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SAA)与鼻咽癌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1月至2023年06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接受放化疗的I-IV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根治性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或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或全身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以及随访期间均检测SAA,同时对鼻咽癌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前后血清SAA水平,分析治疗前后血清SAA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病情变化的关系,依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其血清SAA水平。结果:治疗后鼻咽癌组血清SA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鼻咽癌组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颈神经侵犯)血清SAA水平均明显低于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颈神经侵犯)患者(P<0.05)。治疗前后复发组患者血清SAA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AA水平升高的患者,治疗后患者SAA水平明显下降,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颈神经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水平升高提示复发转移风险升高,在鼻咽癌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应用前景。

  • 标签: 鼻咽癌 SAA 病情变化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陈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参照组,后者为观察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对相关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末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比值(E/A)、室间隔/左室后壁比值(IVS/LVPW)]进行比较。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LAD、LVDd、E/A比值均更高(P<0.05),两组患者IVS/LVPW比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可了解患者心脏形态上的变化,可为临床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SD大鼠动物实验,比较常规DIEP皮瓣及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的疗效,从而得到Flow-through后对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是否存在不良影响,以便指导临床工作,同时有效地推动重建机理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创伤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健康的SD大鼠20只,进行随机分配为A、B两组,每组10只。①A组为常规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予以常规结扎。以此模拟常规DIEP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②B组为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不予以结扎。以此模拟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游离移植,既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又修复主要动脉缺损重建患肢血液循环。分别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于皮穿支供血进行测量并记录术前及术后6 h,1 d,3 d,5 d,7 d,2周,3周血流参数;采用激光多普勒超声测量皮瓣血流灌注值(PU)。结果 :两组皮瓣的血流动力学比较: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成活面积A组(49.62± 0.81) cm2,B组(50.21± 0.64)cm2。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穿支点射血分数较常规DIEP皮瓣降低,同时皮瓣灌注量略减少,但灌注量的减少并没有影响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反而有利于皮瓣成活质量的提高。另外,通过血流桥接式在增加皮瓣成活质量同时,重建了远端的血液循环,达到了一举两得双重效果。

  • 标签: SD大鼠,DIEP皮瓣,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成活面积及质量
  • 简介:摘要:以白银市2010年-2020年新生儿死亡率为切入点,探讨白银市妇幼健康管理主要指标及变化趋势,通过比较分析全面反映白银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探索提升白银市妇幼保健工作发展主要策略与措施,进一步提升社会对妇幼健康的重视程度,营造有利于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 标签: 妇幼健康 白银市 新生儿 死亡率 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对门急诊输液突发病情变化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的突发病情变化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急救护理,比较这两种方法对门急诊输液突发病情变化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急救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门急诊输液突发病情变化患者的心理情绪,使其病症情况也逐渐好转,促进该类患者的早日出院,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门急诊输液 突发病情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服务对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处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输液突发病情变化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疫情下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分类的变化,提出减少疫情下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方法:比较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2020年12月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新冠疫情下护理不良事件中跌倒及擅自离院所占比例较未发生新冠疫情时增多。结论:精神病院在新冠疫情下实行封闭式管理,谢绝探视,家属所提供的食物不能进入病区导致营养结构的变化,隔离所造成的的人际交往减少引发烦躁,紧张,孤独感增加。医院要在疫情期间调配好病人饮食,保证色香味俱全的膳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待遇(视频探视,电话探视),加强心理疏导能有效减少跌倒和擅自离院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疫情下 护理不良事件 分类变化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和血管密度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分布情况,分析PDGF-BB在骨折愈合中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方法 制作股骨干骨折模型:取12周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A组为骨折1周组,B组为骨折4周组,C组为骨折8周组。各组采用HE染色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及其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CD34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DGF-BB mRNA表达。结果 HE染色观察骨折愈合过程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可见多种细胞均出现广泛的强阳性反应,不同时间点表达和分布各不相同。结论 骨折后不同时间周期,局部PDGF-BB表达水平升高,参与了骨折的修复与重建。

  • 标签: 血管密度 PDGF-BB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通过调查报告进行研究,选取83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且观察他们的血压变化特点,再加上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二次保护。结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趋于正常化。结论: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值得各大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透 血压变化特点 护理方式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局部皮温变化情况。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7月接诊且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50例患者,测量术前、术后不同节点双膝关节皮温,分析双膝关节皮温变化规律。结果:术前,健侧、患侧膝关节皮温无明显差异,P>0.05;较之健侧膝关节,患侧膝关节术后不同阶段(术后第3d、1周、2周、4周、8周)的皮温更高,P

  • 标签: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 皮温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阶段变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7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7例,均采取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变化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状况变化及健康管理策略。方法: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选取了50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通过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经过一个月的健康管理干预,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心血管功能得到恢复,相关指标显著改善。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通过有效健康管理策略的实施,可以改善其健康状况,减轻疾病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有效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 健康状况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共情护理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疼痛、情绪变化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共情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疼痛、情绪变化和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负面情绪(SAS、SDS)评分、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依从率(97.50%VS8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共情护理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NAION患者脑功能变化的研究。方法:将我院2020年8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50例NAION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参与医院健康体检的5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初级视觉皮层、右脑岛、额中回区域的峰值T均为负值,说明NAION患者的ALFF(低频振幅)降低;观察组脑桥、舌状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区域的峰值T均为正值,表明NAION患者的ALFF显著增加。结论 NAION患者会出现部分脑区功能活动的异常,一般默认为网络功能障碍,需要对患者实施早期诊断,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实施对了解NAION患者脑功能变化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NAION 脑功能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膀胱颈移动度变化对女性妊娠晚期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抽选2022年4月~2023年10月,在本院进行产检的8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均进行阴唇三维实时超声检测,比较其膀胱颈移动度差异及压力性尿失禁情况。结果 根据诊断结果表明,48例压力性尿失禁孕产妇,其孕34周7(14.58%)例、孕36周13(27.08%)例、孕36周23(47.92%)例、分娩后6周5(10.42%)例。经比较,研究组孕产妇的膀胱颈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孕产妇妊娠时间的增加,其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孕晚期分娩前,其发病率最高,并且其膀胱颈移动度也会明显增加,通过观察孕产妇膀胱颈移动度,能有效对压力性尿失禁进行诊断,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膀胱颈移动度,妊娠晚期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