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商业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的时间虽然较短,但各个主要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拓展金融业务,商业银行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商业银行在建立金融业务风险管控体系中,面对金融市场的失灵和信息不对称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存在着配套政策不完善、法律建设不健全以及项目干预不适当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在商业银行金融业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推动交易市场的发展,并尽快制定碳金融风险管控的配套政策法律,鼓励和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相关的第三服务机构的发展,以期发挥商业银行在低经济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 标签: 商业银行碳金融 碳金融风险管控 政府管控
  • 简介:我国正积极构建排放权交易制度,利用市场机制减排温室气体、推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排放权交易是一种特殊的市场机制,从其建立、运行到监管都始终贯穿着各种政府行为。根据现代市场经济法的要求,排放权交易中的管理性经济关系立足于并服务于基础性经济关系。在构建排放权交易监管法律制度时,现代市场经济法制应当科学回应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关系,将市场决定与政府有为两大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 标签: 绿色发展 经济法 碳排放权交易监管 政府与市场
  • 简介: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加拿大魁北克省和莫属哥伦比亚省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开征税。由于两省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排放构成及减排目标不尽相同,在税的征收目的、收入用途、征收模式、纳税人、税目、税率和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设计相差甚远。得益于税的经济激励效果,两省的温室气体减排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两省的税制度进行系统比较,可以为我国的税立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碳税制度 比较研究 温室气体 减排目标
  • 简介:关税自提出以来,其合法性一直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的热点问题。尽管很多学者已从WTO规则的角度论证了关税的违法性,但在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当今,很多国家仍意欲通过征收关税来削弱贸易伙伴的竞争力,从而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面对有可能形成燎原之势的关税,对关税合法性的再次论证就成为必要之举。作为应对全球气候恶化的措施,关税的合法性除了在WTO框架下进行论证外,还应在国际气候法的视野下进行考量,而现有关税的设计违背了诸多国际气候公约中共同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其合法性难以通过国际气候法的审查。

  • 标签: 国际气候法 碳关税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 简介:频繁爆发的极端天气,使得全世界都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异常,为此,大多数国家都主张应通过制定有约束力的全球性气候框架公约来应对气候变化。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德班气候大会上与会各国并未实现这一愿望,相反,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一些国家借保护环境为由,意欲推行关税以达到减轻自身承担减排义务的目的,而以WTO基本规则作为考量标准,关税的征收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等重要规定,并且无法通过GATT第20条一般例外的审查,其本质为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措施。

  • 标签: 气候变化 国际贸易 法律问题 碳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