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肝移植目前已成为治疗良性终末期肝病及根治肝癌的最佳方法,但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状态异常。Vieta报告术后早期精神异常发生率近30%,表现有谵妄、适应障碍及情感障碍性疾病,其中谵妄与患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这不但给治疗及护理带来困难,而且影响患者疗效与生存率,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2001年9月-2005年2月笔者共护理肝移植患者42例(其中我院9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修33例),术后出现精神异常13例,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症施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状态异常 肝移植患者 术后患者 护理 原因分析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临床常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进行性改变等,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当心肌缺血时间大于20~30min时,心肌细胞开始出现坏死,缺血超过6h后,缺血区域20%~80%的心肌发生坏死,因此AMI越早得到治疗,患者获益越大。

  • 标签: 心肌梗死 腹痛 误诊 护理
  • 简介:总结了1355例开胸手术患者中,5例癌症患者胸部手术后肺栓塞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认为癌症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易患血栓性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胸部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也容易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护理对策包括:术前告诉患者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胸部手术后6h开始功能锻炼,减少疼痛,促进早期活动,合理给予膳食等措施。

  • 标签: 癌症患者 胸部手术 肺栓塞 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新生儿 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具体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 实验样本为我院行 胃管留置的新生儿,合计 120 例,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11 月~ 20 20 年 1 月,通过我院自制的 非计划性胃管拔除调查表评估 新生儿非计划性拔管的具体原因。 结果: 不同的胃管固定方式以及肢体约束因素是影响非计划拔管的重要原因。 结论: 有无肢体约束以及采用 的胃管 固定方式 是非计划拔管 的影响因素, 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最大限度上减少 新生儿发生 非计划性拔管 的概率。

  • 标签: 新生儿 非计划性胃管拔除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方法:通过选取我院在

  • 标签:
  • 简介:横向暴力是指在同一群体中的敌对行为。国内的研究很少涉及,但从国外文献来看,横向暴力和欺凌现象在护理专业中存在较为普遍,特别是在临床实习护生和低年资护士群体中心。因此,关注低年资护士群体经历横向暴力的情况并积极寻找一套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对稳定护士队伍、促进护理团队建设极其重要。笔者现将低年资护士经历横向暴力行为的原因及对策报道如下。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暴力行为 原因分 护士群体 临床实习护生 护理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居家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 以 100例社区居家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本项研究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就患者不同时间段尿路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结果: 100例患者中,尿路感染发生率为 42%,就原因调查可知,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膀胱冲洗为主要感染原因,占比分别为 52.38%、 28.57%。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调查社区居家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并依据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居家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红区患者滞留时间超过6h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急诊红区患者滞留时间超过6h的原因包括专科病房无床、等待进一步检查、多系统疾病危重症、病情危重、药物中毒且病情不稳定、治疗依从性差,针对不同原因实施对策。结果:实施对策前后急诊红区患者滞留时间及滞留时间〉6h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实施优化床位和急诊人力资源配置,应用先进仪器设备和完善辅助科室工作流程等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急诊红区患者分流,缩短急诊危重患者滞留时间,提高急诊服务质量。

  • 标签: 急诊红区 滞留时间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自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慢性病患者中抽取88例,上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盲选法分为常规组(n=44)、干预组(n=44),常规组实施疾病基础护理,干预组实施睡眠护理干预,两组对比指标:睡眠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组睡眠时间时间以及睡眠质量均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护理满意率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需要在治疗期间配合相应的睡眠干预护理,改善睡眠质量,患者对于护理评价更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慢性病患者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讨患者在进行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出现的原因以及对此采取的护理模式。方法:将 2015~2018之间在我院接受过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 9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检查时的配合度及检查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对研究中的 90例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后, 88例患者在检查中积极配合,且无不良现象出现;只有 2例患者对该操作存在排斥的心理,且不积极配合,导致无法检查;同时,也有 2例患者出现了气道反应,故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成功率是 97.8%。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一定要在术前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且准备好在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需要用到的物品;在手术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医生处理;在术后,要对患者所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护理,以便于减少患者的疼痛率。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并发症 原因分析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消毒不规范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为提高外科手消毒的规范性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93名手术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外科手消毒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工作负荷因素及管理因素。结论需要通过提供充足合适的洗手用物、完善洗手设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缓解工作压力,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鼓励手术人员相互监督管理,提高外科手消毒的规范性。

  • 标签: 手术人员 外科手消毒 影响因素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原因,探讨应急处理策略。方法:对我院 2017年 2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72例发生跌倒事件的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发生跌倒 74例次,跌倒原因前三位的是精神疾病因素、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年龄因素,分别占 32.43%、 24.32%、 17.57%;跌倒发生时段以 7∶00 ~ 9∶00居多,占 28.38%;发生跌倒后发生的损伤以皮下血肿、表皮擦伤多见,分别占 41.89%和 22.97%。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存在发生跌倒的风险因素较多,应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做好应急处理,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 标签: [ ]住院精神病患者 跌倒 原因 应急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ICU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失误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科ICU2005年至2009年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失误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我院ICU2005年至2009年上报不良事件42例次,与用药相关25例次.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经及时处理后,没有发生死亡.结论用药失误与护士药疗技术密切相关,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药物的管理,完善实习护生带教计划,实行目标教学法,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关键.

  • 标签: 用药失误 分析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统计和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方法 参与统计实验的全部患者资料都来自我科室,以回顾性分析方式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对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后确认护理需求,给出感染风险防范护理的建议。结果 导管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都与发生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结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面临较大的院内感染风险,影响因素也比较复杂,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任务的过程中对于无菌操作制度的执行效果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环境,在分析感染发生原因后,我们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04年1月~7月200例入院时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2周内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2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时间长、年龄大、侵入性操作、病原体和误吸是患者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病区环境监测,严格无菌操作,观察患者呼吸道感染迹象,缩短住院时间,加强侵袭性装置的管理,可降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原因分析 老年脑卒中患者 下呼吸道感染 2004年1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预防。方法 样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管理的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患者58例,运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常规护理联合综合干预护理,然后比较2组患者自体动脉内瘘阻塞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血液透析者患者行综合干预护理之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满意度明显提升,实验组自体动脉内瘘阻塞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加快了疾病治愈速度。结论 综合干预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自体动脉内瘘阻塞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干预护理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 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发生的原因分析及 护理 干预 对策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急性眼内炎 9 例患者 , 分析他们发生急性眼内炎的原因、制定护理 干预 对策 。 结论 降低白内障术后并发急性眼内炎的发生率 , 高危因素 : 患者年龄大、患有糖尿病、眼部或全身其他部位存在炎症、手术环境、手术操作及手术器械灭菌不达标等;有效护理 干预 对策:术前有效地泪道冲洗,术中应用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做好卫生宣教工作等 。

  • 标签: 白内障 眼内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室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患者 35例。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与相应预防感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内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组间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院内感染发生的各项原因来给予重症监护室患者相应的预防感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获取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