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正>经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第二届中国民俗文化旅游节于7月17—21日在青岛市举行。本届民俗文化旅游节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事业,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服务。第二届中国民俗文化旅游节与96青岛(市南)海之情旅游节同时进行,开幕式于18日晚在青岛市体育馆举行。青岛市市南区区委副书记张清云主持,文化部原代部长、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组委会主任周巍峙宣布第二届中国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青岛市市南区区长王宝琪在大会上致词。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第一场文艺演出,应邀来青的8个少数民族文艺团队和彭丽媛、克里木夫妇、潘长江、赵保乐等表演艺术家以及青岛市市南区的业余文艺工作者同台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 标签: 文化旅游节 中国民俗 青岛市市南区 民间艺术家 民俗文化 少数民族
  • 简介:<正>受国家教委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于今年9月9月至21日举办了“中国民间文化(民俗学)高级研讨班”。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33名学员参加了该班的学习研讨活动。该活动旨在加强中国民间文化与民俗学的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国民俗学研究队伍的理论素质,在该领域内培养一批跨世纪高级专业人才。这在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150周年、国内民俗研究渐趋热烈国际影响日重的今天,显得特别有意义。

  • 标签: 民俗学 民间文化 研讨班 钟敬文 比较民俗学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民间文学与口头传统、民族志研究、都市民俗学、历史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努力,民俗学逐渐从纯文学、溯源式的研究转向民族志式的整体研究;由一门描述性的学科,转为一门阐释性的学科,'朝向当下'成为学科的共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被推到了前台,学科的伦理意识和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但学科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表现为学科发展不平衡、重个案研究而轻理论建构、囿于旧范式的窠臼、重视当下而忽视历史等。此外,民俗学在实践领域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民俗学 改革开放 学术史 学科范式 反思
  • 简介:无论是在宗教学领域还是在民俗学领域,民间信仰研究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民俗事象往往有民间信仰的成分,各种神灵鬼怪信仰广泛流布于民间,且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复合性。民俗学对民间信仰的研究视角有别于宗教学。在民俗学领域,学者们习惯于将民间信仰置于活生生的民俗生活中进行动态把握,注重民间信仰产生、发展的生活语境。

  • 标签: 民间信仰 思维 中国 民生 重构 民俗学
  • 简介: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越来越成为中国人节庆文化大众艺术的一部分。民间大众由于对联知识的缺乏,在如何分辨上下联和如何张贴等方面,存在着不少具体问题。对联的张贴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上”仄“下”平原则;语意重心原则;横批指示原则。这三个原则应该兼而用之。

  • 标签: 对联 上平下仄原则 语意重心原则 横批指示原则
  • 简介:家庭观念之重,是我国文化的一大特色.鲁迅曾著一文,阐述了"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的现象的普遍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家的建立、婚姻的缔结理所当然地受到重视,并随之形成一套完整的饱含民族特质的习俗.山东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的(2005年3月版)一书,就是在爬梳研索近现代田野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婚俗进行的深化性研究.该书作者吴存浩先生以宏阔的研究视野、不畏劳苦的执著精神,十数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圆满完成了考镜婚俗源流、传承民族文明的学术使命,翔实而清晰地展现出了我国婚嫁习俗滥觞、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为我们织就了一幅平实真切、包罗宏富、匠心独具的婚嫁风俗画卷.

  • 标签: 中国民俗 婚嫁风俗 通志 画卷 家庭观念 教育出版社
  • 简介:近日,文化部公布了《关于命名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决定》,广州地区3个县(市、区)、乡镇(街道)登榜,以乞巧习俗为代表的天河区珠吉街名列其中。

  • 标签: 民间文化艺术 广州地区 中国 习俗 乞巧 称号
  • 简介:民族学与人类学同体异名,从西方来说,民族学一般指的是欧陆传统,而人类学指的是英美传统.1949年以前的中国大体上也是遵循了这个区分,从学者各自选择的学科称谓上大致可以判断其学术背景.

  • 标签: 民族学 田野调查工作 政治意识形态 中国 学术精神
  • 简介:民间文化是国家文化体系的基石,承载并传递着民族精神。对民间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在科技飞速发展、文化传承原生空间受到冲击的时代,尤为重要。《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空间信息系统》不仅继承了数字化存储的优势,而且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从而提高了民间文化资源的空间演示效果,增强了科研的可利用性。GIS所具有的整合分析数据的优势,及其突出的空间区位性,为解决数字化时代民间文化整体保存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划分民间文化空间演示类型的基础上,认为数字化过程应该保留语境信息,而空间思维模式所营造的多种演示模型将会是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民间文化 数字化 空间 GIS
  • 简介:2010年11月21日至22日,中国民俗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2010年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民俗学会章程》,选举产生

  • 标签: 中国民俗学会 2010年 代表大会 太原市 年会 第六届理事会
  • 简介:从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歌谣运动算起,中国现代民俗学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在这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民俗学的盛衰沉浮一直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变迁息息相关。当前,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经济与文化

  • 标签: 中国民俗学 社会变迁 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科反思 知识生产 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