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调节血脂药物,是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高血脂症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多向性效应,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抗氧化,增加斑块稳定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抗心律失常,免疫调节,抗肿瘤等。本文将结合近年的文献对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降血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近年来中药中植物蛋白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中药中植物蛋白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类、综述;结果中药中植物蛋白的提取常用碱溶酸沉法、反胶束萃取法、浸出法和水酶解法;层析柱法、超滤膜法是其主要纯化技术;主要的定量方法为考马斯亮蓝G一250染色法、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紫外吸收法、等电点法、质谱法也有一定范围的应用;中药植物蛋白具有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免疫调节作用、肝硬化的支持作用。结论随着中药中植物蛋白的研究深入,对拓宽中药的应用领域,开发相关制剂、建立新的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药 植物蛋白 提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由于小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自身特点,造成了对其监管的苦难,本文对小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进行了研究,分析其监管难度,并对此提出加强对小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的建议。

  • 标签: 医疗器械 中小企业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洛芬注射液的局部毒性。方法采用BALB/c小鼠、SD大鼠、豚鼠、新西兰白兔观察局部毒性反应。结果布洛芬注射液全身主动过敏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对血管无刺激性,亦无溶血和红细胞凝集现象。结论布洛芬注射液用于临床是相对安全的。

  • 标签: 布洛芬注射液 局部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以新辅助化疗治疗后肿瘤控制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住院部于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新辅助化疗,对治疗后肿瘤控制情况进行分析,记录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有效率达到83.3%,其中2期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1.7%,3期为72.3%;骨髓抑制发生率47.6%,胃肠道反应为33.3%,其他症状(脱发、无食欲、身体乏力)发生率21.4%,化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乳腺癌患者临床行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缩小病灶,为后期保乳术治疗提供基础,从而提高乳房保留率、病灶切除率。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糖尿病的发生率日益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口服降血糖药物,如磺酰脲类药物格列本脲、双胍类二甲双胍等西药是最为常用的治疗药物。但它们在有效性,患者耐受性,对血小板抑制作用的特异性,以及不同患者对药物反应的差异性等方面都有不足之处。目前研究人员从传统中药中发现一些具有抗糖尿病作用的药物进入临床,初步结果显示有较好的避免了西药的诸多不良作用,与传统西药药物相比更加安全和方便。现对常用此类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及正在研究中的此类新药做一概述,并对治疗糖尿病中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中药糖尿病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胎膜早破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临床主要对我院收治的100例产科胎膜早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妊娠期护理以及临床护理监测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有2例胎儿死亡,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和妊娠期护理效果显著,满意度高,95.0%。结论加强对产妇心理护理和护理监测,重视胎膜早破现象,做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科 胎膜早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癫痫患者伴发焦虑抑郁临床发生率。方法选取50例癫痫患者为实验组,5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对其采用汉密顿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及临床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和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抑郁与焦虑共病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部分癫痫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及焦虑,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实施心理干预,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各种不同的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的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病理生理特征和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发病率较高,容易误诊,漏诊,目前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收到遗传因素和获得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PTE病人大多数为不完全恢复,但无临床症状;少数解剖、血流动力学完全恢复正常;极少数发展为肺动脉高压。除血流动力学完全恢复病人,其余均伴有肺血管重建,但目前其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明了,深入研究对于临床的诊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病理生理学 病因 血管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寻找相应对策。方法对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记录患者便秘情况及影响便秘的原因。结果100例患72例便秘。便秘率72%,其中因吞咽肌麻痹进食少者78例,便秘70例,便秘率79.7%,不习惯床上排便(便秘率76.9%)饮食知识缺乏(便秘率65%)不愿麻烦他人(便秘率70%)进食少与便秘密切相关。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创造良好排便环境,提高家庭支持,尽快恢复正常饮食,能有效解决便秘问题,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卧床 进食减少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炎宝合剂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依据。方法考察肠炎宝合剂和复方黄连素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肠炎宝合剂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MIC分别是152μg/ml和174μg/ml,MBC分别是332μg/ml和363μg/ml;复方黄连素片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MIC分别是168μg/ml和172μg/ml,MBC分别是349μg/ml和351μg/ml。两药作用强度相近。结论肠炎宝合剂具有明显的抑菌、杀菌作用。

  • 标签: 肠炎宝合剂 抑菌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红花黄色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红花黄色素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对红花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红花加水量为12倍,提取2次,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min。

  • 标签: 红花 黄色素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虽然目前大肠癌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对其发病的高危因素已有较详细的研究,认为大肠癌主要和饮食、环境以及遗传与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因此,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的深入研究,且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诊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大肠癌 病因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微创抽吸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结果。结果术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理能力,对照组患者有68例恢复良好,恢复良好率为87.18%,实验组患者有77例恢复良好,恢复良好率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微创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低,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汉族、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治疗,得出结论汉族、维族对降压药物的反应不同,但不管是汉族,还是维族患者,90%的患者通过服用降压药物后,他们的血压都可以达标。

  • 标签: 汉族 维吾尔族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网络成瘾,又被称之为网络过度使用或者是网络病理性使用。这种心理学病症乃是由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该心理病症的特征主要为无节制地上网,并且不顾及时间;越长的上网时间越能使自身得到满足感;如果一段时间不能上网,将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交往,甚至产生厌世的恶性情绪;为了隐瞒自己的症状,不惜向他人说谎,来证明自己并不痴迷于网络等。这种上瘾症状在主观概念上与药物成瘾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可是当前针对该症状的测试工具以及治疗方案却又非常局限。故此,本文针对网络成瘾这一心理病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希望能为该症状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

  • 标签: 网络成瘾 心理学依据 病态网络使用 心理治疗 自我控制能力
  • 简介:摘要附子、川乌、草乌是是常用的乌头类中药,这类中药大多有毒性。本文旨在从古文献记载、化学及药理研究、临床毒性反应报道等方面阐述附子、川乌、草乌的毒性,为客观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乌头类中药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给予带下症患者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带下症妇女8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治疗;治疗组在采取对照组同样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5%),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具有调经止带、补肾健脾及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治疗带下症妇女,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刺治疗 带下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