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前急救方法与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接诊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2例,总结分析前急救措施资料,并对其间的护理经验加以总结。结果经过前急救的患者,在至医院进行具体治疗前,有10例从昏迷状态转入昏睡状态,有8例转为嗜睡,其中有16例出现头晕、恶心与乏力症状,6例病情得到好转,2例经诊断属前死亡。结论前急救加上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的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肺炎克雷伯菌在某医院感染中的临床分布,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采用抗菌药物。方法对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送检患者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及其药敏结果。结果分离前三个科室依次为ICU、呼吸/老年科和新生儿科;在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为79.7%;药敏结果表明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其次是头孢类,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近3年该院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较高,应及时监测产ESBLs菌的发生率与耐药趋势;其次要总结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感染中的临床分布和对常见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规范用药。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来源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老年患者的前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收治的89例急性心肌梗塞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就诊情况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为家属送至我院就诊,观察组53例患者由医务人员进行急救护理后送至我院就诊,观察两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生命体征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死亡率1.9%(1/53),并发症发生率9.4%(5/53),住院时间29.3±6.5d,对照组死亡率3%(3/36),并发症发生率22.2%(8/36),住院时间43.7±5.4d,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科学的前急救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九江市乡镇中心卫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方法对九江市10所乡镇中心卫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了我市乡镇中心卫生合理用药。结论在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时进一步加强医生与患者合理用药的宣传与教育,达到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乡镇中心卫生院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前急救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86例我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就诊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入院时发生脑疝、呼吸道阻塞及病死率等情况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脑卒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罩插管在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186例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需行院前急救的危重症患者364例,其中行喉罩插管患者186例,称为观察组;行气管插管患者178例,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置管情况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1)观察组插管时间、插管时心率、插管后3min心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3minSpO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插管在前急救中抢救危重症患者较气管插管耗时短、刺激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喉罩插管 院前急救 危重症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一起农村突发特大群体性食物中毒的现场急救进行了分析研究。患者人数为374人,接受现场救治101人,动用120救护车15车次,公安车辆、乡卫生巡回车等10次,历时7个小时,全部将中毒患者安全送达相关医院。其中现场救治过程及转运过程中无任何差错事故发生。

  • 标签: 群体性食物中毒 现场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和体会。方法对5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前急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除3例患者现场死亡,其余50例经前急救后送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患者采取规范有效的前急救措施,能明显缓解患者中毒症状,减少病残率,致死率,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 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前急救。方法研究取我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2例,患者均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入院治疗。对32例患者均实施前急救,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前急救效果。结果32例患者经前急救,共有30例患者安全入院,其中有5例患者由昏睡状态转为嗜睡状态,有21例患者中毒症状缓解。经治疗后,30例患者均痊愈,其中有1例患者治疗后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前急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推荐。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2011年1月我院前急救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的成功率、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率与差错的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出诊到达现场时间、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病人及家属满意率、差错发生率四指标各自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质量控制在前急救护理管理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质量控制 院前急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02至2014-01期间由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送至医院急诊的拟诊ACS的急性胸痛患者。根据前是否运行无缝连接模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83例,实验组342例。对照组由120医生根据临床经验独立作出初步诊断并立即给予急救措施,实验组救护车上装有网络信息双向传输系统,由急诊科医生在线指导120医生在前对患者实施抢救。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CS高危因素及前诊断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二组在前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硝酸酯、镇静镇痛的治疗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入院后实验组仅有3.8%的患者最终排除ACS,明显低于对照组(18.8%);STEMI患者中实验组行院内溶栓及急诊PCI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入院至开始溶栓时间及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无缝连接模式使ACS患者院内救治前移,提高了前ACS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早诊断、早治疗赢得了时间,所以前院内无缝连接急救模式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无缝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胃复安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在前急救中止呕吐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通过对68例呕吐患者在前急救中给予胃复安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处理,观察其疗效。结果其中42例呕吐患者在5分钟内起效,且效果较明显,24例呕吐患者10分钟内起效,2例呕吐患者效果不明显。结论胃复安穴位注射在前急救中对呕吐治疗的疗效肯定,且简单、快捷、方便,值得在前急救推广。

  • 标签: 胃复安注射液 足三里 穴位注射 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我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方法收集2016年我院第1季度药房6952次药物流通、处理过程作为分析对象,分析药房药物流通、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本调查发现有72次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而原因分析认为主要与药房库房内硬件设施落后、缺乏有效的药房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水平较低、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等有关。结论在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仍存在诸多的缺陷,其中以设备落后、管理制度缺陷、人员素质低下等为主,因此应重视基层妇幼保健的药房管理与建设,制定完善的基层妇幼保健药房管理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药房管理 问题与不足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乡镇卫生药剂科调剂差错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乡镇卫生近4年药剂科处方调剂差错情况,提出防范措施。结果4年共发生药剂处方调剂差错80例,各年差错率比较P>0.05;按差错原因中药剂师原因发生率(66.25%)最高,P<0.05;用量或用法错误、药物数量差错为主要差错,P<0.05。结论需加强乡镇卫生药剂科管理,提高药剂师、医师专业素养,严格把关,杜绝处方调剂差错。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处方调剂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的外科术式。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30天内非计划返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年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提取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经过及术后结果。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Student'st检验分析结果的差异。结果共纳入663例患者。女性497例(75.0%),男性166例(25.0%)。年龄中位数为47岁和BMI中位数为23.6。所有患者的ASA评分均为I或Ⅱ。患者因有症状胆囊结石行手术的为595例,其他病因包括反复发作的非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手术时间中位数为57分钟。其中8例(1.2%)需要中转开腹。术后非计划返59例(9%),主要原因包括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过度疼痛及恶心、呕吐。手术时间是预测非计划返的显著指标(P<0.001)。这些患者的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天。8例患者需要再手术治疗。结论减少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及预防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的措施可能会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30天内非计划返率。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某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体系并实践,促合理用药。方法以相关原则、办法、指南等为依据,建立合理应用评价体系,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4年该院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注射用氨曲南病历。结果处方点评不适宜13例,均为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经验性用药微生物送检率低于目标用药,2014年溶媒、用法、用量、疗程适宜性高于2012-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溶媒的用量及选择、静脉滴注时间、特殊人群的使用等方面应需加强管理。

  • 标签: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评价体系 合理用药评价指标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霍尔三维结构模式在干休所前急救中的实践。方法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式,在干休所前急救中建立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的结构。结果经过此模式的培训,干休所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急救能力显著增强,应急能力得到了加强;急救成功率和满意度均为100%。结论霍尔三维结构模式能保证干休所前急救工作顺利实施,提高了前急救的医疗施治和整体护理水平。

  • 标签: 霍尔三维结构理论 院前急救 干休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咽通气管在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评价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7年7月,医院共开展前急救44例,常规护理。2017年8月—2018年7月,医院共开展前急救49例,针对口咽通气管的应用,进行护理质量改进。结果改进后,气道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改进前,改进后转为气管插管率低于改进前,口咽通气管使用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SpO2上升到90%时间、开放气道时间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应用口咽通气管、高质量的护理,有助于充分发挥其价值,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 标签: 院前急救 气道管理 呼吸支持 口咽通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纳络酮用于各种常见急性中毒患者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中毒患者共154例,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治疗;实验组使用纳洛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结果经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络酮用于急性中毒患者前急救疗效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纳络酮 急救 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