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以化学发光法为基础,建立了以发光二极管(LED)诱导化学发光体系(LEI〉CL)检测饮料中核黄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溶液与鲁米诺溶液混合后由蠕动泵带出,经LED灯照射后产生化学发光,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由光电检测检测。核黄素浓度检测线性范围为0.39~79.56μg/L(R≥0.9997),加标[回收率为99.3%~1030o,可用于饮料中核黄素的检测

  • 标签: LED 化学发光 检测 核黄素 饮料
  • 简介:对电化学分析法与电位滴定法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电位滴定法是将电位分析与传统滴定法进行结合的新型分析方法,其反应类型包括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与络合滴定,因其仪器操作简单,终点判断更加明确且节省人力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关注,因此就近年来电位滴定在地质样品中主量元素检测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分别对石灰石、白云石、硅酸盐、铬矿石、铁矿石、锰矿石、铜矿石与水等地质样品的电位滴定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电位滴定的应用将随着技术发展得以提升。

  • 标签: 电位滴定 地质样品分析 进展
  • 简介:通过优化淋洗液、色谱柱温度、载样量等影响测定的因素,建立了非抑制器离子色谱法检测河水中阳离子的方法。在1-100μg/L浓度范围内,标准溶液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不需要使用抑制器、操作简单、准确可靠,能满足检测要求。

  • 标签: 非抑制器 离子色谱法 阳离子 河水
  • 简介:建立了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分析不同类型乳制品中硫氰酸盐(SCN-)污染物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形态样品:固态类(奶粉)、液态类(牛奶)、凝固态类(凝固型酸奶)和半流质态类(炼乳)等乳制品中的硫氰酸盐的前处理方法,采用丙酮作为蛋白沉淀剂,有效实现了对各类样品中蛋白质的沉淀和对硫氰酸盐的提取,避免了以往采用乙腈处理样品时容易分层的弊端,方法在0~5.0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n=6),方法检出限(LOD)为0.15~0.5μg/g(S/N=3),方法回收率为95.0%~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5.6%(n=3)。

  • 标签: 硫氰酸盐 乳制品 离子色谱 电导检测 前处理 食品安全
  • 简介:综述了以反相键合相为主的高效液相色谱一柱后电化学衍生一荧光检测(RP—HPLC/ED/FD)技术的研究进展。对RP—HPLC/ED/FD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离子色谱一柱后电化学衍生一光学联用装置的构建及其在极性有机物和金属离子的测定方面的应用研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衍生 荧光 离子色谱
  • 简介:采用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含量.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出限分别为1.65×10-3,5×10-3,1.65×10-3和5×10-3ng;平均回收率为82.2%-89.6%;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6%-0.61%;色谱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7%-0.54%.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重现性好,可以满足黄曲霉毒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法规需要.

  • 标签: 柱后光化学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黄曲霉毒素 中药材
  • 简介:制备了氧化锆修饰的玻碳电极,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探究了槲皮素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制备的修饰电极在pH=7.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对槲皮素的氧化还原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采用槲皮素的氧化峰电流作为分析信号。在浓度为2.5×10-8~5×10-5mol/L的范围内,氧化峰电流和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0.0825c-9.86184,检出限为5.35×10-9mol/L。

  • 标签: 槲皮素 玻碳电极 氧化锆 修饰电极 微分脉冲伏安法
  • 简介: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测淮山中残留丙草胺和多抗霉素B的含量.考察了检测电位、缓冲液浓度及pH值、分离电压、进样电压和时间等实验参数对丙草胺和多抗霉素B测定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丙草胺和多抗霉素B同时得到较好的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均为0.1-1000μ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5),检出限分别为0.01和0.05μg/L(S/N=3).该方法已用于淮山中残留丙草胺和多抗霉素B含量的同时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3%-98.7%之间,RSD≤2.3%.

  • 标签: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丙草胺 多抗霉素B 淮山
  • 简介:建立了微波消解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土壤样品中16种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硝酸一过氧化氢一氢氟酸消解,直接用ICP-MS测定试液中16种稀土元素。研究了ng/mL水平的Ba氧化物及轻稀土氧化物对重稀土元素的干扰程度,其中Ba和Pr的氧化物干扰较严重,不过此类干扰可通过Method编辑干扰方程得以校正。测定土壤标准物质GBW07446及GBW07451,结果与标准物质证书值一致。

  • 标签: 稀土元素 土壤样品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氧化物干扰校正
  • 简介:以电导-紫外检测器联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F-、Cl-、NO2-、Br-、NO3-、I-和SO4(2-)。样品经TSKgelguardcolumnSuppeIC-AnionHS保护柱以及TSKgelSuppeIC-AnionHS分离柱分离,以NaHCO3(2.0mmol/L)-Na2CO3(3.0mmol/L)为流动相,流速1.5mL/min,柱温40℃,采用抑制电导检测器与紫外可见检测器串联检测。其中,F-、Cl-、Br-和SO4(2-)使用电导检测器,NO2-、NO3-和I-采用紫外检测器。7种离子均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其线性相关系数r〉0.999。对饮用纯净水以及海水两种实际样品进行测定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在92.8%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89%5.7%。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检出限低,精密度好等优点。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电导-紫外检测联用 离子色谱法 水样 阴离子
  • 简介:各有关单位:为聚焦分析检测在有色金属贸易中的作用,加强检测机构、贸易方、生产厂家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建中国有色金属矿产交易的公平秩序,引领行业分析检测技术进步,届时权威专家会就出现的难题一一破解。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联合主办。

  • 标签: 技术交流研讨会 有色金属矿产 检测机构 贸易 金属分析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 简介: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Pb,Cd,As,Tl,Cr和V6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完善了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了仪器工作参数,并选取115In,209Bi和45Sc作为内标元素,有效地克服了基体效应和仪器波动的影响.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67~27.5ng/L,测定元素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经国家一级植物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 标签: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重金属元素 大米
  • 简介:研究了盐酸麻黄碱(Eph)在有序介孔碳(OMC)/Nafion和三(2,2-联吡啶基)钌(Ⅱ)(Ru(bpy)32+)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CE)上的电化学行为.I-t结果表明,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Eph相比,OMC(分散在0.5%Nafion溶液中)、Ru(bpy)32+复合物在电化学领域具有更加优异的催化性能.采用循环伏安(CVs)和I-t等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Eph在修饰电极上的动力学性质和线性响应范围.Eph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550μmol/L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6,检测限可达8.2μmol/L(信噪比为3).这种Ru(bpy)32+/OMC-Nafion/GCE传感器的制备具有节省时间、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优点.该电化学传感器对运动员尿样中Eph的灵敏性检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麻黄碱 有序介孔碳 三(2 2-联吡啶基)钌(Ⅱ) 传感器
  • 简介:以胺甲基苯并咪唑和水杨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个苯并咪唑衍生物荧光探针,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探寻其对常见阴阳离子的选择性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u2+对合成得到的苯并咪唑衍生物具有荧光猝灭——“关”的作用,而S2O72-对该荧光猝灭体系具有荧光恢复——“开”的作用.据此,提出了具有实现对Cu2+,S2O72-的荧光“关-开”型探针.

  • 标签: 苯并咪唑衍生物 荧光探针 阴离子 阳离子
  • 简介:随着有色金属选冶技术的发展,有色金属物料越来越复杂,对分析检测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加强各相关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技术的推广与规范,进一步提升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在有色金属分析中的应用,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北京材料测试服务联盟主办,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编辑部承办,拟于2013年8月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研讨会”。会议将围绕有色金属分析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复杂原料与中间物料中主要计价元素及有害元素、高纯金属中痕量杂质元素分析方法,交流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会议拟邀请有关领导以及国内分析测试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热诚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和参加会议。

  • 标签: 技术交流研讨会 金属分析 标准化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征文通知 检测
  • 简介: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收获的季节,2013年10月20-24日,"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展览馆宾馆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主办,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编辑部承办,得到仪器信息网、分析测试百科网、有色金属在线、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岛津(中国)有限公司、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和北京海光仪器公司的热情参与和赞助。参加会议的代表150多人,包括国内多名在分析检测和标准化方面影响深远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业内权威人士。

  • 标签: 技术交流研讨会 金属分析 标准化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检测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