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专属经济区问题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最富争议性的议题之一。中美在航行自由是否包括专属经济区的军事活动、水文测量能否区别于海洋科学研究以及专属经济区是否允许军事情报搜集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和矛盾。中美的分歧源于美国主要从战略利益的角度来理解专属经济区问题,并将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对美国霸权的威胁。因此,尽管提出了诸多法律依据,美国的专属经济区主张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作为一个政治性、战略性议题,法律并不能够为专属经济区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中美专属经济区分歧最终只能通过政治方式加以解决,关键是要建立中美战略互信,寻求战略共存。

  • 标签: 中美 专属经济区 航行自由 军事活动 战略竞争
  • 简介:首先要对“亮点”一词做以下交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米纳基尔在参加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时说:“中俄青年论坛是本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的亮点。”而这一活动是在中国“俄罗斯年”中举办的,这样,本文的标题采用了“亮点”一词。

  • 标签: 俄罗斯科学院 国际论坛 区域合作 青年论坛 中俄 中国
  • 简介:5月10日至28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NGO)委员会2004年例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应联合国经社事务部NGO处邀请,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以下简称交流协会)派代表出席了会议。短短几天的与会,加深了我们对咨商地位的认识,也使我们对今后如何用好咨商地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感悟。

  • 标签: 联合国 经济与社会理事会 非政府组织 咨商地位
  • 简介:引言本文旨在考察1990年菲律宾的大公司,并对国内不同种族和民族的经济地位和企业活动进行分析。受考察和比较的族群包括:(1)华裔菲律宾人,即众所周知的在企业界起主导作用的族群;(2)其他菲律宾人,主要指西班牙裔菲律宾人和当地菲律宾人;(3)主要由美国人、欧洲人和日本人构成的作为一个整体的外国企业界。鉴于一部分大公司属政府所有,它们将作为单独的类别来讨论。

  • 标签: 菲律宾人 华人企业 菲律宾经济 1000家大公司 种族分类 外国人
  • 简介:菲律宾在其单方提起的中国南海仲裁案第13项诉求中,指责中国执法船在黄岩岛领海内驶近拦截菲律宾执法船的操作造成了严重碰撞危险,违反了《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领海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律宾执法船进入黄岩岛领海并非无害通过。对此,无论基于法理或航海技术,中国执法船均有权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5条的规定制止此类非无害通过,而不受《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束缚。仲裁庭无视中国对黄岩岛的领海主权而对此作出的裁决是荒谬的。

  • 标签: 中国南海仲裁 领海 避碰规则 《海洋法公约》
  • 简介:新中国建立之初,据中苏两国协议,1951年8月至1960年8月,先后有95名苏联航空技术专家到哈尔滨国营伟建机器厂工作。该厂后来能够顺利完成飞机修理、制造任务,并得以较快发展,是与聘请苏联专家来厂直接指导、全面引进苏联技术、认真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分不开的。实践证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引进和学习苏联航空技术,是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迅速掌握航空先进技术的捷径,对于提高我国航空工业的新起点,增强自力更生能力。加速发展我国的现代航空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苏联 中苏航空技术合作 技术引进 直升机 轰炸机
  • 简介:19世纪孟加拉地区毗湿奴教派女修士文化活动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印度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社会文化的明显变化.毗湿奴教派女修士的文艺表演虽多以宗教为题材,却反映了民间的疾苦,虽歌颂宗教神祗和英雄,却借此表达妇女的痛苦,虽有宗教外衣,却不乏叛逆色彩.其文学创作、表演内容、社会含义,远远超过了宗教的意义.

  • 标签: 19世纪 孟加拉地区 毗湿奴教派 女修士 印度教 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