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以慢性心力衰竭为第一诊断的住院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我国改良MDRD方程估算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据此分为正常组106例、轻度肾功能不全组129例、肾功不全组139例,比较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情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心衰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恶化趋势,肾功能不全者平均住院日明显延长。肾功能不全组血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低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组及正常组(P〈0.05),并且钾离子浓度、血磷浓度、血尿酸、血尿素氮、B型利钠肽(BNP)、肌钙蛋白T(TNT)阳性率、2年内死亡人数明显高于肾功能轻度不全组及正常组(P〈0.05)。年龄、红细胞、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TNT情况为影响患者2年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发病率高,平均年龄大,住院天数相对较长,2年内死亡率增加。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相对较低,血钾浓度、血磷浓度、血尿素氮、血尿酸、BNP、TNT水平相对较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策略应用于麻醉管理给患者免疫功能带来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入院治疗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98例进行分组,其中49例给予常规全身麻醉管理,为对照组,另外49例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策略,为观察组,对两组术前、术后免疫功能进行对比。结果 术前两组免疫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策略 麻醉管理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0例,分别予以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其术后出现短期认知功能的几率较低,与全身麻醉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中,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均是较为常见的麻醉方法,但相比之下,硬膜外麻醉方法优势更加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 骨科手术 短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去瘀生新法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区组随机化法从我院于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选取56例,并根据患者病例编号末位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应用去瘀生新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与活动优良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8.14±4.6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8.760,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活动优良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X2=5.543,P=0.019)结论:去瘀生新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提升其髋关节活动度,其治疗效果确切,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祛瘀生新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以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肝功能生化检验效果。方法:本研究基于特定时间段(2019年6月-2020年6月)筛选我院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基于同时期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肝功能生化检验,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显著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生化检验 检出准确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n =60 ) 与观察组( n =60)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直腿抬高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功能锻炼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和扶他林片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脊柱背痛评分、夜间疼痛评分、脊柱活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脊柱疼痛与夜间疼痛减轻,Schober实验与胸廓活动度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脊柱疼痛与夜间疼痛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热针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脊柱运动功能与疼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和扶他林片。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内热针疗法 疼痛 脊柱活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延续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100例产妇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产妇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张力良好率和尿失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张力良好率两方面,对照组占比显著低于观察组;同时,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 P<0.05。结论:对产妇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盆底肌功能 锻炼依从性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采用双肾双狭方法制备肾性高血压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拉帕米组及丹红组,3组大鼠均断头取心脏,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测定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在给予丹红注射液灌流10min前及灌流后0.5h,1h,2h左室内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ameter,LVESD),左室内压力峰值(LeftIndoorPressurePeak,LVSP)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并以此评价丹红注射液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结果:在灌流丹红注射液2h时后可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心脏±LVdp/dtmax、LVSP、LVEF,与模型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LVEDP及LVEDP则无明显影响。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心脏具有降低心脏做功的作用,这与其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而起到保护心肌和改善心功能有关。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 离体心脏 心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基于全国18家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进行研究,数据由使用参附注射液患者25704例和未用参附注射液患者51898例信息构成。从2组人群中分别提取具有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指标,年龄在18~80岁之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评分法去除混杂因素,分析临床使用参附注射液对肾功能是否产生影响。结果使用Logistic分析参附注射液对BUN、SCr的影响,P均〈0.05;使用加权后的Logistic分析参附注射液对BUN、SCr的影响,P均〈0.05,而带协变量的倾向评分加权后BUNP〉0.05,而SCrP〈0.05。结论我们认为使用参附注射液对BUN异常变化的影响不显著,对SCr异常变化的影响显著。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血尿素氮 血肌酐 倾向性评分法 HIS数据库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名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健脾活血方加减联合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反而下降;治疗组治疗后CD4^+/CD8^+的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反而下降;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血小板下降、肝肾功能损伤等毒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月、1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存质量,增强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因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晚期胃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健脾活血方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