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1332例尿液脱落细胞学与临床最终诊断的符合率,探讨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有不明原因的行尿液脱落细胞检查的13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标本进行离心取沉淀推片,行瑞氏-吉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良恶性,记录结果,追溯患者临床资料(泌尿系统强化三维重建CTU、盆腔CT、双输尿管CT、内镜组织活检检查、DNA细胞学等),将临床最终确诊作为金标准,分析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18.4%,特异度为99.4%,假阳性率为0.6%,假阴性率为81.6%,准确率为77.8%。结论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应加强对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认识,尽量减少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影响因素,以便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尿液脱落细胞学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的方式,阐述中药药渣发酵后蛋白质的制备方法与效果。根据试验结果可知,蛋白含量与药渣用量、水分用量、尿素用量相关,且各因素对蛋白生成量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尿素用量、水分用量、药渣用量。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可知,菌种最佳选择为黑曲霉,培养基最佳选择为左慈丸药渣,工艺条件为药渣量为20g,尿素为0.07g、每克药渣配2g水,在此情况下可使发酵物中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即21.35%。

  • 标签: 中草药 药渣发酵 单细胞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间叶性肿瘤来自子宫间叶组织,诸如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以及血管等。最常见是平滑肌来源肿瘤。现介绍一例来源血管周细胞的肿瘤。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星形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成功率为93.3%(14/15),护理满意度为86.7%(13/15);对照组中,手术成功率为66.7%(10/15),护理满意度为60%(9/15)。可见,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星形细胞瘤的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星形细胞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干细胞的生物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治疗疗效。方法使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对关于乳腺癌干细胞进行标志物和鉴定工作,并查找相应的文献,对文献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乳腺癌细胞是第一个在实体肿瘤中被鉴定的肿瘤细胞,人们通过对肿瘤细胞进行观察,从而能够有效对其行为进行深入认识,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化和更新进行调控。结论对乳腺癌细胞进行靶向治疗,能够有利于根治乳腺癌,利用靶向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

  • 标签: 乳腺癌 肿瘤干细胞 放射耐受性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以纤维化改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皮肤良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长期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在瘢痕疙瘩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细胞因子在瘢痕疙瘩发病中发挥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瘢痕疙瘩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瘢痕疙瘩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胃癌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人和胃癌患者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含量,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胃癌患者组的髓源性抑制细胞比例是(2.05±0.42)%,对照组是(0.31±0.07)%,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髓源性抑制细胞有利于胃癌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发育,早期监测患者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含量可以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方向,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髓源性抑制细胞 胃癌 肿瘤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血液细胞形态学研究和血液病诊断的主要方法,根据骨髓液涂片观察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大多数血液病的病变状况。骨髓检验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操作者需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因为骨髓细胞总是以疾病为对象,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临床学科。这就要求检验者能正确掌握血液疾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试验及关于血液病的临床知识,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本文就骨髓检验的有关问题提几点看法。

  • 标签: 骨髓检验 形态学 血细胞化学染色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发疾病,去除病因。给予支持及对症治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增加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含叶酸、维生素B12、铁丰富的饮食,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早期进行预防。主要补充缺乏的物质。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作用部位不同,故用维生素B12治疗无效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常可奏效,而用叶酸治疗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则神经系统症状无法改善。

  • 标签: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内镜下表现。方法对12例确诊的EG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病人中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占92.5%,7例(58%)病人外周血中嗜酸性细胞计数增多。内镜表现为胃窦、十二指肠降段、回盲部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红斑、小溃疡等,个别病例粘膜正常,腹腔内镜检查空肠浆膜节段性充血水肿。结论外周血EC增多对诊断EG有提示作用,内镜下粘膜活检病理检查对EG诊断有重要意义,腹腔内镜检查对浆膜型EG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胃肠炎 嗜酸细胞 临床特点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0岁。头晕1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起头晕不适,表现为全脑晕沉感,头晕以活动后为明显,休息后症状稍缓解。查体: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反跳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MRI平扫:第四脑室内见团块状长T1长12信号影,大小约35×37mm,其内信号不均匀,FLAIR上为混杂高信号,病灶向前压迫脑干,向后压迫小脑,双侧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中线结构居中。

  • 标签: 第四脑室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