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国产镍钛合金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临床效果。方法11例恶性气道狭窄患者(其中肺癌6例、食管癌晚期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合并气道狭窄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6~62岁。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明确气道狭窄部位、形态及范围。在X线透视下将多功能导管沿导丝经声门进入气管并越过狭窄段,更换超硬导丝并将导丝留置于狭窄段远端,撤除导管,沿导丝通过置入器置入气管支架。结果11例患者成功置入气管支架。随即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气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有效方法。

  • 标签: 气道狭窄 放射学介入治疗 镍钛合金支架
  • 简介:探讨高效能复合矫治弓丝(compositearchwire,CoAW)应用于牙齿正畸中选优研究,并对复合矫治弓丝在正畸中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及选型标准.对复合矫治弓丝正畸过程力学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各个不同类型弓丝对LL2、LL3、LL56作用力-位移曲线,并由此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弓丝对于不同牙齿正畸范围.

  • 标签: 正畸 复合矫治弓丝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各级支气管及伴随结构病理变化,探讨微波消融对各级支气管及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进行经皮穿刺正常肺组织微波消融,分别于消融后3d(A组)、28d(B组)各宰杀5只,观察微波消融后消融损伤区形态及各级支气管和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病理表现。结果①随着支气管腔变小,微波对支气管损伤加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损伤较轻,各级支气管消融后28d呈恢复表现。②微波消融对于肺组织中大血管有轻度损伤,对小血管损伤较重。③微波消融对于淋巴管、神经均有损伤,且神经损伤未恢复正常。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肺部肿瘤是一种可以耐受且对大支气管、大血管影响轻微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微波消融 正常家猪 支气管 伴随结构
  • 简介:目的介绍胫骨中下段骨折微创手术器械研发设计与应用。方法胫骨中下段骨折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术中选用适合胫骨中下段解剖特点锁定加压钢板,结合自行设计复位固定器及钢板置入器。结果随访X线片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畸形愈合,钢板螺钉无断裂及移位发生。结论术中利用微创器械,使骨折复位简单,钢板置入容易,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更符合生物学钢板内固定术概念。

  • 标签: 胫骨中下段骨折 微创手术器械 设计与应用
  • 简介:目的本文主要对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力争初步找到一条制备CNTs/HAp复合材料工艺路线,并对所得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球磨和超声分散两种工艺制备了CNTs/HAp复合粉体,并经等静压成型、真空无压烧结制备出了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结果XRD、IR、TEM及SEM研究发现,所制备羟基磷灰石为纳米级,纯度高,所使用原料碳纳米管纯度高,碳纳米管在复合粉体中分散均匀.碳纳米管有细化晶粒作用,但随着烧结温度升高碳纳米管分解加剧,因此烧结温度以低于1100℃为宜.结论初步找到了一条制备CNTs/HAp复合材料工艺路线.随温度升高,复合材料中CNTs存留量逐渐减少.因此真空下该复合材料烧结温度应低于1100℃.

  • 标签: 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 生物复合材料
  • 简介:深低温保存技术出现使同种瓣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心脏外科手术.深低温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同种瓣生物活性,这是它能够在体内保持耐久性重要条件,但随之产生特异性免疫排斥反应不容忽视.本文讨论了深低温技术对同种瓣抗原性影响以及移植后免疫排斥现象、发生机制及其意义.

  • 标签: 同种瓣 深低温保存 免疫排斥
  • 简介:为解决血液白细胞显微图像自动识别中图像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轮廓彩色白细胞图像自动分割方法,首先在Hue,Saturation,Intensitv(HSI)彩色空间中运用聚类分割得到细胞核,从而得到细胞所在位置,然后用流域算法得到细胞大致轮廓,最后将此轮廓作为初始轮廓,用梯度矢量流(GVF)外力及来自全局信息区域力驱动,结合彩色信息,使得轮廓收敛于真实细胞边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精确、有效地分割出单个以及部分重叠白细胞区域.

  • 标签: 彩色图像分割 HIS颜色空间 水域算法 活动轮廓
  • 简介:目的 分析颌面鼻咽部血循环特点,探讨安全有效颈外动脉(ECA)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技术。方法 37例患者,疾病包括鼻咽纤维血管瘤、颌面血管畸形、鼻出血、上颌窦血管瘤、右眶内骨折出血、颈静脉球瘤、颈静脉球瘤并颈动脉体瘤、脑膜瘤、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均经ECA及分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有25例共行32支ECA及分支栓塞治疗。结果 均取得治愈或好转疗效。其中1例右眼失明,1例左颊及耳廓坏死。结论 颌面鼻咽部血供丰富,侧支吻合多,ECA及分支DSA可明确病变血供,了解侧支及危险吻合情况。应尽量高超选择直接栓塞病灶,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正确选择导管及熟练操作是高超选择性插管成功保证。不能超选择性插入分支者采用血流再分布原理进行栓塞。对活动性出血不能超选择性插管时可采取主干栓塞后局部降压而止血。

  • 标签: 颈外动脉 栓塞治疗 超选择性插管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侧人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LLD)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4月-2010年5月对163例腰椎间盘突出(L3-5)患者行PLLD。其中,男性92例,女性71例;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6个月至2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6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LLD,手术成功率100%,无血管、肠管、神经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6.75±2.32)降到术后(3.10±1.34)(P〈0.05).JOA评分由术前(11.84±2.42)提高到术后(25.36±3.24)(P〈0.05)。术后随访1-5年,优良率达94.5%。结论PLLD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好,适用于纤维环受损L3-5腰椎间盘突出。

  • 标签: 腰椎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 侧入路 介入性放射学 摄影学
  • 简介:采用独立分量分析中信息极大化快速算法初步探讨了表面肌电信号分解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独立分量分析对肌肉轻度收缩力水平下(<10%MVC)表面肌电信号分解有较好效果,可以作为表面肌电信号分解一种预处理手段.

  • 标签: 表面肌电信号 轻度 研究结果 初步探讨 收缩力 独立分量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关系及在PAH中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PAH患者328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234例,平均年龄32.4岁。选择同时间段在体检中心体检17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136例;平均年龄34.3岁。两组均进行血液分析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PAH患者均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PAH组MPV较对照组高[(9.08±1.20)fLvs(8.15±0.74)fL,P〈0.001]。在PAH组中,其中轻中度44例,重度284例。重度PAHMPV较轻中度PHA高[(9.2±1.1)fLvs(8.6±1.3)fL;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PV〉8.75fL作为分界点预测PAH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59%。结论MPV水平与PAH存在明显相关性,MPV能作为诊断PAH一种炎性标记物。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平均血小板体积 炎性标记物
  • 简介:从流式细胞术到共聚焦显微镜,激光荧光激发是用于查询生物样本主要工具。起初,荧光激发局限于蓝色和蓝绿色氩离子波长及红色氦氖激光波长。经过多年发展,新型激光器丰富了荧光标记和荧光蛋白调色板颜色,具备了同时测量更多参数能力。不过,直到最近,能提供黄色/橙色波长范围激光器仍是凤毛麟角。流式细胞术推动了对这些波长需求,因为通过使用多个激光器,能够使用单台仪器从单个样本中测量更多不同细胞类型。

  • 标签: 激光波长 激光器 遗传学 流式细胞术 调制 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我们通过设置静卧以及运动两组实验对比,研究随着精神压力增大,心率变异性各个指标的升降变化,确定影响精神压力评估指标。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层次结构,结合九标度与三标度法确定判断矩阵,并通过最优传递矩阵确定各指标权重,避免了一致性检验。最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实现精神压力量化。验证表明,本方法可以准确合理进行精神压力量化。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精神压力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最优传递矩阵 模糊综合评价
  • 简介:本研究将稀土铽硝酸盐以共价键键接到选择性氧化改性纤维素羧基上,成功制备稀土修饰氧化纤维素医用敷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测试证明,该敷料能即时吸水,快速牵引水分,紫外光照下发出绿色特征光,适用于创面止血,能促进创面修复和愈合,又可用于伤口感染特殊标记和光学显示,具有很好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氧化纤维素 稀土 配位修饰 医用敷料 荧光
  • 简介:目的研究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ON)对β-磷酸,二钙陶瓷材料(β-TCP)降解作用。方法β-TCP在含ON溶液中浸泡后,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材料表面的成分,研究ON对β-TCP降解作用。结果SEM图片显示,β-TCP分别在含ONtris·Cl溶液、含ONPBS溶液中浸泡1周后,其表面出现溶蚀迹象。β-TCP在含ONtris·Cl溶液中浸泡1周后,样品XRD衍射曲线衍射峰向20高角度方向略有偏移;XPS测试结果显示N1s峰相对强度提高,Ca2p结合能降低了1.1eV,P2p结合能降低了0.4eV。结论SEM、XRD、XPS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ON溶液中浸泡后,β-TCP表面发生了反应,ON能对β-TCP降解产生作用。作用机理可能是,蛋白分子能通过-COO基和-NH^3+基与Ca^2+、PO4^3+离子作用,携带Ca^2+、PO4^3-离子进入溶液,或通过蛋白分子上羟基磷灰石结合位点,粘附在新生羟基磷灰石微细晶体上进入溶液。通过这些途径,蛋白分子从材料表面“搬运”钙、磷,促进材料降解。

  • 标签: 钙磷材料 骨粘连蛋白 浸泡实验 降解
  • 简介:据SinghviA2016年4月5日(Cell,2016Apr5.doi:10.1016/j.cell.2016.03.026.)报道,神经胶质细胞在大脑中扮演着非常活跃和动态化角色。人们大脑中超过一半细胞都是由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其可以缠绕在神经纤维上并且促进其绝缘,从而使得电脉冲和化学脉冲可以迅速传递;过去,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神经胶质细胞非常必要,而且其还是神经细胞"被动帮手"(passivehelper)。

  • 标签: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细胞 HELPER 离子转运蛋白 局部浓度 培养温度
  • 简介:我们自主开发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全自动智能化诊断软件,能自动完成ABPM诊断报告书写,将全天数据经过计算、分析,生成直观文字报告,并在厂家软件基础上,增加了如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动态脉压、动态脉压指数等比较重要指标。ABPM全自动智能诊断系统应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既保证了报告准确性,也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报告时间,体现了智能化程序在医疗工作中重要性。

  • 标签: 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 智能诊断 报告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软件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A2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探讨A2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治疗策略。方法自1999年1月~2010年4月对23例A2型高龄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男8例,女15例,年龄75~99岁,平均年龄78.5岁。按AO分型:A2.1型8例,A2.2型12例,A2.3型3例。致伤原因:跌伤19例,车祸伤4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卧床时间及治疗效果并采用Harri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23例高龄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其中1人术后3个月死于癫痫。22例随访8~18月,平均12月,术后8个月Harris评分,优17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A2型骨折能达到即刻稳定目的,可满足肢体早期负重活动,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对于高龄患者治疗是一种好选择。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患者
  • 简介:探讨了钛合金小夹板在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198例颌骨骨折用微型和小型钛板行坚固内固定,术后长期随访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钛合金小夹板有良好生物学特性和组织相容性,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是颌骨骨折内固定理想材料.

  • 标签: 颌骨骨折 小夹板 术中 内固定术 并发症 长期随访
  • 简介: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于水凝胶中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EPCs)增殖、分化、成熟,以及血管化影响。方法制备分别含有bFGF/VEGF和不含bFGF/VEGF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水凝胶,分为A、B2组。同时包埋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7d后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EPCs生长及长入水凝胶情况并计数,分析bFGF、VEGF对EPCs存活率影响。培养7d后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总RNA量,并检测PECAM1、CD34、KDR、Angiopoietin-2、pcdh12基因表达。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2组去水凝胶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并用荧光法检测水凝胶降解速度,bFGF、VEGF对EPCs释放MMP影响。最后以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技术检测含有bFGF、VEGF水凝胶体外诱导血管新生作用。结果A组水凝胶,消化7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39.43%EPCs尚存,B组4.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凝胶表面种植EPCs可观察到细胞数A组为378.3333,B组为302.3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2组中MMP-2、MMP-9表达,发现水凝胶中MMP-2和MMP-9随时间推移在72h内持续释放,A组较B组释放浓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法检测水凝胶降解发现,从第1天开始,A组水凝胶降解百分比急速升高,之后增长速度减缓,而B组呈继续增长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量RT-PCR检测发现A组较B组基因Ct值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M技术检测发现A组(空白组)、B组(不含bFGF、VEGF组)、C组(含bFGF、VEGF组)新生血管总数分别为9、25、3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研究证实,缓释bFGF、VEGF不仅能促进水凝胶中EPCs增殖、分�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EPCs)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技术 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