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与相邻的正常子宫肌层组织的P16基因启动区甲基化状态的差异性,探讨P16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治疗后肌瘤复发等关系,以及期望激素受体成为子宫肌瘤药物控制的靶点。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取同体子宫肌瘤组织与其相邻的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对上述标本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法检测P16基因启动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采用组化分析肌瘤细胞和正常对照组织的雌、孕激素受体;并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30例子宫肌瘤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26.6%(11/30),子宫肌瘤旁正常组织中甲基化率6.66%(2/30),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30例中雌激素受体表达增高的个体占40.0%(12/30),孕激素受体表达增高的个体占33.3%(10/30),两者均同时表达增高的个体占26.7%(8/30)。结论子宫肌瘤及其临近的肌层组织的均出现P16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子宫肌瘤组织总体呈现出低甲基化;子宫肌瘤对雌激素以及孕激素都具有较高的应答性,而且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以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高表达。子宫肌瘤的无限生长与诸多因素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P16基因 子宫肌瘤 雌激素受体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46例(2013年4月~2015年4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每天20mg,研究组患者每天40mg,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心功能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LDL-C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F为(46.58±4.23)%、LVEDD(46.07±2.13)mm,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值小于0.05。结论对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给予每天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心功能等指标,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 两种剂量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的强化治疗,并对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观察组则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四针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对比不同时间段血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情况均有所好转,且组间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具有现实意义。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能够控制血糖含量,且联合用药的费用更低,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血糖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对护理对策。方法我院ICU选取并发肺部感染患者8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策,干预组实施相对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感染情况。结果干预组肺部感染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及监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相对护理对策能有效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促进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孟鲁司特结合布地奈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8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69例患者采取布地奈德作为单药组,另69例患者采取孟鲁司特结合布地奈德作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发现联合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比单药组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孟鲁司特结合布地奈德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 支气管炎你 嗜酸粒细胞性 孟鲁司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抽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患有复杂性肾结石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的单通道微创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予以单一的经皮肾镜碎石手术。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结石的总清除率、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的单通道微创手段,临床效果较好,对结石的清除较彻底,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单通道微创 复杂性肾结石 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为45例患者。对于实验组的患者给予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钢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患者的疗效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增加(P<0.05)。结论运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传统钢板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 传统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氧动雾化吸入在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为时间段,将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参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氧动雾化吸入应用于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氧动雾化吸 老年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氟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入的146例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6例病情复发,实验组暂时未发现有复发情况发生。结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较之氟康唑单独使用明显更为优良,其具有疗效明确、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较好的生物利用度、在人体内组织分布广、口服药物吸收度高、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氟康唑 克霉唑栓 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及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穿孔性阑尾炎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法,对照组进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的医疗成本、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残余脓肿发生情况、放置引流管、切口感染率、应用止痛药率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医疗成本、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予以腹腔镜手术,高度微创,可促进病情迅速康复,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穿孔性阑尾炎 腹腔镜 开腹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惠州市耐药结核病的情况以及其趋势。方法选取本地区2011年—2013年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943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48.5%,其中初治和复治耐药率分别为43.3%和67.2%,初治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为8.9%和32.8%。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链霉素(17.6%)、异烟肼(4.2%)、利福平(2.8%)、乙胺丁醇(0.8%)。2013年耐药率60.4%较2011年耐药率35.7%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惠州地区结核菌耐药率逐年上升,应加强肺结核全程督导管理,改变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修复额眶部嗜酸性肉芽肿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快速成形技术,进行个性化钛修复体的制备,对7例嗜酸性肉芽肿术后大面积额眶部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手术效果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钛修复治疗额眶部大面积颅骨缺损,有利于更好的切除病灶,最大限度的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三维重建钛板 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颅骨缺损 额眶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