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环黄渤海经济圈的优势程绍海环渤海地区,作为一个经济共同地区,是指中国划定的环绕渤海、黄海的几个省、市地区。其范围为:山东省、辽宁省、天津市、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日本经济、研究界眼中的中国环渤海地区,似乎没有包括山西省。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参加环黄海...

  • 标签: 环渤海经济圈 环渤海地区 环黄渤海 直接投资 环黄海经济圈 韩国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探索中避取营养,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形成了若于生态经济发展的思想。习近平生态经济发展思想内容丰富,从生产、消费、政府等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生态方面的深刻论证,体现了我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对世界和平、社会发展、治国理政、人民幸福具有深远影响,最终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 标签: 习近平 生态经济 治国理政 经济转型
  • 简介:李海舰、刘海撰文认为:“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期来看,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近期来看,则是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第一,“概念性”冲击大于“实质性”冲击。“入世”意味着中国将大大放松进口产品管制和投资领域限制,在贸易和投资两方面给外部提供最大限

  • 标签: 中国经济 入世中国 冲击比较
  • 简介: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点,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集散与辐射中心,是社会稳定、政治稳定、人心稳定的基础,是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依托。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的县域经济,直接关系到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只有县域经济实现了小康,才有了全国小康,只有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大胆发展,才能使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发展的形势相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区域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就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所在。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20年,正确的政策和广大基层企业、群众的不断创造,

  • 标签: 发展县域经济 乡镇企业 技术改造 协调发展 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产业结构
  • 简介: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述1.43亿,占中国总人口的11%。美国、日本和西欧则早已步入老龄社会。本文以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蓝本,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论述了可能抵消人口老龄化负面经济影响的各种因素,可以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 劳动力市场
  • 简介: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确定了本世纪初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描绘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美好蓝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区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士气。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七代会”精神,并结合各自的实际进行深入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旗县经济是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于实现全区的总体目标、提高全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特刊发四位旗县领导有关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性文章,供大家参考。

  • 标签: 县域农业 思考性 发展水平 现代化建设 社会进步 一品
  • 简介:民营经济虽然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但中国民营经济的融资现状却不容乐观,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民营经济融资难是和银行对民营经济的贷款偏小有关,其根本原因在于信用制度与监督制度的缺陷。这些缺陷造成了中国企业的“道德风险”、逃废债。另外,信用评估制度不完善导致银行难以得到企业信息,而在政府补贴国有企业与银行时,其结果就会是银行贷款偏好国有企业,引起民营经济融资难,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制度的完善有赖于提高国家的制度转型能力。

  • 标签: 民营经济 信用制度 融资 国家能力
  • 简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到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命运。周恩来生前十分关注我国的农业建设,曾提出了许多深谋远虑的战略思想。这些思想是他留给我们的重要历史遗产之一。一、农业是一切国民经济的基础马克思指出:"超越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1]p855农业是人类社会一项古老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再生产的起点。

  • 标签: 农业经济思想 周恩来 农业劳动生产率 国民经济 人类社会 现代化事业
  • 简介:鄂尔多斯高原小城——东胜在变化。在日新月异、走"精品化"发展道路的变化中,凝聚着东胜人"经营家园"的创造,也浓缩了共和国欣欣向荣的剪影。人们看到了"东胜现象",也感受到了"东胜精神"的存在。历史可以告诉未来曾经的沧桑,现实则可以证明明天会更好。东胜城始建于民国20年(公元1931年)。当时在现城区北部修筑边长各500米的土城墙,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城内占地仅0.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不足200人。到1949年,城内居民增至4000余人,房屋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形成东西、南北"十"字土街,街口悬一口铁钟。一句顺口溜可以让人回忆起过去,"一口铁钟震八方,两条土路穿城过,北门进城翻跟头,起来已在南门上"。到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仅179.5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只占3%略强。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仍以农业经济为主,但因自然、社会条件所限,经济发展

  • 标签: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东胜市 鄂尔多斯高原 城市建设 发展经济 民营经济
  • 简介:个体私营经济无疑是有活力、有希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已明确了个体私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吉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也通过了保护个体私营经济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然而,实事求是地说,我省目前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几位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人大代表。

  • 标签: 个体私营经济 工作人员 人大代表 个体工商户 地方性法规 吉林省
  • 简介:1991年11月1日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强调指出:“中国主张的人权,不只是生存权和公民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不言而喻,本文题目所称之经济人权,即是指当代人权概念中有关经济方面的若干权利而言.应该看到,作为上层建筑的经济人权,必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对个人经济状况的改善与民族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日益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公民政治权利 魏玛宪法 民族经济 人类社会 促进作用 物质帮助权
  • 简介:一、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1.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应当是富裕社会,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提高构建能力,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其核心是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必须由物质资源投入推动的,经济结构失衡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由技术、资源和劳动合理组合推动的,经济结构优化的经济发展方式.

  • 标签: 和谐社会构建 支点循环经济 构建支点
  • 简介:乌审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提出了以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发展战略.概括地说,就是要建设绿色乌审,做到"五个加快".即从经济与环保协调的角度加快绿色资源天然气和方沸石等的开发利用步伐,做大环保型工业经济总量;依托生态资源,加快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与市场对接,增加绿色收入;加快文化教育及其相关的绿色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绿色城镇建设步伐,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加快绿色通道建设,依法行政,为服务对象提供公平、优质、便捷、快速、可亲的服务.

  • 标签: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绿色 循环经济建设
  • 简介: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继续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奋力实现建设经济强市的新跨越.

  • 标签: 实现建设 市新 建设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