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入,需要的护工人员愈来愈多,同时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培养的教学质量刻不容缓。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一线护理实验课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并归纳了一些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这些教学理论的不足或待改进之处。期望对今后的护理实验教学起到有益帮助。

  • 标签: 角色互换法 情景体验法 多媒体教学 护理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因分析对120出诊时效的影响,以降低院前急救风险,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和2018年7月接受市120指挥中心出诊派单受理及出车情况,针对2018年6月我院急诊科在受理派单中存在严重受理超时及出车超时情况,科室采取根因分析法共同寻找超时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影响派单受理和出车的因素进行整顿和管理。比较采用根因分析整顿管理后与整顿管理前的派单受理和出车超时情况。结果整改前(2018年6月)我院急诊科共派单143次,其中受理超时89次,出车超时12次,受理超时率为62.24%,出车超时率为8.39%,整改后(2018年7月)共派单157次,其中受理超时13次,出车超时7次,受理超时率为8.28%,出车超时率4.46%,整改后有显著降低。结论根因分析可以有效找出急救站在派单受理中受理超时和出车超时发生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针对性整改,有效降低受理超时和出车超时的发生率,规避了医疗风险,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了120出诊时效,确保了院前急救医疗安全,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出诊时效 医疗安全 出车超时 受理超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何氏骨科瞬间复位整复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何氏骨科瞬间复位整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本组研究对象的优良率为90.00%;其稳定性、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疼痛评分等关节功能指标分别为(92.3±4.6)、(90.1±6.5)、(93.2±3.8)、(92±2.8);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何氏骨科瞬间复位整复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何氏骨科瞬间复位法整复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文拉辛与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05例患者分为文拉辛组(56例)和米氮平组(49例),文拉辛组给予口服文拉辛,米氮平组给予口服米氮平,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同时评价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文拉辛组总有效率为92.86%;米氮平组总有效率为95.91%,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文拉辛组的不良反应多于米氮平组,尤其是在性功能障碍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辛与米氮平对脑卒中后抑郁总体疗效相当,但米氮平的不良反应少于文拉辛,是临床可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一线药物。

  • 标签: 文拉法辛 米氮平 脑卒中后抑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异烟酸-巴比妥酸光度测氰化物方法。方法在弱酸性条件下,样品中的氰化物与氟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烯二醛,最后与巴比妥酸缩合成紫蓝色染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色度与氰化物的含量成正比,在600nm波长处进行光度测定。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在氰化物含量为0.1~2.O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A=0.278Mcw-(ug)-0.005,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0.045ug,平行实验RSD为1.06%~5.12%。加标回收率为95.9%~l0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样本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异烟酸-巴比妥酸光度法 氰化物 吸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的保温时间对血栓通含量的影响,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以充分表明该检验方法的适用性。方法用不同的保温时间所测得的分光光度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的结果相比对。结论分光光度的保温时间对于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有比较大的影响,并且在15至30分钟的时间内较为精确。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保温时间 血栓通注射液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文拉辛及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符合PSD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文拉辛和帕罗西汀治疗8周,应用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周末时,文法拉辛组HAMD评分减分多于帕罗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8周末时,文法拉辛组和帕罗西汀组在显效率和有效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疗效相当。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在治疗PSD方面,文拉辛和帕罗西汀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但前者相对起效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了解益气活血通络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疗效。方法随机抽取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利用数字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患者。分别采用益气活血通络(实验组)西医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对每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及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的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愈率及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90%、85%均高于西医治疗74%、6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靠有效。

  • 标签: 益气活血通络法 冠心病 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头孢替唑残留检验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头孢替唑作为研究样本,制作储备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以乙腈作为色谱纯,以枸橼酸作为分析纯。分别检测不同量的样品溶液的浓度等指标。观察不同储备液的浓度、峰面积,及样品的信噪比与检测限。结果样品在被检测浓度(0.005502mg/ml~0.01307mg/ml)之间,符合线性关系。当样品浓度为5.502×10-8g/ml时,信噪比为5.0,检测限5.502×10-8g/ml,符合要求。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头孢替唑残留,线性方程先关系数良好,检测限可信,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头孢替唑 峰面积 信噪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补肾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6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研究组(补肾+针灸)与对照组(针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32/33)、81.8%(27/33),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补肾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补肾法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统分娩术与新式无创接生的临床效果比对。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共计76例,分为两组,均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术;观察组采用新式无创接生;比较两组的会阴损伤程度、侧切率、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侧切率大于观察组并且会阴完整率小于观察组;观察组的疼痛率小于对照组。结论新式无创接生比传统分娩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新式无创接生法 自然分娩 传统分娩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气管插管后拟行十二指肠营养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分为超声引导组(A组)和常规盲插组(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置管成功例数、试插次数和置管耗时。结果十二指肠营养管位置良好的人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位置差的超声引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日内反流人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胃肠腔食物残留总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能显著提高十二指肠营养管置管的成功率和质量。超声引导能减少反流和胃肠腔的食物残留量。超声引导能有利于提高喂养质量减少反流提高病人的营养供给改善预后。和因反流误吸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和窒息。

  • 标签: 十二指肠营养管 置入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41例,入院后均行三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41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26.92±19.62)分钟,术中出血量为(86.95±15.60)毫升。行手术治疗后,本组41例患者中,3例出现并发症,占7.32%,经针对性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总管患者入院后,行三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胆管结石 三孔法腹腔镜 Ⅰ期缝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各种类型的颈椎骨折患者62例,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对颈椎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修正护理计划,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动态评价护理质量,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管理强化的重点,达到持续改进。结果62例颈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20~66岁,平均为42.5岁,住院天数平均缩短1~2d。结论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提高护士整体水平和护理质量,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法 颈椎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综合病案分析在外科护理教学的复习中所起的作用效果。采用问卷填表和实验对照对2011级护理2、3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成绩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外科护理教学内容结束后,组织几次综合性的病案分析讨论课,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期末考试成绩。

  • 标签: 综合病案分析法 外科护理 考试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MC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分析在新进护士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对我科新进护士实施PCMC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分析教学,为期半年,共58人。分为观察组26人,对照组26人。观察组采用PCMC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结合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导师式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出科考核成绩、科室医生对护士满意度评价、住院病人对护士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培训考核成绩,科室医生对护士的评价以及住院病人对护士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PCMC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结合培训,新进护士不但能尽快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急救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而且能提高新进护士的安全服务意识,使其成为全面优秀的护士,同时也全面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体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 标签: 新进护士培训PCMC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芩饮片质量控制中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以便对黄芩饮片质量做出综合的评价。方法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技术对黄芩饮片进行提取,在选择了共有峰后,以此当作变量因子对黄芩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实现降维分析作用。结果应用主成分分析分析黄芩饮片质量控制情况,对黄芩饮片做出综合的评价和合理分析。结论应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对黄芩饮片能更好的进行质量控制,可以作为中药饮片常规质量控制方法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芩饮片 质量控制 主成分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kugel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62例临床资料,分析行kugel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方法与效果。结果手术耗时均数(54.3±7.4)min,伤口小,58例患者术后1d可下床,术后恢复好,并发症3例,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见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均数(4.8±1.6)d,随访3月,未见复发。结论采用kugel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极佳,术后恢复好,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kugel法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中左氧氟沙星含量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4.0)-乙腈(8317),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5nm,柱温30℃。通过与对照品比较,结合色谱报告结果分析,该方法检测左氧氟沙星在0.01~1.00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91%。本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定量分析。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 高效液相色谱法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