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入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00例,观察患者的不安全行为,分析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人员个人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68例,其中由于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产生不安全事件23例,发生率为23%;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导致不安全事件20例,发生率为20%;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不安全事故25例,发生率为25%。结论重视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护理安全事件,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在原发性产后出血治疗中采用盆腔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原发性产后出血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学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盆腔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完成时间、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在原发性产后出血治疗中采用盆腔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质量,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 标签: 原发性产后出血 盆腔动脉栓塞术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于对照组选择产房一般的管理方法;而观察组予以基于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对照组的总产程要远远多于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顺产率较高,而剖宫产率要低。结论危机管理常常说的是针对在事先不能预测何时发生,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十分可怕后果的意外事件管理。将危机式护理管理应用在产妇分娩护理中,可以有效地提升了产妇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危机式护理管理 产妇分娩 安全护理 安全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以手术室细节护理为研究核心,将其在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效用作为研究重点,分析其具有的安全提升效益。方法通过对我院手术室收治的8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统计分析获得分析结果。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常规维护,观察组的护理方式为细节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安全性进行分析,以观察组为重点,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消毒隔离、器械准备、仪器设备和配合技能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有优势,且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明显,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患者执行细节护理,能够使护理安全性得以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许多病原微生物会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但是,抗菌药物的问世,绝大多数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在其作用下大量患者摆脱了疾病的折磨并治愈。同时,也因为对抗菌药物的依赖和滥用也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例如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耐药菌的快速发展,导致治疗的失败等,对21世纪的人类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许多方面无指征滥用药,对其不良反应的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使用的疗程以及剂量不规范,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等。本文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例,分析其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之后提出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 标签: 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在患者围手术期,常规组行以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行以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安全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护理质量,还可以使患者更加认可临床服务,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心脏介入术 围手术期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策略预防产后24h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正常分娩的产妇568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284)和预防组(n=284),均实行产后24母婴同室护理,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和护理安全策略方案,探究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预防组新生儿、常规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39%、18.66%,差异显著(P<0.05);预防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产妇(P<0.05)。结论在产后24h母婴同室护理中,采取护理安全策略能有效预防新生儿感染,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度。

  • 标签: 护理安全策略 母婴同室 新生儿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妊高症患者中抽选54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病几率。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显著由于治疗前(P<0.05);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5%。结论临床治疗妊高症可采用硫酸镁治疗,可迅速降低患者血压,降低妊高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妊高症 硫酸镁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门诊患者玻璃体腔注药手术安全核查方法。方法对2015年7-12月进行玻璃体腔注药的门诊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安全有效的核查流程。结果有效保障门诊玻璃体腔注药患者的手术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引入到门诊患者手术流程中,可有效保障门诊患者玻璃体腔注药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门诊患者 安全核查 玻璃体腔注药
  • 简介:(葫芦岛市中心医院三部辽宁葫芦岛125001)摘要目的观察米力农在急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38例,急诊给予米力农静脉注射,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显效8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58%。治疗期间出现头晕3例、窦性心动过速1例、一过性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全部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影响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力农在急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米力农 急诊 难治性心力衰竭 疗效 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8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方法改良传统培训方式,对手术科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护理部和医务科人员跟台督导3周后,随机抽查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制定以责任人为主导的奖惩制度。结果实施柔性执行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管理后,麻醉师、手术医师、手术护士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正确执行率及《手术安全核查表》书写正确书写率显著提高。结论实施柔性执行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后,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的依从性及《手术安全核查表》书写正确书写率,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柔性执行 绩效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心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片联合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双流区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尼莫地平片联合针刺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负面情绪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VAS、HAMA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片联合针刺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尼莫地平片 针刺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安全用药品管圈小组管理模式调动科室医护人员参与安全用药管理的积极性,主动发现安全用药危险因素并有效减少不规范用药情况的发生。方法通过圈内小组成员应用鱼骨图对我科安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找出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运用PDCA循环原则对安全给药的重点环节进行对策实施和效果核查等。结果安全用药品管圈小组的管理活动使我科医护人员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升,安全用药质量管理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增强科室的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安全用药品管圈小组活动应用于安全用药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临床安全用药质量,同时提高了临床科室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临床科室 安全用药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药剂科未实施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862份资料作为对照组,共73例患者,并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药剂科实施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862份资料作为研究组,共73例患者,比较两组药品管理情况及患者用药满意度。结果实施安全质量管理后研究组药品损坏、药品过期、药品滥用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用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剂科管理中实施安全质量管理有助于减少药品损坏、过期及滥用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安全质量管理理念 药剂科 药品管理 用药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药剂科综合管理对医疗安全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上半年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药物应用情况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总结对照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归纳制定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将2018年下半年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给予改进措施,观察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间用药差异及出错情况。结果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出错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患者或其家属满意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药剂科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部分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和服务素质,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可有效规避安全隐患,降低医患矛盾。

  • 标签: 医院药剂科 管理 安全隐患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前后各抽取889件消毒供应物品,对照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前后消毒物品的合格率以及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前,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后的消毒物品合格率更高,护理风险发生率更低,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消毒物品的合格率,降低相关风险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有助于消毒供应中心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安全干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管理防范措施。方法选取13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较多,而采用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和投诉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行肺癌根治术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3例患者的观察组和22例患者的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情绪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情绪评分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70%(2/23)低于对照组22.73(5/22)%,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其焦虑情绪,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实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肺癌根治术 住院时间 焦虑情绪评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胺碘酮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作用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心律失常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低于观察组94.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9.0%(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胺碘酮 老年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口服避孕药物使用中的安全风险与管理方法。方法以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1年内口服女性避孕药品的70例女性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70例未服用任何避孕药品的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女性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女性乳腺癌患病率、鳞状宫颈癌患病率、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31.4%、30.0%、32.9%;对照组性乳腺癌患病率鳞状宫颈癌患病率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4.3%、2.9%、5.7%。三种疾病研究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品会严重损害女性身体健康,增加高血糖疾病以及乳腺癌疾病的发病率,因此有必要对女性避孕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女性口服避孕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 标签: 女性口服避孕药 安全风险 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