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静脉留置在临床的应用,分析静脉留置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综述了静脉留置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目的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劳动强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正压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临床护理措施,杜绝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总结468例静脉留置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468例静脉留置患者有6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精心治疗及细心护理,并发症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患者健康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在临床静脉留置使用期间,必须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操作,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静脉留置 并发症预防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宝对外周静脉留置透明敷贴引起皮肤损伤在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并接受外周静脉留置治疗,发生透明敷贴下局部皮肤受损的患儿2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美宝湿润烧伤膏,分析美宝对外周静脉留置透明敷贴引起皮肤损伤在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用药2天后,治愈5例,治愈率25%,用药4天后,治愈14例,治愈率70%,用药6天后,治愈19例,治愈率95%。结论美宝对于新生儿使用留置后出现的皮肤问题疗效显著,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焦虑,保证药物治疗的顺利完成,使静脉留置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透明敷贴 皮肤损伤 美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花和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采取梅花叩刺联合拔罐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刺联合拔罐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方面简单易行,同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疼痛显著减轻,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梅花针 拔罐 带狭疱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留置脱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皮肤抓伤及留置脱落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皮肤抓伤(0%)、输液留置脱落(7.5%)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5%、37.5%,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皮肤抓伤、留置脱落等情况,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干预 皮肤抓伤 留置针脱落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静脉留置套管行早期护理干预对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选择下肢静脉留置套管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方法对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套管并发症6.67%比对照组33.33%低,且置管时间留置套管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下肢静脉留置套管行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使静脉留置套管并发症降低,且需减少置管时间。

  • 标签: 下肢静脉 套管针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冬天老年患者静脉留置穿刺前护患双方做好准备措施,使其血管充盈,提高静脉留置穿刺成功率。方法根据留置穿刺不同部位,采取相应方法使血管充盈。结果提高静脉留置穿刺成功率。结论冬天老年患者静脉留置穿刺虽有一定难度,但是操作前采取让血管充盈的方法,就能提高静脉留置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冬季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 穿刺前准备 血管充盈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3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使用带刃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经过治疗,疗效优的患者占39例,疗效良的患者占9例,疗效差的患者占2例,疗效优良率为4.0%。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运动性疼痛和压痛疼痛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带刃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带刃针 膝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留置静脉采血、置管同步进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98例患儿,对其采用留置静脉穿刺采血并置管的操作,对其观察及护理进行明确。结果所有患儿用留置操静脉采血、置管后能够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对其血管进行保护,降低并发症发生。同时一次成功例数为90例,成功穿刺率为91.83%。结论对患儿实行留置静脉采血、置管同步进行的方法,大大节省了所用时间,提升整体护理效果。

  • 标签: 留置针 静脉采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在结肠癌术后腹腔化疗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3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静脉留置应用于结肠癌术后腹腔化疗中,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一共进行了152次腹腔静脉留置穿刺化疗,且无一例失败。结论静脉留置在结肠癌术后腹腔化疗的应用效果较好,操作安全、简便,且易于掌握。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结肠癌 腹腔化疗 应用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细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患者实施细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分析其诊断特点。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丰富,排列呈团装,乳头分为膨大部和缩细部,大部分具有纤维轴心,少数无纤维轴心。细胞内具有核淡染、核内假包涵体和核沟。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穿刺涂片细胞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针穿刺涂片 细胞学
  • 简介:摘要应用循证思维方法对110例小儿静脉留置使用者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寻求实证,制定护理方案。认为循证护理方法在指导小儿静脉留置临床应用实践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患儿的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静脉使用更昔洛韦、麦通纳治疗组采用浮针刺穴位。结果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治疗能显著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痛 浮针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后皮下瘀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20例静脉输液拔后皮下瘀血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改进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原因分析,改善拔技巧,输液拔后皮下瘀血的患者明显减少。

  • 标签: 输液拔针 皮下瘀血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式正压封管法对临床静脉留置封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科1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5例。在输液完毕后,实验组用5ml的注射器抽取0.9%的生理盐水5ml脉冲式正压封管,对照组用5ml的注射器抽取0.9%的生理盐水5ml按传统方法封管,观察对静脉留置在堵管、回血、肿胀方面的影响。结果脉冲式正压封管法在静脉留置堵管、回血、肿胀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封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正压封管法较传统均匀缓慢推注封管法更能减少静脉留置堵管、回血、肿胀的发生。

  • 标签: 脉冲式正压封管 均匀缓慢推注封管 静脉留置针 封管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药并用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加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并用疗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疗效确切。

  • 标签: 脊源性类冠心病针药并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型静脉留置穿刺方法的成功率和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穿刺法(直刺法),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穿刺法(斜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穿刺成功率情况。结果直接刺入血管法患者疼痛感觉轻于斜刺法。穿刺成功率高于斜刺法结论改良的静脉穿刺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静脉穿刺 进针法 人文关怀 手术室 穿刺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