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控制作用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社区老年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186例分成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小组模式,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疾病认知度、血糖以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自我管理效能、血压与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自我管理小组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社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 血糖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择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鼻内窥镜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25例。观察组接受右美托咪定+七氟醚控制降压,对照组接受七氟醚麻醉。分析相关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t2~t4时间段MAP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t2~t3时间段MAP呈现下降趋势,观察组t4MAP上升,P<0.05.对照组HR在t2~t4时间段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HR在t4时增高,P<0.05.观察组病患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较少,P<0.05.结论对于接受鼻内窥镜手术者,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开展控制性降压,能取得满意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控制性降压 鼻内窥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护理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分别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及系统化心理护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血糖指标水平及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及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护理教育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系统化心理护理教育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控制眼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后患者的护理重点。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眼内压力平均值为(15.0±4.8)mmHg,随访2个月,未见1例复发患者,患者眼内压力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患者视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需重视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从而为手术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干预护理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控制眼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精卫中心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评估防控措施效果,为控制特殊环境特殊人群甲型H1NI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和病例生活居住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查,对部分病例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对病例进行核酸检测。结果该起疫情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发生流感病例67例,罹患率为22.87%,3次采集22份现症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其中20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增强报病意识,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接种流感疫苗等综合措施,是预防流感暴发流行的关键。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 疾病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研究 精神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卡培他滨对于mCRC病患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5月-2017年10月时间段本院收治mCRC病患中抽出100例进行治疗研究。然后根据治疗方法将病患均分成化疗治疗组(50例)、维持治疗组(50例),其中化疗治疗组病患行标准化疗治疗后给以观察或支持治疗,维持治疗组病患在采取化疗治疗后采取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研究两组的用药疗效和用药副作用。结果化疗治疗组病患用药总疗效率12%,中位PFS为5.2个月;维持治疗组病患用药总疗效率46%,中位PFS为8.9个月,维持治疗组的用药疗效及中位PFS均高于化疗治疗组,两组结果数据比较,P<0.05。在用药副作用方面,维持治疗组较化疗治疗组高,两组结果数据比较,P<0.05,但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继续用药。结论对mCRC病患进行化疗治疗后继续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卡培他滨 mCRC 用药疗效 用药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湿热困脾型患者治疗时应用化浊清热汤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常规组,30例),一组联合给予常规西药及化浊清热汤治疗(研究组,30例),比对两组临床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程度较常规组优越,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7%,相较于常规组的76.7%显著较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湿热困脾型患者治疗时采用化浊清热汤效果良好,可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湿热困脾 化浊清热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及病情变化。方法本次研究包括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式变化情况。结果采用护理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估结果均优于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饮食依从性为95.7%(44/46),较干预前(76.1%,35/46)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控制性减压在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开颅去骨瓣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84例,均行开颅去骨瓣手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42例,快速进颅减压)、研究组(42例,控制性减压),比较GO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OS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2.38%)显著较对照组(16.67%)低,P<0.05。结论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开颅去骨瓣手术中进行控制性减压,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控制性减压 颅脑损伤 脑疝 开颅去骨瓣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高钾血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门诊单双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统计显示,两组干预后血钾水平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在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两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钾血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更好控制患者的血钾水平并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 标签: 高钾血症 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干预 血钾水平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并发症控制及肢体功能康复情况。方法搜集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此次护理方案划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及实验组(针对性护理干预),每组等分为25例,对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采取不同护理方式的并发症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与比对,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经护理干预后的肢体功能评分情况,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与可比性,(t=4.625,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术后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10(40.00)%,差异有可比性,(χ2=9.23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将患者的肢体功能得以改善,同时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 并发症 肢体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400例艾滋病高危体检者进行对照试验,200例对照组体检者进行常规宣传教育,200例观察组体检者进行自省式健康教育,对比健康教育的成果。结果观察组在宣教用时,教育者的满意率、知识知晓率、艾滋病患病数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自省式健康教育,可以快速提高受教育者对艾滋病的认知,加强对艾滋病的防范力度,减少宣教所用时间,提升整体的教育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自省式健康教育 预防控制 宣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electricalacupointstimulation,TEAS)辅助七氟醚控制性降压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中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接受鼻内镜手术的全麻患者80名,年龄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Ι~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单纯七氟醚组(S组)。S组诱导以静脉输注异丙酚1.5mg/kg、舒芬太尼0.4μg/kg、维库溴胺0.15mg/kg,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以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全麻后插入胃管,在胃管末端接胃二氧化碳张力仪,并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血压。麻醉稳定后通过加大七氟醚吸入浓度行控制性降压,降低平均动脉压(MAP)到达目标值65~75mmHg。T组诱导前30min于两侧足三里和内关予以TEAS诱导并持续到手术结束。每次电刺激持续30min,频率2/100Hz,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其间间隔15min。麻醉诱导、维持方式及控制性降压方式同七氟醚组。分别在麻醉前(T0)、达目标MAP后30min(T1)、MAP恢复到基础值时(T2)、MAP恢复到基础值后30min(T3)等时点采动脉血获得动脉血pH值(pHa)、胃粘膜pH(pHi)和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值。同时记录各观察时间点的MAP和心率(heartrate,HR)。结果胃粘膜pHi值组内比较S组,T1比T0显著降低(P<0.05),其他观察时间点与T0无显著差异(P>0.05)。pHi值组间比较T1时间点S组与T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gCO2值组内比较S组,T1比T0显著升高(P<0.05),其他观察时间点与T0无显著差异(P>0.05)。PgCO2值组间比较T1时间点S组与T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T组胃粘膜pHi值和PgCO2值分别行组内比较,T1、T2、T3各观察时间点与T0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EAS在七氟醚行控制性降压麻醉中可以维持pHi和PgCO2的稳定,具有一定的胃粘膜保护效应。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控制性降压 鼻内镜 pHi PgCO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瑞芬太尼(不同剂量)、七氟醚复合控制性降压影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瑞芬太尼(6ng/ml)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照组行瑞芬太尼(3ng/ml)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平均脑氧代谢指标和MAP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降压前10min两组患者的平均脑氧代谢指标和MA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30min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脑氧代谢指标和MA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瑞芬太尼(6ng/ml)、七氟醚复合控制性降压效果最佳,可有效调节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芬太尼(不同剂量) 七氟醚 控制性降压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脑氧代谢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在此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围麻醉期控制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ASAⅡ~Ⅲ级病例。对比采用咪达唑仑麻醉(对照组,40例)与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40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在围麻醉期内无明显波动(P>0.05);而对照组则波动变化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8.35%)低于对照组(2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进行手术麻醉血压控制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意识.呼吸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围麻醉期 高血压 小剂量 右美托咪定 控制血压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科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血糖、生活能力(ADL)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磷酸西格列汀和护理干预在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且经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都加用磷酸西格列汀和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治疗干预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水平比治疗干预前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磷酸西格列汀和护理干预措施对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提升其血糖控制的效果。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护理干预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西格列汀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联合给予吡格列酮,观察组联合给予西格列汀;观察并比较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用于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相对低于对照组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西格列汀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因此值得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口服二甲双胍 血糖控制不佳 西格列汀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