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至今仍然影响最大的交际法,在国内第二语言教学界备受关注。但在教学实践中,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制约了其发展。因此交际法与形成性评价的结合及运用,将更好地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优势,也有利于第二语言教学及评价体系的完善。

  • 标签: 交际法 形成性评价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摘要在历史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历史学科的历史性事件比较多,所以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其实这些只是学习历史表面性的东西。学生在记住历史性事件的同时,要学会对历史性事件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事发过程、产生的影响等进行全面的分析。那么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就要学会自己学习,所以中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中学历史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 简介:本文认为发生在十五世纪前后的几个重要句法变化,改变了谓语中心动词的内部结构,从而为一个新否定标记的诞生创造了合适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动补结构的成熟,体标记系统的建立,量词范畴的引入,以及时间词、动量词由宾语之后向宾语之前的变动,等等。所有这些变化的共同作用是,使得谓语动词“有界化”,从而赋予作为单一句法单位的谓语动词以“离散”量特性,恰与名词的语义特征相符。这种谓语动词整体语义特征的改变带来了两个直接结果:一是原来主要用于“无界”谓语动词的否定标记因不适应新的发展而被淘汰,二是为用于名词类的否定标记“没”向动词否定标记扩展创造了条件。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和名词的共同否定标记“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本文还证明,“没”语法化的具体途径是它常用于连动结构的第一动词,在时间一维性的作用下,逐渐丧失动词的特征而向单纯的否定标记转化,从而为其向动词否定标记的扩展作好了准备。结果改变了汉语否定系统的基本特征:由原来的以词性为分野的否定词体系变成了现代汉语的以数量特征为分野的否定词体系。

  • 标签: 否定标记 句法 语法化 十五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