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根据川省19个市州第五次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失访人群情况,寻求相应对策。 方法 从自建放射从业人员流行病调查数据管理系统导出excle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总队列数为4098例,完成随访2362人,占比57.6%,失访1736人,占比42.3%;。失访率超过45%的分别是攀枝花、成都、雅安、凉山州、广元(从高到低排列)。失访的机构中每家机构失访人员≥15例的有13家医疗机构,失访人数占比24.83%。失访原因主要有查无此人(28.61%),肿瘤死因系统查询不到(11.71%)等。 结论 失访率为42.3%,加入全国队列可能会有随访意义,其中对照组失访率大于放射组。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抓住随访的时间周期等方式提高随访率,可利用信息化系统,建立电子档案方便后续随访跟踪,为其他类似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思路。

  • 标签: [] 医用X射线工作者 失访 对策
  • 作者: 杜以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山东省军区莱阳干休所杜以利【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显著,安全性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和股头肌肌张力强化训练联合用于膝骨关节炎的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膝骨关节炎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和股头肌肌张力强化训练疗法,对照组行常规物理治疗。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7.3%,比对照组78.38%高,P<0.05。 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于膝骨关节炎中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和股头肌肌张力强化训练方案,不良反应少,且利于疗效的提升。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低强度脉冲 疗效 股四头肌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中应用外固定器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探究治疗效果。方法: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邀请90名我院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参与本次两组对照实验,从创面清洗与骨折愈合所用时间、并发症情况、最终疗效等角度对两种方法进行讨论。结果:实验组通过20.8±13.2天完成创面清洁,通过7.9±2.4个月完成了骨折愈合过程,较对照组用时更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7%,处于劣势,并且并发症情况远高于实验组。以上数据均达到了 p 小于0.05标准。结论:在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当中应用外固定器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具有明显成效。

  • 标签: 外固定器 封闭负压引流术 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歧杆菌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溃疡溃疡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8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43例)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方法治疗。实验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联活菌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缓解、溃疡愈合,以及s水平、血浆MTL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溃疡愈合、Hp清除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优于对照组(P<0.05)。在ss水平、血浆MTL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双歧杆菌联活菌片+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提升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力,降低炎症符合临床需求。

  • 标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 简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Q-Exactive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的方法对中药半枝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药材粉末经70%甲醇提取后采用AgilentEclipsePlusC18column(1.8μm,150mm×2.1m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甲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0.25mL/min。质谱采用负离子监测模式、采用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的功能,通过高分辨数据共鉴定了56个成分,包括黄酮苷元类20个,黄酮氧苷类20个,黄酮碳苷类2个,苯乙醇苷类成分4个,以及10个小分子的苯酚类成分,其中8个黄酮类成分和2个苯乙醇苷类成分经对照品比对确证。本研究表明,Q--Exactive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可以高效地鉴定复杂植物提取物的未知化学成分。

  • 标签: 半枝莲 化学成分分析 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黄酮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铋剂联联合六君子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复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怀化市中医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的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复治的患者6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六君子。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根除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六君子汤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四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氯芬治疗康复期脊髓损伤(S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肌肉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自2017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4位康复期SCI后肌肉痉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2)及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巴氯芬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己糖神经节苷脂及巴氯芬治疗,2组均配合基础康复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评估药物对患者实际临床疗效,并根据改良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对肌肉痉挛的影响进行评估及分析,同时观察2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Ashworth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单唾液酸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氯芬治疗康复期SCI患者与单一用药相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肌肉痉挛进程,对肌肉痉挛的康复治疗起协同作用。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巴氯芬 脊髓损伤 肌肉痉挛
  • 简介:目的探讨亚甲基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诊治CR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确诊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0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MTHFR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检测,观察不同基因型之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差异。结果MTHFRC677T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40%、14%,TT基因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有效率高于CC与CT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A1298C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34%、6%,CC基因型腹泻发生率高于AA与AC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A1298C中各基因型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C677T与MTHFR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CRC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但MTHFRA1298C与药物治疗有效率无关。

  • 标签: MTHFR C677T MTHFR A1298C 结直肠癌 卡培他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取血府逐瘀汤与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联合治疗的肢骨折患者予以无缝隙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并对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所接诊的62例肢骨折患者分成甲、乙组,对所有患者均采取血府逐瘀汤+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治疗,之后,对甲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前提下,对乙组患者予以无缝隙护理+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以比较。结果:乙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低于甲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治疗的肢骨折患者,予以无缝隙护理及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骨折 无缝隙护理 心理护理 血府逐瘀汤
  • 简介: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单唾液酸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对患儿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5月安康市中心医院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将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应用于对照组,将单唾液酸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应用于研究组,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意识反射恢复时间、可吸吮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肌张力恢复时间、意识反射恢复时间、可吸吮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1.2%,显著低于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7%(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F-1、GH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sICAM-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GF-1、G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I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佳,可以有效降低患儿血清sICAM-1水平,有效提高患儿血清IGF-1水平和GH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高压氧治疗 血清相关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