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简介:10月21日—24日,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2次全国学术讨论会在中南民族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多个高校、研究机构及民族语言工作部门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由美国爱荷华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汉语应用语言学研讨会将于2014年4月25—26日在爱荷华大学举行。会议旨在为世界各地从事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学者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和加强汉语应用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和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对外汉语 孔子学院 征稿启事 大学 国际
  • 简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及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均已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模态趋势,其中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尤为突出。鉴于听说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文旨在探究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构建多模态互动式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 标签: 网络与多媒体 多模态 大学英语 视听说教学
  • 简介:《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长期以来,对《长恨歌》的思想内容方面存在种种评说,认为:艺术性较强而思想性薄弱.本文认为:如此评说《长恨歌》是极为片面的,应该首先弄清作者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意图,再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说分析,才能弄清本质,给作品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 标签: 创作环境 创作意图 主题思想
  • 简介:4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问题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大数据视野下的语言学研究新趋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新烽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社部主任柯锦华编审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单位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曹志耘教授主持开幕式。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语言评估范式正从"对教学的评估"转换成"为教学的评估"的过程中,评估与教学对接的研究就尤为重要。在当今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下,评估与教学的接口主要是语言能力描述。在分析《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为代表的语言能力描述之后提出,为了使得语言能力描述更具有教学指导意义,语言能力描述应与语言能力诊断相结合,构建一种符合针对性和个体化教学理念的诊断性语言能力描述。在介绍《新加坡小学一年级华文口语能力诊断量表》研发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小学一年级的口语能力诊断与针对性教学实践,介绍了一套针对小学低年级口语能力发展的干预性教学策略,以此例证语言能力描述与华文教学及评估如何对接。

  • 标签: 能力描述 评估 诊断 量表 针对性教学
  • 简介:2014年7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学书院、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2014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第五届学术论坛"在商务印书馆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语言教育与社会进步"。来自北美、欧洲、日本,以及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地区的50多位语言学者出席论坛。

  • 标签: 中国语言学 商务印书馆 学术论坛 联谊会 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2月23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语委科研基地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设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规划协调处处长易军,国家语委科研基地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黄河燕教授,国家语委科研基地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孙茂松教授,

  • 标签: 文化传播 汉语 教育 文化交流
  • 简介:互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交流速度,无限拉宽了人们的视野,空前丰富了人们的思维空间,面对这历史性、革命性的变革,每个人都在做出调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来讲更是要勇于潮头做出积极的应对,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 标签: 自媒体 大学生 思想教育 优化
  • 简介:澳大利的中文教育和中文教师培养、培训项目在西方英语国家首屈一指。本文分析了澳大利亚中文教育和专业教师培养的动力和阻力因素,并在此背景下调查了澳大利亚一所大学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澳大利亚作为典型的移民国家,多元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以及政府自上世纪70年代推行的多元文化政策为中文和其他非英语语言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推动。同时这种学生组成、教师队伍、教育环境的多元性又对中文教学和专业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澳大利亚的经验对全球化背景下海外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标签: 澳大利亚 中文教育环境 本土中文教师培训
  • 简介: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是新词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这主要是因为语言的规范化本身就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新词语结构的非常规性、语义的混乱、网络语言的粗鄙化等都是亟需规范的问题,文章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辑录的2012—2014年度新词语为例,通过具体语言材料,分析不规范现象,提出我们对新词语规范问题的看法。

  • 标签: 新词语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规范化
  • 简介:目前的第二语言习得发展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着多样性。本文以韩国学生的汉语主谓谓语句习得为材料,讨论了利用语料分析法进行第二语言习得发展研究中3个关键环节的分析方法:1)不同分析指标的比较;2)不同排列方法的比较;3)不同性质语料的比较。研究结果认为: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注意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在研究中,要有明确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作为基础;要选择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语料应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 标签: 第二语言习得 习得发展序列 研究方法
  • 简介:2011年6月24日,在北京山水宾馆,笔者崔乐就华语语言生活的研究问题采访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郭熙教授。本文为访谈记录整理。为便于阅读,访谈录中适当增加了文献指引。

  • 标签: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语言生活 访谈录 华语 院长 教授
  • 简介:伴随着微信公众号功能的不断完善,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各新闻媒体全新的信息传播平台。现在的新闻公众号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形式的补充,它甚至以鲜明的语言特色、多元的表达方式独立于传统媒体,形成自己的风格。本文在多家中央级微信公众号所推送新闻文本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文本特征,并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媒体之间的多元竞争、受众的需求变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均在不同层面上影响当下乃至未来的微信新闻文本特征。

  • 标签: 微信新闻 新闻写作 文本特征
  • 简介:煞一煞语言文字学界的不正之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伍铁平侵犯名誉权案[本刊讯]1996年1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本社副社长兼副主编徐德江先生起诉伍铁平侵犯其名誉权一案。《汉字文化》杂志创刊前后,伍铁平曾参加过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举办...

  • 标签: 语言文字学 名誉权 伍铁平 北京市海淀区 人民法 徐德江
  • 简介:纪念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江苏省语言学会第十六届年会,于2004年5月28日至30日在盐城师范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江苏省各地市的代表100余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的负责同志也列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60篇,内容涉及吕叔湘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研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及语文教学研究等方面。开幕式由江苏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段业辉主持。江苏省语言学会会长马景仑致开幕词。江苏省语言学会老会长鲍明炜先生介绍了50年前与吕叔湘先生共事的情况,觉非先生作了题为“吕叔湘:汉语语法学大师”的发言。在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分别介绍了自己的论

  • 标签: 吕叔湘 诞辰100周年 学术讨论会 江苏省语言学会 学术年会 语言研究
  • 简介:环境是影响人审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审美观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环境的不同有关。泰纳基于文学的视角提出了'环境因素理论',这不仅适用于文学,也适用于对社会本身变化的观察。本文将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唐朝、五代十国、元朝以及现代这五个时期人们对美女看法的简要分析,来谈谈环境对人审美观念的影响。

  • 标签: 不同时期 女性审美观念 探究
  • 简介:我国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引进微型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问题逐步提上日程,迄今为止虽说时间短促,然而进展还是可观的。从报刊和杂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科研单位推出某种中文系统,某研究人员研制的某中文系统通过签定。在各种各样的电子计算机应用开发展览、展销会上,应用于人们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中文系统也比较多。例如电子计算机中文编辑系统,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中文制版系统,电子计算机中医诊断处方系统,“红娘”系统,换房系统,银行、储蓄所业务联网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人事档案系统,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文献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情报检索系统等等。

  • 标签: 中文信息 情报检索系统 自动化管理系统 制版系统 人事档案 办公室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