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手术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的11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管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经疼痛管理后,两组患者术后72小时的镇痛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除中度疼痛外,观察组在无痛、轻度疼痛、重度疼痛、高痛疼痛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率为84.5%,对照组的疼痛率为96.5%,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术后患者实施疼痛管理后,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力,有助于生存质量的提升,实现优质护理目标。

  • 标签: 疼痛管理 手术室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珠海地区综合性医院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及实验结果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08年-2016年期间收治的31例布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以发热(87%)、关节痛(48.3%)、多汗(45.1%)等表现为主,病程较长;实验检测发现患者多伴有血红蛋白降低(90.3%),血沉升高(92.3%),白蛋白降低(93.5%)等特点。结论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特点,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临床表现 实验室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护理策略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2014年10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全面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5.56%)比对照组(82.22%)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手术全面护理策略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护理质量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策略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男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优势,从而重视手术男护士的培养。方法我院手术护理团队由53名女护士和42名男护士组成,了解国内外手术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要求,结合现代灾害救援的特点和对护士能力的新要求,从手术男护士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组织管理方面、操作动手能力方面以及工作模式方面,分析手术男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优势。结果手术男护士在灾害救援中至关重要,从而提出营造手术男护士成长的社会氛围,开展系统化灾害护理教育,以更好地发挥手术男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结论手术男护士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以及社会需求上都是灾害救援不可缺少的护理能力。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灾害救援 护理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表格式带教方法。方法将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取表格式带教,带教老师按照已表格化的由科内制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总带教老师督导完成,并进行考核。结果试验组带教成绩效果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提高教学质量和实习护生的满意度,并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

  • 标签: 手术室 实习护生 表格式 带教 探讨
  • 简介:摘要任何一位病人进入手术,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而手术护士作为第一时间在手术室内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任何一种信息的传递都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病人处于清醒状态下手术时,手术过程中的气氛、医务人员的言行、态度以及环境的轻微变化都会引起病人较强的情绪变化。因此,有效的护患沟通在手术护理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的在手术护理中实施沟通技巧,使病人积极配合手术,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方法通过40例手术病人,20例采取传统方法术前未采取任何心理沟通干预措施,另外20例手术病人,护理人员术前充分掌握沟通技巧与手术患者积极交流。结果术前积极与患者沟通组手术患者积极配合手术的完成,手术的成功率100%,医疗纠纷0例,医疗投诉0,另一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组手术成功率96%,医疗纠纷1例,医疗投诉2例。结论手术护士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手术护士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沟通交流,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医疗纠纷,杜绝了医疗投诉,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沟通 技巧 护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详细介绍我院手术患者核查流程。方法通过一系列核对方法,认真仔细做好核查流程并签字保存。结果通过实施该流程,杜绝了手术常发生的差错.事故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医护人员责任心。

  • 标签: 手术部位 核对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手术外科就诊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没有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参考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参考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33%,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考组患者;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应用价值极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因此,舒适护理可以在手术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室护理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心理护理对椎间盘镜手术患者的干预体会。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36例行椎间盘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手术心理护理,分析两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SDS与SA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椎间盘镜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心理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手术护理对关节置换手术感染控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规范手术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关节置换手术中引入规范手术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规范手术室护理 常规护理 手术感染
  • 简介:摘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在医院重症监护感染问题是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文件检索和汇总,将近年来重症监护MRSA感染原因分析和干预措施进行汇总综述。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M R S A 感染 原因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手术发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结合查阅文献资料,总结手术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因素和防护措施。结果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心理因素等是手术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有效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手术职业危害因素众多,护理人员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有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法在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5年6月实施PDCA循环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的供应护理工作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的供应护理工作相关资料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工作质量状况和供应综合评分。结果观察组包装合格率、清洗合格率、抽样合格率及护理安全、护理质量监控、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供应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综合评分。

  • 标签: PDCA循环法 供应室护理管理 工作质量 综合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消毒供应集中处理与传统处理眼科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需清洗消毒的98件眼科手术器械资料予以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件,实验组予集中化处理,对照组予自行处理,比对两组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器械包布清洁93.88%、处理95.92%及功能93.88%等方面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灭菌合格48件,对照组灭菌合格37件;实验组灭菌合格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器械于消毒供应予以集中处理可有效提高清洗效果,促使眼科器械的安全性得以有效提高。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传统处理 集中处理 眼科器械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的护理管理风险及针对性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术后麻醉恢复患者44例,随机划为甲组22例、乙组22例。其中甲组使用传统护理模式,乙组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患者护理风险率、纠纷发生率、总满意度。结果乙组护理风险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总满意度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针对术后麻醉恢复患者,以护理风险管理为前提的护理模式,可在降低护理风险的同时,预防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总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护理管理 风险 措施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免疫实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免疫的200例传染病阳性标本进行研究,其中,检疫的免疫项目包括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甲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等。本次研究中均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并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在200例标本中,共检出梅毒62例,乙型肝炎100例,甲型肝炎16例,艾滋病病毒携带22例。结论免疫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有很多,为了控制医院感染,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知识培训,严格执行隔离管理制度,合理布局实验等。

  • 标签: 检验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免疫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可行性。方法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在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随机抽取100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这一阶段患者的投诉情况与满意度,并与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开展普通护理管理阶段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患者的投诉率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对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投率、提高满意度水平,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 标签: 输液室 护理风险管理 投诉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手术配合常规在眼科专科手术应用的体会,以期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手术配合水平。方法手术建立了五个专科护理小组,由专科组长利用每个手术间的计算机,负责在桌面建立手术手术配合常规文件夹,在医院网络技术人员协助下将各专科手术间的电子手术配合常规传入文件夹,为手术各专科护士提供了图文并茂的资料。各专科组长负责本专科组护士的培训,由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手术专科护士。结果电子手术配合常规的应用提高了护士的专科手术配合能力和仪器熟练使用技能;提高了医、护满意度;能够为医院节省开支,产生经济效益。结论电子手术配合常规的应用在提高手术配合水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高新技术和高精尖仪器设备的逐年增加,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电子手术配合常规内容和进行培训教育,才能不断提高眼科专科手术护士对手术的配合能力,高质量的完成眼科手术配合任务。

  • 标签: 电子手术配合常规 眼科手术室 专科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围手术期亲情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15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个组别均为75例成员,对照组患者的成员采取一般的方案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接受亲情护理,待其护理取得一定的进展后,再对其恢复效果进行比较以及观察。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94.67%)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67%),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其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亲情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对不良情绪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亲情护理 手术室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