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在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地球形变对重力测量的影响,给出了一个简便的计算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改正地球形变对重力测量的影响。并就该方法在海洋重力测量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 标签: 万有引力 地球形变 重力测量 基点
  • 简介: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区,以半日潮流为主。半日潮流计算简单。用图形表示的半日潮流图,使用方便,深受航行人员欢迎。而南海海区,则以全日潮流为主。计算全日潮流,比较复杂,图形表示更困难。因此,航海人员迫切需要也能有一种实用、方便的潮流图。为满足此种需要,笔者几年来进行了有关方面的调访和研究。根据理论和经验,在马克西蒙夫潮流分析基础上,引进半日潮流计算原理,并结合南海潮的特点,推出了航海用的简易的潮流计算法。此方法在计算和使用上都较方便、简单,图形也直观明了。

  • 标签: 潮流计算 高潮时 半日潮流 全日潮流 小潮差 大潮流速
  • 简介:介绍ITRF2014的定义、测站分布、输入数据、分析策略以及与ITRF2008的转换参数,并分析ITRF2014相对于ITRF2008的改进.ITRF2014是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的最近一次更新,它是基于四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VLBI、SLR、GNSS和D0RIS)重新处理解实现的.相较于ITRF2008,ITRF2014不仅在观测数据和测站数量上有所增加,还改善了对非线性运动的处理,包括对周期性信号的估计以及对震后形变(post-seismicdefomiation,PSD)的改正,并提供了PSD模型和地球质心运动模型两个新产品.ITRF2014为地球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统一的空间基准,也为其他坐标框架的维持与精化提供了参考.

  • 标签: ITRF2014 ITRF2008 PSD模型 测站非线性运动 转换参数
  • 简介:在磁力测量过程中,地磁变观测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改正磁力测量实施过程中地磁场短期变化的基础.测量成果质量的优劣与地磁变观测站原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一套地磁变数据改正公式,同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改正方法.

  • 标签: 地磁日变观测站 海洋磁力测量 磁异常 地磁场短期变化
  • 简介:等距方位投影所提供的主要投影参数是大地距离和大地方位角,可以直接服务于多种目的。等距反方位投影是以定点为极,动点至定点的大地距离和大地方位角保持真值。推导出了这两种投影的坐标计算公式,以及远程大地距离与大地方位角的计算与应用,并以实际算例进行了演示验证。

  • 标签: 等距方位投影 大地距离 大地方位角 正距反方位投影
  • 简介:首先给出了两种瞬时海面高模型并进行了精度分析。通过模拟定位,验证了这两种模型在地球同步卫星定位应用中的可行性。最后讨论了这两种模型在地球同步卫星定位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进一步提高这两种模型精度的关键。

  • 标签: 大地水准面 海面地形 平均海平面 潮汐 波浪 地球同步卫星定位
  • 简介:对顾及系统误差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几何法定轨做了初步探讨,给出顾及系统误差的GEO卫星几何法定轨数学模型,推导了参数解算公式,提出PDOP值加权的几何法定轨方法,并讨论了权函数的选取。最后以卫星钟差为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顾及系统误差的GEO卫星几何法定轨,可大大减弱系统误差对定轨结果的影响;基于PDOP值加权的几何法定轨,可进一步提高系统参数解算精度和定轨精度。

  • 标签: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几何法定轨 系统误差 位置精度因子值加权
  • 简介:传统的东、西半球版的多圆锥投影世界地图(经线世界地图),在表示世界海陆分布的格局和世界大洲、大洋等巨大的地理实体的空间关系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两极地区的变形过大和北冰洋不能完整表示也是缺陷。郝晓光首创的纬线世界地图(即南、北半球版世界地图)采用的地图投影,把南、北极置于投影的中心位置,能使南极洲和北冰洋及其周边大陆变形很小和完整表示。纬线世界地图的优点弥补了经线世界地图的缺陷。从地图投影拓扑结构出发,通过引入中央经线对称型曲经线族、闭曲线、邻域、环极纬线族等概念,分析和阐释了经线和纬线世界地图投影的经纬网结构特点,给出了系列世界地图投影的数学模型。

  • 标签: 拓扑变换 地图投影 竖版地图 环极纬线族 经纬网 数学模型