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瞻护理对ICU危重症病人压力损伤发生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ICU危重症患者100例(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前瞻护理。对组间的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与Braden评分进行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实施前瞻护理之后的压力损伤发生率更低于对照组,且其护理总满意率与Braden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实施前瞻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ICU 危重症 压力性损伤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治疗高龄晚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方法:39例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21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两个周期的化疗后,进行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治疗组获得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9例、进展2例;对照组获得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10例、病情进展2例.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骨髓抑制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8.10%(8/21)66.67%(12/18),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86%(9/21)83.33%(15/18),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中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感觉神经异常发生率为47.62%(10/21)。结论:用L-OHP联合CF5-FU的化疗方案治疗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患者耐受好,值得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结肠肿瘤 晚期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 氟尿嘧啶 卡铂
  • 简介:不同品牌血液分析仪有可能因具有不同的检测原理方法,导致对同一标本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同一品牌,相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也有可能存在上述差异。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在同一个实验室内有可能存在不同品牌的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不同的配套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因此,关注检验结果的溯源,提高血细胞分析系统的可比,对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提高医学实验室的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结果 可比性 医学实验室 检验结果 血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治疗肾骨病患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骨代谢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XXXXXXX医院收治的84例肾骨病患者,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通量透析器透析,实验组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器透析,透析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骨代谢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FGF—23及骨代谢中腰椎骨质疏松股骨颈骨质疏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个月治疗后血清FGF—23及骨代谢中腰椎骨质疏松股骨颈骨质疏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有效缓解了肾骨病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症状,清除患者血液中的FGF—23,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肾性骨病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快速动眼睡眠型与非快速动眼睡眠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Oksenberg分型标准分为快速动眼睡眠型非快速动眼睡眠型两组,回顾总结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血清生化指标检查结果、睡眠质量评估结果等,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其主要临床特征。结果:对REM-OSA组NREM-OSA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可见,REM-OSA组患者中,女性占比高、年龄更小、BMI指数首诊符合率低、SDS与SAS得分更高,hs-CRP、二氧化碳结合率检测值更高、PSQI指数更高、L-SaO2、总AHI、AHINREM低而CT90高,与NREM-OSA组患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快速动眼睡眠型非快速动眼睡眠型阻塞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多项指标的分布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为患者的早期识别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快速动眼睡眠型 非快速动眼睡眠型 临床特征
  • 简介:间质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是一组主要累积肺间质、肺泡(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表现为渐进劳力性气促、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病程多缓慢进展,逐渐丧失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最终发展为弥漫肺纤维化蜂窝肺,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现对我院呼吸科住院的ILD136例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临床分析 肺部弥漫性疾病 双肺弥漫性病变 弥漫性肺纤维化 通气功能障碍
  • 简介:眼肌麻痹,亦称TolosaHunt综合征。是一种因海绵窦非特异性炎症肉芽组织引起眼眶疼痛并出现动眼(Ⅲ)、滑车(Ⅳ)、外展神经(Ⅵ)三又神经第一支(V1)功能障碍。临床上较少见,且病因多样,容易误诊。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03年6月住院诊治的26例患者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痛性眼肌麻痹 肉芽组织 HUNT综合征 非特异性炎症 海绵窦 展神经
  • 简介:本文报告14年来手术治疗创伤膈疝10例,其中6例误诊、误冶。为降低误诊率,对其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1)认真追问病史,仔细全面查体;(2)外伤后凡合并有呼吸、消化系统临床表现或胸腹部开放损伤部位在第四肋至脐水平之间,应想到有隔疝的可能;(3)要动态观察正确分析X线检查结果。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 标签: 膈疝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外伤导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发生脑梗死的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创伤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与血管的解剖学特点及自由基引起的生物反应等因素有关.本组患者死亡5例,重残5例,中残5例,良好3例.结论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应根据患者病情因人而异,采取适当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有针对的治疗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梗死
  • 简介:目的了解干预早产的构成因素、分娩时机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16例干预早产因素构成、胎儿并发症、母体并发症的分析与探讨。结果干预早产最常见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位异常等。结论早产病因复杂,减少干预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产前检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

  • 标签: 干预性早产 因素构成 防治妊娠并发症
  • 作者: 赵研李庆阳丁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上海市奉城医院赵研李庆阳丁俊摘要目的:用七氟醚麻醉小儿唇腭裂部,然后观察手术的效果,最后进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88例患小儿唇腭裂实施麻醉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然后处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儿平静时正常吸气量的麻醉药,观察组给予患儿最大吸气量的麻醉药。时时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即HR、RR、SpO2和MAP。监测时期分六期,即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时、苏醒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麻醉时间、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然后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手术的过程中,观察组小儿无较大的生命体征变化,对照组小儿有较大的生命体征变化,但在医疗允许范围内,无生命危险。观察组术后苏醒快,对照组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说明小儿手术麻醉还是比较安全的,但要控制麻醉药的量。
  • 简介:分析150例腔隙脑梗塞(LI)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显示与LI密切相关的病因依次为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LJ的病灶分布以内囊、基底节为多见,其次为丘脑、放射冠、桥脑。LI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腔隙性脑梗塞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究诊断与治疗外伤小肠破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抽取58例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外伤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23例行单纯肠缝合,5例行肠修补造瘘,15例行小肠切除吻合术,2例行脾切除,6例行肝修补,8例行肠系膜修补。治愈56例(96.55%),病亡2例。结论治疗外伤小肠破裂时,行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及时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小肠破裂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996年至2002年肝癌小于5cm同时能切除的患者按照本人或家属对治疗方案的理解接受(综合治疗费用相对高50%)随机分成两组,从而比较综合治疗组肝癌患者与单纯手术组肝癌患者的复发预后情况;结果综合治疗组肝癌患者接受治疗后比对照组复发率低、生存率高,有显著差别;结论肝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应强调肝癌综合治疗的应用。

  • 标签: 肝癌 综合性治疗 远期疗效 生存质量 皮下埋藏式化疗泵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报的242例老年患者用药错误报告,探讨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防止用药错误的对策。方法:根据北京积水潭医院安全用药监测网上报老年患者(≥65岁)用药错误报告,对错误发生场所、错误因素、差错内容、患者原患疾病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患者用药错误内容主要以用量(18.22%)、适应证(13.77%)、禁忌证(11.34%)为主;导致用药错误(medicationerror,ME)发生的因素主要为知识欠缺(18.72%)、疲劳(18.58%)及培训不足(14.86%);涉及的药物中以抗感染药物、内分泌系统用药及心血管系统用药为多,按剂型大多为片剂及注射液。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老年用药相关知识的学习,药师应着重审核老年患者用药中的用量、适应证及禁忌证,医疗机构应建立有效的慢病管理制度。

  • 标签: 用药错误 老年患者 合理用药 安全用药
  • 简介:目的:调查我院门诊用药咨询内容,总结分析我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以进一步提高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月~12月的药物咨询记录,对门诊用药咨询的药物类别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咨询的问题依次为用法用量、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结论:通过对门诊咨询记录的回顾分析,可以发现患者的需求和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

  • 标签: 药物咨询 门诊 药师
  • 简介:目的:提高药物咨询质量,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1年5月份至2012年4月份290例门诊患者咨询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0例咨询记录中,用法用量咨询占44.48%,药品有无咨询占21.03%,不良反应咨询占6.21%,药理作用及适应征咨询占5.52%,特殊人群用药咨询占4.83%,相互作用咨询占4.14%。结论:咨询药师应具备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能力;药物咨询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促进患者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患者 药物咨询 合理用药
  • 简介:颈椎病导致的高血压临床称为颈源高血压[1],是颈椎病变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异常,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功能紊乱而致的血压升高.有些颈椎病主要表现为血压高而颈部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笔者曾接触到8例高血压为主要表现颈椎病误诊患者,现报告如下,以期引起临床的重视.

  • 标签: 颈源性 高血压 颈椎病 误诊
  • 简介:目前,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的发病率上升,加之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病毒性疾病及大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器官移植、中性粒细胞减少、肺部侵袭性感染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常出现漏诊、误诊,回顾我院12例侵袭真菌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肺部 中性粒细胞减少 呼吸系统疾病 免疫功能异常
  • 简介:目的:分析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机理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5例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受伤机理、颅脑损伤类型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结果4例遗有左侧肢体偏瘫(Ⅱ~Ⅳ级);6例右侧略觉无力,活动不灵活;3例愈后语言不流畅,中度感觉失语;2例植物状态。结论:颅脑外伤后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及尼莫地平的早期合理应用,腰穿引流血性脑脊液,合理的液体疗法是治疗预防外伤后脑梗死的关键。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梗死 预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