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氏杆由一系列的平行的柱镜组成。被检查者双眼注视远处点状光源,此时在一只眼前放置氏杆,就使该眼前点光源变成直线;而另一只眼前未放置氏杆所见的点状光源仍为点状,从而使双眼所见物像不同。氏杆观察眼前的点状光源就变成一条线状光,并且此条线状光的方向与组成氏杆的柱镜长轴方向是互相垂直的。采用氏杆加三棱镜检查出的斜视度数(包括隐斜和显斜两部分)。

  • 标签: 马氏 Maddox ROD 点状光源 双眼注视 斜视度
  • 简介:双眼复视患者临床评估是疾病诊断的基础。结合病史、症状与重要体征可以帮助我们定位和定性诊断。在神经眼科诊室中利用简单的氏杆检查(Maddoxrodtest)可以初步判别眼位的偏斜及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疾病诊断及病情随访。下面我们将氏杆的使用及判断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马氏 神经眼科 双眼复视 疾病诊断 眼位 平行排列
  • 简介:凡氏综合症是一种常染色体不完全外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涉及心血管、骨骼和眼等系统,病死率高。对发病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风险管理,积极治疗护理,给予心理支持。患者生育正常儿和患儿的几率各为50%,这就意味着提高正常儿出生率是医务人员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凡氏综合症患者的福音,所以,加强遗传学、优生优育教育将成为凡氏综合症健康教育的新动向。

  • 标签: 马凡氏综合症 健康教育 遗传 优生优育
  • 简介:目的对凡综合症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合并张力环植入或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悬吊两种手术方法的探讨和分析.方法对3例(3眼)合并晶状体半脱位(脱位范围<1/2象限)的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合并张力环植入术;对10例(11眼)合并晶状体半脱位(脱位范围>1/2象限)的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术,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随访3-24个月,13例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及葡萄膜炎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合并张力环植入或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术是进行凡综合症晶状体半脱位治疗的有效手术方式,临床应根据晶状体脱位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马凡综合症 晶状体半脱位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张力环植入 人工晶体悬吊
  • 简介:目的:探讨非诺贝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10/2017-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DR患者102例102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51眼,两组患者均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术后第1d起,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降压及改善微循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非诺贝治疗,均连续治疗3mo。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基本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3mo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相关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随访至术后6mo,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Lp-PLA2、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观察组患者血清Lp-PLA2、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视功能生存质量问卷活动受限、感觉适应、心理、社交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观察组患者视功能生存质量问卷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mo,观察组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5.9%(3/51),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诺贝联合23G微创玻璃�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非诺贝特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功能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