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文史知识》2005年第10期刊出了左景仁先生的文章《写穷苦之言以抒愤——重读(茅屋为秋风所歌)》。对该文的基本论点(《茅屋》诗乃讽谕之作)及相关表述,笔者觉得有讨论的必要。

  • 标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先生 《文史知识》 文章 论点
  • 简介:毕淑敏是以中篇小说《昆仑殇》走进文坛的,之后的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预约死亡》《女心理师》等,赢得了广大读者。她的散文尽管没有小说那么大的影响力.但却以其独特的题材,富有个性的处理方法,鲜活且包含哲思的笔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作家王蒙曾这样评论,他从来未曾见过像毕淑敏那样“规规矩矩的作家走文学之路”。当然,这指的是毕淑敏的人品与文品。而就毕淑敏的文章作法来说,笔者认为她是非常特立独行的。可以说一部有一部的写法.一篇有一篇的技巧。分析她的散文《离太阳最近的树》,可以深切体会到这一特点。

  • 标签: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常规思维 空间 行文 中篇小说
  • 简介:杜丽娘与朱丽叶分别是《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剧中的女主角,她们虽分属于两个不同地域,但在主体意识的自我认识上却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由于孕育两部经典之著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又让两人同中有异,如果将杜丽娘比作茧之蛾的话,那么朱丽叶更像一只扑火之蛾。本文主要从主体意识的缺失与苏醒两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挖掘隐匿于其后的深层文化心理根源。

  • 标签: 杜丽娘 朱丽叶 主体意识 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