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其进行病毒性肝炎检测,分析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与其他病毒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HBsAg(+)、抗-HBe(+)、抗-HBc(+)模式比例为52.1%,明显高于其他模式,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型病毒基因与其他类型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具有紧密联系,前者在后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C型基因病毒所占比例较高。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原发性肝癌 相关性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将护理干预措施引入并应用于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伴急性脑水肿的护理服务工作当中所具有的效果。方法对我们医院2016年10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加以收集,其后随机的将全部患者划分入人数均为48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这两个小组当中。其中给予研究组综合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比组常规化护理方法。结果实行综合化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比对比组低,而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又比对比组高,可以得出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将兼具安全、全面和安全的护理干预方法引入并应用于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伴急性脑水肿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在保障手术成功和助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方面的效果极佳。

  • 标签: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 急性脑水肿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床旁连续血液净化(CBP)中应用风险流程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回顾分析90例在我院接受床旁连续血液净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一般组(40例,一般管理)与风险流程管理组(50例,风险流程管理)。对比不同组别护理质量评分、总护理不良事件。结果风险流程管理组基础护理、仪器操作、护理安全评分明显比一般组高(P<0.05);风险流程管理组总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率明显比一般组低(P<0.05)。结论CBP中应用风险流程管理可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总护理不良事件。

  • 标签: 风险流程管理 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0月15日~2013年10月15日在我院诊断为慢性溃疡结肠炎并接受治疗的7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实验首先确诊,然后治疗时根据患者意愿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柳氮磺胺吡啶+维生素C+黄连解毒汤加减)和纯西医治疗(柳氮磺胺吡啶+维生素C+强的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连续治疗8w。12w后,随访或根据患者到医院复查的情况,对患者前后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总有效率间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7.4%;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40.6%,两组总不良反应率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溃疡结肠炎疗效显著,明显高于纯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且安全高,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中西结合 慢性溃疡 结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针对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40例/组)。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同时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针对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针对护理,能够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挽救患者性命,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针对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患有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选取了46例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参考组在接受治疗时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以参考组的护理方法为基础,同时引入综合护理,统计对比两种不同方式下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使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不仅有着极佳的效果,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的不安全事件。

  • 标签: 糖尿病 肺结核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院外延续护理措施,经护理后对其健康应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院外延续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按时服药、按时锻炼、按时复诊及合理饮食发生率分别为71.4%、61.9%、80.9%及57.1%,实验组患者患者按时服药、按时锻炼、按时复诊及合理饮食发生率分别为95.2%、100.0%、100.0%及90.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院外延续护理有效的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保证了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外延续性护理 脑卒中 健康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差异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经我诊断并治疗的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7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分为动态检测组和常规检测组,各38例。动态检测组给与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检测组给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分别记录两种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查发现率及检出时间,并比较。结果动态检测组检查发现率明显高于常规检测组,且上午检出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效果显著,更适合应用于临床诊断。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孕妇应用阶段安全目标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二科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60例,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阶段安全目标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心理状态及母婴结局。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前置胎盘孕妇阶段安全目标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母婴不良事件发生,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

  • 标签: 前置胎盘 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 心理状态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疏血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共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2例(占52.38%),有效18例(占42.86%),无效2例(占4.76%),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显效19例(占45.24%),有效13例(占30.95%),无效10例(占23.81%),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效果较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疏血通 阿司匹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36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36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于疾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及护理满意度更高,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作为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优选临床护理方案。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100例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内服外敷)和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各50例。治疗持续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尿酸(BUA)、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水平(CR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尿酸(BU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疗效好,降低血尿酸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药内服外敷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