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结核菌检测中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结果与常规痰涂片检验结果对比。方法:纳入1246例,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结核菌检测的患者,采集患者的痰液样本,分别采用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与常规痰涂片法进行结核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分析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与常规痰涂片用于结核病早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PCR结核分枝杆菌DNA的阳性检出率15.08%与常规痰涂片的9.68%相比明显更高,P<0.05(x2=19.168);PCR用于早期结核诊断的灵敏度98.62%、特异度99.08%以及准确度99.01%与常规痰涂片的63.30%、93.12%以及88.56%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x2=88.229,x2=57.381,x2=133.728)。结论:对于结核患者而言,进行结核菌检验时,采用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验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与常规痰涂片检验相比均更高,可以更加简便、快速的检出患者的结核菌感染情况,在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中效能更优,可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结核菌检测 PCR 结核分枝杆菌DNA 常规痰涂片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影响涉嫌酒驾人员乙醇含量呼气值与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差异性的因素。方法 与本地执法部门联合 调查、调研,由执法部门 随机选出本区 3 00名涉嫌酒驾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检测和血液监测,呼气和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均存在差异,回顾其基本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呼气和血液乙醇含量检查值差异的因素: 59.2%是吹气和抽血时间差、 8.8%是个体差异、 7.8%是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 18.8%是呼气式酒精检测仪、 5.4%是实验室检测条件。结论 涉嫌酒驾人员呼气和血液检测中乙醇含量出现差异的因素较多, 一方面:执法部门 要不断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检验流程、增强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检验检测机构要适应形势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仪器,同时严格执行检测规范。只有两方均做好努力 才能 更有效 提高 涉嫌酒驾鉴定质量,避免因检测值存在差异而出现质疑,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权益。

  • 标签: 涉嫌酒驾 乙醇含量呼气值 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 2016年 7月— 2018年 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46例,其中活动期 23例,非活动期 23例,再选取 23例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测,对 3组的各项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患者的 IgA、 IgG、 IgM检验指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补体 C3和补体 C4均要低于对照组, P<0.05;非活动组各项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够有效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且精准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检验指标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心肌酶CK-MB检测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诊断标准。方法 纳入2020.3至2021.3内本院收入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组、细菌性肠炎患儿40例作为实验组,另纳入同期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比组,分别检测PCT、CRP与CK-MB水平,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PCT、CRP水平均高于研究组与对比组,而研究组CK-MB水平均高于实验组与对比组,P<0.05;实验组PCT、CRP阳性率(40.00%、90.00%)均高于研究组(10.00%、25.00%)与对比组(12.50%、12.50%),而研究组CK-MB阳性率(92.50%)均高于实验组(22.50%)与对比组(10.00%)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免疫组化措施实施后,肝癌患者诊断效果,对上述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选择我院100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各50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入选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8月,随后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体检者50例的数据资料与之进行对比,肝癌患者肿瘤组织行GPC-3免疫组化诊断措施,将上述患者设置为原发性肝癌组、继发性肝癌组、对照组。对比上述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AFU(α-L岩藻糖苷酶)、sF(血清铁蛋白)、AFP(血清甲胎蛋白)、CAl9—9(唾液酸化的乳-N-岩藻戊糖II)的平均检测水平对比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组、继发性肝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免疫组化 肝癌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贫血的女性患者中将血清铁蛋白检测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展开研究工作,本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选取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贫血患者,将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人数为50例,给予所有人员血清铁蛋白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UIBC、TIBC、TG、TC、HDL-C和LDL-C、ESR等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示为P

  • 标签: 血清铁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贫血 女性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贫血的女性患者中将血清铁蛋白检测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展开研究工作,本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选取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贫血患者,将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人数为50例,给予所有人员血清铁蛋白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UIBC、TIBC、TG、TC、HDL-C和LDL-C、ESR等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示为P

  • 标签: 血清铁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贫血 女性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酶联免疫法用于重组赖脯胰岛素制剂中检测四环素残留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法对不同剂型的赖脯胰岛素进行检测。结果:8倍稀释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80%~120%之间,根据其他类别残留量检测的加送范围,其结果符合要求,可选择样品实行8倍稀释。结论:酶联免疫法适用于充足赖脯胰岛素制剂四环素残留量的检测中,准确率较高,且使用范围也较广。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重组赖脯胰岛素 四环素残留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64排螺旋CT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检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患者77例,先后行1.5T MRI、64-MSCT检测,并对比病理检测结果,分析膝关节的具体损伤情况和两种方式的检测优势。结果:患者合计63例,共73处确诊,64-MSCT的确诊率为67.12%,1.5T MRI的确诊率为89.04%,检测结果显示χ2=10.246,P=0.001<0.05,1.5T MRI对于具体指征骨髓水肿的检测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 胸前区部位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被确诊为 AMI的 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排除 AMI的 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行四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效果。结果:观察组 CK-MB、 CK、 cTnI及 MY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发作 3~6h后 CK-MB、 CK水平明显升高, 6~12h达到峰值。治疗 2~ 4d后,两项指标恢复正常。在症状发作后 1~2h, MYO发生改变, 5~12h到达峰值。 CK-MB与 cTnI在 24h内变化基本一致,但是 cTnl升高的持续时间更久,跨度更大,半衰期更长, 7~10d后恢复正常。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四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率,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用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测定的临床意义分析。方法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60例保健科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每组研究对象都要完成对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并对两组研究人员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趋势和水平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并且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所得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联合HS-CRP LDL-C检测 急性冠脉综合征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在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6 月本月儿科门诊收治的 88 例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痰液培养和核酸检测两种法对其痰液样本中病原菌进行检测,以痰液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判定核酸检查结果。在病原菌检测基础上对患儿进行用药治疗。治疗结果与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 50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比较。 结果 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和痰液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病原菌诊断中 K 值为 0.82 ,敏感度 98.55% ,特异度 73.68%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 0.01 )。 结论 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技术方便快捷,在呼吸道病原菌测定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病原学诊断 核酸检测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免疫组化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诊断中的价值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05月-2020年08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资料为对象,进行观察病理组织学情况以及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物联合检测,进行分析其病理学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组织学观察得知,30例患者中,有1例肿瘤位于肌壁间,有11例肿瘤位于浆膜下,有18例肿瘤位于粘膜下。肿瘤细胞主要是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表现为各自存在或者混合存在)。依照肿瘤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包括8例为高度危险性,9例为中度危险性,13例为极低度及低度危险性。免疫组化表达结果为:CD117与DOG-1以弥漫阳性为主,其阳性率分别是90.00%、93.33%,而CD34阳性则表达稍弱(63.33%),SMA、Desmin及S-100阴性(或局灶性)微弱表达,Ki-67阳性率为1~30%。结论:免疫组化标记物联合检测能够利于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诊断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学诊断 免疫组化标记物 联合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SCH)合并妊娠期糖尿病( GDM)孕妇的生物学指标检测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一年本院 64例 SCH合并 GDM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到本院产检的 64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生物学指标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 TC、 TG、 LDL-C、 FIB、 IL-6、 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血脂、凝血、炎症因子等生物学指标检测在 SCH合并 GDM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期糖尿病 生物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导 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收治的 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健康妊娠者 50例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均给予 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检测结果。结果:组间比较,观察组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更高,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短,组间数据比较,数据差异明显,满足 P< 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 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检测,有利于了解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对诊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D-二聚体 凝血四项 检测 妊娠期高血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均实施免疫学检验,分析两组检出率、检验结果及准确性。结果:(1)检出率: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抗凝血酶(A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2020年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并并发产后出血的产妇6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科室分娩的无产后并发症健康产妇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在孕晚期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D-D、Fbg和AT检测,然后对比两组产妇的D-D、Fbg和AT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出血 D-二聚体 D-D 纤维蛋白原 Fbg 抗凝血酶 A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准确性。方法:将河池市第三人民2015.1-2021.1年宫颈上皮细胞瘤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320例,对照组采取病理活检方式、观察组采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方式,并将两组诊断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断符合率98.13%与对照组诊断符合率62.50%相比较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误诊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及相关的第三方检测行业日益壮大,社会对于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为满足市场人才需求,我校探索了在搭建与第三方检测行业对接的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改革应用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三年的改革实践,已初见成效。

  • 标签: 第三方检测行业 校企合作 卫生检验与检疫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