或研究Ts时不可割裂各种TS的关系,也不可割裂TS和其他几十种修辞格的关系。

  • 标签: 汤姆诙谐 TS 语用标记值 隐喻机制 幽默 关联
  • 简介:摘要模因论是近十年来语用研究领域一个新兴的热点。学者们介绍、评论和运用模因论的文章及专著相继面世,然而甚少有文章就模因论对国内的翻译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介绍。文章回顾模因论在中国近十年的翻译研究,归纳我国学者主要的研究成果,分析此领域的研究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以期帮助读者了解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模因论,翻译研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简介:中日两国的文化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有人将这些相似的文化现象看作是一方对另一方单纯地模仿与借鉴,他们或许忽略了任何的模仿与借鉴都是融入了本国文化的。中日两国的人名都有“幼名”与「幼名」、“讳”与「諱」、“字”与「字」、“通称”与「通称」、“别名”与「別名」等相同汉字的称谓,日本人名中许多类型的名字都借用了中国的汉字,而借用的主要标准则是看该汉字是否能够表达出本国名字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人名中相同名称的“字”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了日本模仿借鉴该类型名字的发展轨迹,从中发现了两国历史文化中的差异,揭示了各自的特征,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 标签: 字^ぁさな 実名 通称
  • 简介: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根据纪录片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纪实性纪录片、宣传性纪录片、娱乐性纪录片和实用性纪录片。

  • 标签: 纪录片 中国国家形象 写作手法 文稿 艺术形式 创作素材
  • 简介:以学科史的研究视野,从概念的译介、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项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从1950年代末到本世纪前十年我国对美国CreativeWriting(创意写作)的接受和传播情况。从1959年起,台湾的作家已经接受了美国CreativeWriting的学科训练;1970年代起,CreativeWriting已经被翻译为“创造性写作”,进入1990年代后翻译为“创意写作”的趋势逐渐增多;从1980年代中后期起,大陆学者受各种思想的启迪。开始研究本土化的创造写作学,而我国台湾、香港的基础和高等教育系统已经在开展创意写作的教学和研究。特别是,在安格尔和聂华苓的主持下,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坊”“国际写作计划”深刻影响了两岸三地的作家,并给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陆创办作家班以灵感和启迪。对CreativeWriting接受谱系和传播过程的历史分析,实际上修正了相关学者认为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引介元年为2004年或2009年的说法。

  • 标签: 创意写作 概念史 写作学科 作家班 概念译介 国际写作计划
  • 简介: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11年5月10日,中国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大使杨优明前往西印度大学,看望了该校汉语班的师生。汉语班师生热情欢迎杨优明到访并对他专程前去看望表达诚挚谢意。杨优明向师生们致以亲切问候,他说,去年12月他代表中国国家汉办同西印度大学签署了一份有关汉语教学的《谅解备忘协议》,随后中国国家汉办委派了何敏老师来校任教。他很高兴看到西印度大学开设汉语教学已成为现实。

  • 标签: 汉语教学 大学 印度 中国 大使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简介:阿列克谢耶夫(ВМАлексеев),中文名为阿理克,是俄罗斯汉学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人物。他在圣彼得堡大学接受了俄国古典汉学的熏陶,毕业後访问欧洲各国汉学研究中心和图书馆,成为法国汉学家沙畹(EdouardChavan-nes,)的入室弟子,然後於清朝末年游学中国。他知识渊博,学贯东西,在中国文学翻译和研究领域成就非凡,被郭沫若誉为“阿翰林”。

  • 标签: 阿列克谢耶夫 中国 文学论 格物 诚意 圣彼得堡大学
  • 简介:人类天生具有对美的鉴赏力,而审美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的发展时期,理想女性形体美的具体标准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如此之巨大以致于人们不断惊异于它的变幻莫测并试图探究其中的原因。该文仔细地研究和比较了中国历史上三个典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理想形体美的标准,发现理想女性形体美的标准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 标签: 理想形体美 标准 女性 社会背景
  • 简介: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于9月19日晚在布达佩斯罗兰大学文学院举行了中秋节音乐会。来自由中国音乐学院著名音乐家组成的紫禁城室内乐团为参加音乐会的观众奉献上了一场高水准的中国传统古典音乐音乐会。

  • 标签: 中国传统 孔子学院 古典音乐 音乐会 匈牙利 大学
  • 简介: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师德思想、教师素养、教育本位目标等教育教学思想影响了许多教育工作者,这些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语文教育产生了影响,而且在今天依旧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有很深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探讨,着重分析其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方面的重要启示,包括教师素养在师德方面的建设和教育如何追求"真善美"的目标。通过探寻其对于语文教育的启发引导,希望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成功。

  • 标签: 陶行知 师德 真善美 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